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永不说再见 于 2012-7-16 09:50 编辑
序 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故事,每一个人的心历路程都是纷繁多姿的,作家之所以称为作家,是因为他们善于把心历描述给大家。这曾是我偌大的梦想,但终因我没有太多的时间花费在此,所以一直是个空头幻想。 幻想的一开始,那还是把手写字打印成铅字的年代,对我来说是扑朔迷离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后来,也就是现在,进入了电脑时代,我终于可以把我想写的东西,摆在我的朋友们面前了,我总不愿意强迫任何一位朋友,这是他们的自己的选择。 因为不能用很小的篇幅,写出我想要写的,所以我只能分节来写,更由于时间的问题,我很是难找,但我还会尽力尽快的把它写完,其实,这真正的意义,是我想把它留作我抹不掉的记忆,趁着现在记忆力还好。 好吧,我们的故事就这样开始吧。 第一节 阿红的名字其实不叫阿红,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嫚红。我也说不清我能够记事的年龄是几岁,姑且把它暂估为五六岁吧,因为那个年代人的发育是迟缓的,不像现在小孩这么聪明,也许三四岁就可以记事了。 别人叫她嫚红,而我却叫“俺红”,好多比我大一点的伙伴经常嘲笑我,我那时也痛恨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叫。大人们在我母亲面前说到这事,怀疑我的智力有问题,提醒我的母亲。 我母亲很自信,母亲说,两家邻居,孩子又同龄,打学说话就在一起,“俺”字显得很亲近,这是智力发挥超常的表现。 我最痛恨自己叫“俺红”的那一年,是我们上一年级的那年,那时没有幼儿园,从社会幼儿直接被录取为一年级新生。 每当我不经意间叫她“俺红”时,会迎来班里响亮的嘲笑声。 我不想上学了,我开始逃课,后来发展到逃学,我的目的终于实现了,我留级,她升入了二年级。 更让我开心的是,我第二次上一年级时,学校因为改善环境和设施,改变了地址,我很窃喜。 后来的一切证明,我的智力真的没有问题。 俺红,阿红,其实读音近乎相同,我不想让更多的朋友也会嘲笑我,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叫她阿红吧。 我本家的一个老姑姑,年轻时争强好胜,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刚结过婚就把新姑爷送到了部队,干吗啊?打仗!命不好,一去不复返了,死了。守寡吧,到底是强人啊,四九年一解放,老姑姑就当了我们村里的妇女主任,身边没个孩子也不行啊,要做表率啊,也巧,五二年从河南开封逃荒出来的孤儿,老姑姑领了个女孩,五三年又在东边沭阳领了个孤儿,男的,正好年龄差不多,六九年老姑姑就把这俩孤儿成了婚,干了20多年的妇女主任也就退了,可以享享清福了。 第二年,就有了阿红。 其实阿红也就只上到了二年级就打住了,那时候辍学是很平常很平常的,我实在也说不出原因,在我以后上学的那些年,每当我放学回家在门口做作业时,她都过来看我书本,看我写字,我还会天真的教她,哪一天她没有过来,我反而会觉得很空落。 我上到初中的时候,就更显得新奇了,阿红老是缠着我问这问那,我会给她解释啊喔鹅和哎呕油的区别,还有什么是负数。 其实更让我感到新奇的,不是她问这问那,我曾在大街上看到的喇叭裤,她穿着真的很漂亮,而还没等我看够时,又让我心跳的超短裙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拜托,八几年的时候裙子咋没现在这么长呢?我青春的萌动就从那个时候开始了,其实也就是从超短裙开始的。夜里睡觉的时候,梦里总是缺不了刘晓庆、潘虹、张瑜、陈冲,甚至还有朱明瑛,邓丽君。 等我上到初三的时候,我明显的忙了,每天放学都是在天黑之后,我和阿红相距的愈来愈远了,听母亲说,她也进了一家乡办企业,在那个年代,能够进乡办企业当工人,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那时我是这么看的。 我中考之后,每天都在树底下铺着凉席看杂志,听姐了鸣叫。也就在那时,阿红发生了一件事,从此,我和阿红就犹如进入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