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城市论坛

查看: 23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黑暗时代的死亡邀请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5-26 13:56
  • 签到天数: 236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12:1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黑暗时代的死亡邀请文/邓金明

    小说《忧郁星期天》剔除了笼罩在那支举世闻名的“自杀圣曲”上的神秘和诡异,还其一个“乱世哀音”的真身,电影剧本和小说虽出自同一人之手,但两者却差别甚大。电影中作为主线的情色关系(主要是“三人行”或者说“四角恋”),是原小说中所没有的。

    被称为“自杀圣曲”、“魔鬼的邀请书”的《忧郁星期天》(Gloomy Sunday),是音乐史上一段最诡谲的奇案,很容易让人想到《格林童话》里写到的那个哈默尔恩的彩衣吹笛人。ABBA 乐队在一首名为《吹笛人》(The piper)的歌里曾唱道:“我们都跟随着一段诡异的旋律/ 我们都受某种音调的召唤/ 我们都追随着吹笛人/ 在月光下起舞/ 他给了人们一个梦境/ 他诱惑着每一个人/ 他的眼里有火在烧/ 恐惧便是他手里的武器/ 于是,人们任他吹奏/ 来使他们丧失理智”。据说《忧郁星期天》流传于世后,在匈牙利、英国、美国等欧美各地相继引发了上百起自杀事件。词作者的前女友在歌曲写成后不久自杀,而曲作者在几十年后也跳楼身亡。最终电台禁播此曲,灌录的唱片也遭封存。
      这个流布世间的传闻是真的吗?一支曲子果真有如许魔力?当然不是。实际上,《忧郁星期天》和数起自杀事件的牵连,多是查无实据的谣传。这首曲子创作于二战时的匈牙利,而该地自杀率历来甚高,在1984 年更是达到了每10 万人中有45.9 人的自杀率。如果说曲能夺命,那也是时势使然。在纳粹当道的二战期间,世局动荡,人心惶惶,许多人在听了这首凄美乐曲后动了轻生念头,也不足为奇。但是,话虽如此,真要剔除笼罩在《忧郁星期天》上的神秘和诡异,还其一个“乱世哀音”的真身,我们还非得要好好读一读德国作家尼克·巴科夫(NickBarkow)的这部同名小说《忧郁星期天》(Das Lied Vom Traurigen Sonntag)。
      关于“Gloomy Sunday”,我们往往知道有这么一首曲子、一部同名的电影—由德国导演诺夫·舒贝尔1999 年执导的《布达佩斯之恋》(台译《狂琴难了》),而不知道还有这样一部同名小说。其实,电影《布达佩斯之恋》的编剧正是尼克·巴科夫。但是,那些曾为《布达佩斯之恋》的欧陆风情、凄美声色所倾倒沉醉的人,在读小说《忧郁星期天》时,恐怕要暂时按捺下来,耐住性子忍受其“絮絮叨叨”了。
      电影剧本和小说虽出自同一人之手,但两者却差别甚大。电影中作为主线的情色关系(主要是“三人行”或者说“四角恋”),是原小说中所没有的。人物设置也有很大出入。小说中并没有女主人公,那个叫伊洛娜的女人的确在小说中提到了,但她只不过是当时布达佩斯一个上流家庭的名媛,而且是第一个因《忧郁星期天》曲子自杀的人。至于那个纳粹军官汉斯·魏克,他和伊洛娜的爱欲纠葛,也是电影后来加进去的。如果说《布达佩斯之恋》是一部以政治为背景的凄美的情色电影的话,那么《忧郁星期天》就是一部严肃的(和情色毫不沾边的)带有控诉色彩的纳粹时代“伤痕小说”了。
      这也许要让那些慕电影之名而读小说的人失望了,但是——面对纳粹集中营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你真的只想在电影的情色中迷失,而不愿在小说的残酷现实中清醒过来吗?有人就讽刺说,电影《布达佩斯之恋》兜售的是查波的肉卷、伊洛娜的乳房和钢琴师的曲子,把布达佩斯变成了欧陆风情的消费玩物;有人干脆将电影斥为“匈牙利鸡油”(Hungarianschmaltz,在英语中,schmaltz 兼有“感伤”和“鸡油”两义),是在软化和粉饰现实。不管怎样,与电影的唯美和感伤相比,小说远远要来得犀利、辛辣。但是作为一部旨在控诉的伤痕小说,《忧郁星期天》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这类小说惯有的激愤和极端,而是绵里藏针、举重若轻。《布达佩斯之恋》的导演就说过,“这是一部重要的小说,但是一点也不沉重”,显然是看到了小说的黑色幽默色彩。
      作为小说,《忧郁星期天》的语言是极为精彩的。尤其是其中的两段,堪称华丽。一段是纳粹军官汉斯·魏克在战后被收审时的自辩。魏克是一个纳粹,也是一个投机商,他利用希特勒的“大屠杀”计划,对犹太人敲诈勒索,大发其财。他迫使餐馆老板查波替他物色那些用钱买命的犹太富人,最后为了灭口,又把查波送进了集中营的毒气室。这样一个政治败类、道德小人,是如何巧舌如簧替自己辩解的呢?大家读小说就知道了。我只想说,读了这部分,读者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就略能想象一二了。另一个很出彩的部分出现在末尾,侥幸逃脱政治法庭的魏克难逃道德法庭的审判,他在梦中和枉死的查波相遇了,结果饱受后者的叱责……正是在这个以“南柯一梦”形式出现的“末日大审判”中,主人公查波先生道出了小说的题旨:“那首《忧郁星期天》,它要带给人的讯息是:有尊严的死去比没有尊严地苟活要好,即使最高的名利已在招手。”
      “人性尊严不可侵犯,一切国家权力均有尊重及保护此尊严之义务。”如今,这样的内容已经写进了《德国基本法》中。但在纳粹横行时代,人性尊严却如同草芥。在小说中,汉斯·魏克收受那些犹太人的买命钱时,骄横不可一世,俨然操控生死大权的上帝,想要苟活者无不向其摇尾乞怜,受其勒索。但是,世上总有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那种为尊严而死的人,比如那个写出《忧郁星期天》曲子的钢琴师。在现实中,《忧郁星期天》的作曲者之所以自杀,据说是因为他有感于自己再也无法创作出《忧郁星期天》这样的杰作了,而在小说中,钢琴师之所以自绝于世,是因为他敏感地察觉到,“人类将面临一个道德和传统礼节逐渐沦丧的境况”。这种“礼崩乐坏”,甚至还不仅仅是汉娜·阿伦特所说的公共领域萎缩的“黑暗时代”,而是道德的虚无和人性的败坏。那个作恶无数的汉斯·魏克在战后摇身一变,反而成了商业成功人士,受到**嘉奖,试问天理何在?!电影中倒是安排了一个复仇结局,可小说却不屑于在死者坟头凭空添上一个花圈,这正是这部小说出色的地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沂城市论坛

    GMT+8, 2024-11-25 12:50 , Processed in 0.029546 second(s), 12 queries , Xcache On.

    苏公网安备 3203810200011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