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面生活 乐对人生
——品读梁实秋《雅舍散文》
近日忙里偷闲走进了梁实秋先生的《雅舍散文》,不仅领会了梁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更感受到梁先生精致旷达的人生态度。
“雅舍”是梁先生战乱时期隐居重庆郊外的栖所,它“风来则洞若凉亭”,“雨来则渗如滴漏”,就是这样一间陋室,在梁先生眼中却是诗一般的住处,人情世态、细物琐事在雅舍中徐徐上演。梁先生在“雅舍”中带给我们的,往往不是大悲喜,只是会意的微笑、淡然的一丝惆怅或是一种不趋炎附势并淡薄名利的洒脱,每一个心情、每一种感受都向你娓娓道来,不勉强,不霸道。他会在“讲话”、“写字”、“门铃”、“散步”、“理发”等诸般琐事中寻出趣味来,也会在“菠菜”、“豆腐”、“汤包”、“烙饼”、“八宝饭”等平常菜肴里吃出雅致,即使他悼念恩爱有加的结发妻子程季淑的《槐园梦忆》,透露的也不是大悲痛,而是一种象平常日子一般的淡淡的哀愁。
梁先生以他幽默淡雅的文风和平和旷达的生活态度倾倒无数如我之辈,一切常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被他简单明了的几句话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再小的芝麻粒的事儿,经他的笔锋一转一化,总能发现它亮晶晶的趣味。像《下棋》中对各样棋手的描写,说慢性人“见对方走当头炮,便左思右想不知是跳左边的马好,还是右边的马好。想了半个钟头而迟迟不决,急得对方拱手认输”;说性急者“下棋如××,噼噼啪啪,草草了事”。在《医生》中他这样调侃庸医,“据说庸医的药方可以辟鬼,比钟馗还灵,胆小的夜行人举着一张药方就可以通行无阻,因为鬼中有不少生前吃过那药的亏,死后还望而生畏。”在《男人》中他如此描写男人的脏,“男人的一双脚,多半好像是天然的具有泡菜霉干菜再加糖蒜的味道……偏偏有些‘逐臭之徒’喜于脚上藏垢纳污之处往复挖掘,然后嗅其手指,引以为乐!”、“有些男人,西装裤尽管挺直,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方使笑容长居;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才能心情舒爽。梁先生在身陷不遇之境时尤能在“雅舍”里葆有清淡平和的心境,我辈若能得以这种洒脱和风度,又何愁不具在低谷涅磐的勇气和信心?因此,每当我品读《雅舍散文》掩面莞尔或捧腹发噱之际,都深觉人生本如一场小品,只要踏得实、走得正,何必把功名利禄、悲欢离合时刻压抑心头?何况,世间万物皆为多边体,何不学学梁先生翻转它坑洼的一面,而博得自身的愉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