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自然有很多奇珍异宝。而台北故宫是因为当年蒋介石逃去台湾的时候带了很多珍宝,所以也就在那建了个故宫保存珍宝!那么,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的区别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为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基本上是在元朝大都皇宫的基础上开始建设的,设计师为木匠出身的蒯祥,西元1420年正式落成,从1420年落成到1911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共有明清两代二十四帝在故宫生活过。明朝初期有殿宇1630余座,清朝乾隆时期有殿宇1800余座,现存殿宇约2631座;紫禁城各宫殿样式图细画至“寸”,自康熙起雷氏家族代代测量、绘制典藏到民国初年。 故宫在辛亥革命之前被称为“紫禁城”。它的名字来自“紫微星垣”,中国古代星像学家把天上的星星分为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等。其中三垣指紫微星垣,太微星垣和天市星垣。紫微星垣居于正中,据传皇天上帝的居所(紫宫)就在紫微星垣中,人间皇帝自称“天子”便仿皇天上帝居所的名字用其“紫”字为紫禁城。 台北故宫 国立故宫博物院以‘整理、保管、展出原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及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所藏之历代古文物及艺术品,并加强对古代中国文物艺术品之征集、研究、阐扬,以扩大社教功能’为设置宗旨。馆内以收藏中华文化历代古物、图书、文献为主,主要承袭自宋、元、明、清四朝宫廷的皇家收藏,数量达655,713件(2008年8月底)。由于馆内典藏多为中国历朝传世之宝,遂有“中华文化宝库”之誉。 历史:抗战结束后,杭立武向日本索回许多珍贵的图书和艺术品,随后运往台湾的精品文物之中就有这部分图书和艺术品。包含了北平故宫博物院2,972箱,中央博物院852箱书画、瓷器、玉器,另外加上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善本图书和外交部条约档案等共5,422箱。国共内战后期,杭立武负责抢运这批故宫国宝至台湾,中华民国**迁运台湾的文物本来计划共运送五次,但因战争形势突变一共只运了三次。 我们通过Appstore搜索到“台北故宫”这个应用,从它图文并茂的高清艺术珍品展示,到历史文化流迁的讲解,再到120幅珍贵历史照片等等资料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民族思想最闪光的部分,内心多了一些故事和感叹。中国的两座故宫共同向世人展示着博大深厚的中华文明,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了解中华的文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下载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