这个三八节,另有一番滋味 昨天晚上,一个学生的爸爸在晚上八点左右打我电话。于是我们有了下面的对话: 我:你好,请问哪位? 家长:你是王老师吧? 我:是的。你是? 家长:我是你班的某某的爸爸。 我:你好,什么事? 家长:我儿子今天在班里被一个孩子打了,你知道吧? 我:知道…… 家长:谁打的? 我:是某某孩子。他当时抱住你家孩子玩,你家孩子为了挣脱他,就弯腰反抗,正巧脑门碰到课桌。我当时就已经让他们去医务室看了呀! 家长:你是班主任,对吧? 我:是啊。有什么问题吗? 家长:班主任,至少应该通知我们家长,你说是吧?我刚刚给孩子洗澡时,才发现他脑门上给打一个疙瘩。问他还痛吧,他说有些痛。我就能想象他当时有多么严重。家家就这一个孩子,你说对吧?要是你家孩子呢?…… 我: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首先:当时我就安排他们去看校医了,没有反馈严重。其次,你孩子在接下来上课时神态非常正常,没有说头晕,也没有不舒服的表情,还开开心心地回答问题。所以,我就认为没有多么严重的。所以,就没有和你打电话。 家长:我家孩子内向,他不敢和你说。这是没有什么事的喽,要是严重的话就能算了吗? 我:据我了解,你孩子不是这样的。我很让你家孩子惧怕吗?你可以问问他!如果严重,我一定会及时和你联系,也会立刻联系另一个孩子的家长的。 家长:明天我到学校再和你说吧! 我:好的。 如果你是我,放下电话会有什么感觉呢?同样,放下电话,我只觉得胸口发闷,一时觉得透不过气来。 我不由得想起了,开学初的一天,我儿子因为躲避同学追逐,头撞到墙壁,当时就流血了……回家,他的脑门上包着一块纱布,平静地向我汇报当时的情景。还向我描述,他同学当时如何吓坏了,他又如何安慰他的同学。虽然能听出他有些委屈,但看着他又有些英勇的样子,我还是轻松地和他说:“只要没有头晕的感觉,就没事儿。玩,有伤害是正常的,关键要学会保护自己,下次知道怎么玩了吧?”“知道了。”他也平淡地说。就这样,这事就过去了。 面对我眼前的家长,我真有些想不通:这不明明是找后账吗?我的过错又在哪里?我觉得自己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呀?校医没有反应严重,你孩子也没有和我说哪里疼啊?只要说,我怎么可能不管不问呢?你说他怕我,你孩子为什么到家也没有和你说呢?不是你到八点给他洗澡才发现吗?难道他也怕你吗?……同时我又在脑海中联想他明天到学校会怎么和我不讲道理,我又该如何应对…… 一系列问题想得我自己越来越郁闷。 虽然我总是想: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何必呢。可是这次效果却不那么明显了。 于是,我又给另一个孩子的家长打电话,和他说明情况,让他明天到校协助处理这件事。这个家长倒是很是讲理。 今天早晨,我一睁眼还是想这件事。便不由得和另一半说了这件事的前前后后,本想得到另一半的安慰,可是对方却说:“其实,这件事就是你做得不够细致。对于这些头部等关键部位,你当时就该和家长说声。不管严重不严重,家长知道了,查不查由他们决定,你就没有责任了。当然,这不能说你有过错,你最多也只是过失而已。儿子那件事,我们当时完全有理由去找他班主任,毕竟撞流血了,有什么后遗症,谁都说不准,只是我们觉得不需要而已。由此你不能要求所有家长都和你一样的想法。班主任有责任在第一时间通知家长。” 另一半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我开始反思自己:真的,我当时只是凭自己的直觉来处理这件事,觉得不严重;我还是凭自己做家长的想法来面对这个孩子的家长,觉得他小题大做;我还带着情绪来猜测这位家长的居心,感觉他明摆着的找事儿……就因为这样,我才会想不通,才会生气,才会瞎想……是的,我没有把事情做到让人无话可说的地步,是自己留给别人话柄了;我不能要求所有人和自己一样,人与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面对别人的不一样,应该学会理解,而不是郁闷…… 对事,照着高要求做;对人,照着低标准想。这样,自己就不会生气,也不会痛苦了。 轻松了心情,我早早地来到学校,“打”人的孩子的家长早已等在教室门口。我进教室一看,被“打”的孩子也早已好端端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读书。 我赶紧掏出手机拨打昨晚那个号码,给那个孩子的家长打电话。我很真诚地和他说:“不好意思,可能真的是我的过失给你心情带来不愉快,我很抱歉!……他家长已经来了,你来把孩子带去查查,这样我们大家都放心。”不知是我的态度感染了他,还是经过一个晚上的思考,他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他也连连道歉,说:“不好意思,没事了。不用查……” ……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校门口,马路边,到处都是卖鲜花的。红的美艳,黄的娇嫩,白的无瑕……一天中,空气中都飘荡着花的味道,虽然淡淡的,却也直沁心脾…… 【之所以愿意分享,不是想让大家评头论足,而是希望能给大家一个不生气的理由,祝大家有个好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