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细细读来,在这部载满童年回忆的书中,可以读出鲁迅丰富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书名《朝花夕拾》,表面的意思是:早上的花,傍晚来捡。这本书是鲁迅的晚年回忆,童年的经历是鲁迅创作的源泉,才构成了这部作品。这部作品原名为《旧事重提》,后鲁迅添加了小引和后记,改名为《朝花夕拾》。 回忆童年的散文篇章,这里有充满乐趣的百草园,有淳朴善良的长妈妈,有蛊惑我思乡美味的蔬菜瓜果,也有热闹的迎神赛会。这些对故乡的深情描绘,充满了乡愁似的依恋与怀念,这片被称为乐土的故乡,与其说是一座名为绍兴的古城,不如说是鲁迅心灵深处埋藏着的柔软故乡情怀,是鲁迅栖居灵魂的宁静的精神家园。 鲁迅美好的回忆中,还有童年有趣的故事,童年收养隐鼠,极其喜爱,并当做墨鼠;小时候吃水缸里的薄冰;为去看迎神赛会,背诵《鉴略》;时常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与小伙伴一起捕鸟,但由于性急,总是捕不到很多;时常听长妈妈讲故事,因而害怕百草园的那条赤炼蛇;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镜吾老先生严厉的教诲,但总是抵不住心中的孩子气,课余时间总是干着各种各样的事情,画插画做孩子该做的事情……一切都是那么天真浪漫,令人回味。 承载着鲁迅美好回忆的还有许多故乡的人。来自农村的长妈妈是粗枝大叶的妇人,在夏天睡觉时摆开的“大”字在当时是令鲁迅生厌的,她的切切擦擦,说是道非,还有一顿繁琐的规矩和道理:在过年的早晨起床后要吃有吉祥意味的“福橘”;叮嘱鲁迅死了人的的生了孩子的房间不能进去;晒裤子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以钻进去的;还有鲁迅对她谋害了隐鼠产生的怨恨。但在鲁迅回忆的情感里,却完全消失了,反倒她的诚挚热情让鲁迅无限深情的怀念。她“三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的举动,让鲁迅在情到深处发出了“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的低音。在她的身上闪烁着劳动人民的纯朴自然的品质,保姆长妈妈没有文化,却可以给鲁迅讲许多光怪陆离的故事,为他有效单纯的心灵增添了光泽。她待人善良,赢得鲁迅的尊敬与喜爱。还有作为当时侵略国的医学老师藤野先生,反而让鲁迅感受异国他乡的温暖,藤野先生的谦逊和朴实也一直激励鲁迅前进。鲁迅在文中没有对藤野先生抑扬顿挫地褒扬,而是从细节描写中这样写道:“交给他的讲义从头到尾都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改正”。藤野先生因为听说中国人很敬重鬼而怕鲁迅不肯解剖尸体的担心,但看到鲁迅不胆怯便高兴的甚至有点激动。在藤野先生身上散发的精神,让当时身处弱国的鲁迅体验到了丝丝温暖,然而正是在日本求学的这段经历,从此奠定了鲁迅弃医从文的道路。 《朝花夕拾》是在记忆中拾起的纯真童趣,讲述了淳朴的人淳朴的事,其中蕴藏的质朴和真挚是鲁迅幼年时期宝贵的记忆,鲁迅用孩子的角度来描述故乡的民俗风情,奇异而有趣,透露出浓郁的乡情与乡思。鲁迅将他的记忆当做是珍贵的馈赠,融入进了这本书中,也许正如鲁迅所说“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是我时时反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