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新沂——悦读微书评
“执著”成就“最好”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这是李镇西老师在他的著作《做最好的老师》序言中所写的一段话。刚一读到此处,我的内心便深有感触,及至读完全书,我彻底地被李老师对教育的深思所震撼了,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源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学*的优良品质。
首先,李老师对爱的执著深深打动了我。他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许多老师包括我都曾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自己一生的追求,而我们更多的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能够长期像李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
其次,使我强烈感受的是李老师对学生的一腔爱心。这是所有成功教师的共同经验。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可能是他的这本手记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所以他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
读李镇西老师的书,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自认是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多年来,我教过的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念我好的孩子当然也不计其数。但扪心自问,我承认,哪一届都会有一些调皮捣蛋、资质平庸的孩子,不曾被我真心所待,现在想来真是惭愧啊!今后,我一定会不断地提醒自己,用爱心温暖童心 ——真诚地去爱所有的孩子,努力做个孩子心中最好的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