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城市论坛

查看: 656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旧之情 (随笔)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16:4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鲁迅先生在他的一首诗里曾经真诚地感喟道:“故交沦散尽,余亦等轻尘。”意思就是说,那些过去有缘接触或交往过的同事、朋友,随着时光的流逝,世事的变迁,有的风流云散,销声匿迹;有的七伤八难,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有的出于某种原因疏远、交恶,以至形同陌路-------待到这些曾经一度知我或我知的人群失散殆尽,就会觉得曾经属于自己的世界已经不复存在,自己也就像一粒尘埃一样变得微不足道。所以,人们特别珍重昔日的缘分,故交的感情,乃至把它作为人生四大喜之一: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你看,这一喜排在第二位,比洞房花烛、金榜题名还要重要啊!那些曾经在沙场上刀枪相向,杀红了眼的对手,时过境迁,有缘再会时,甚至会像亲人一样激动、拥抱、流泪,成为莫逆之交。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按照心理学家的分析,这是人类最真实的情愫,也可以谓之“天性”。当然,这里应该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交往双方必须有做人的良知,我本善良也好,良心发现也好,都要有一定的胸怀能够理解昔日的际遇,尊重彼此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才能“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不然的话,对那些没有一丝感恩心的“小人”、泯灭了人性的“歹人”,“仇恨入心要发芽”的“仇人”,就只能另作别论。
      与李培信相识是在1997年3月,组织部一纸调令,我到了离家数十里外的黑埠乡做分管文教卫生政法工作的副乡长,当时他是主管**全面工作的一把手乡长。农村工作对我来说,也并不陌生,因为我在市里做了8年的宣传工作,经常行走在城乡之间,城里干部什么作派,农村干部什么素质,心里是有一点数的。有比较才有鉴别,相比之下,由于工作环境和管理对象不同,城里的大小官儿们大多迹近于内向型,少言寡语,礼数周到,而农村的乡村组三级干部则普遍属于或被迫属于外向型,直截了当,粗言大语。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项工作都重要,都要求落实到位,都需要面对面地把事情布置好,处理好,而更多的情况是解决那些实实在在的多如牛毛的矛盾,优柔寡断、温文尔雅很难奏效,所以工作的方式方法就尤其重要。在我三年农村工作的记忆里,李培信极少粗言大语,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总是那么温和地处理一些哪怕是非常尖锐激烈的问题,而且处理得井井有条,令人心服口服。这是迥别于像他同级别的很多“官”们的。后来他做了书记,适值市里搞撤乡建镇,广大干群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便在他提出的要建设“六纵六横”街道的中心区域立了一个标志性雕塑《拓荒牛》。从“六纵六横”的规划可以看出他的发展思路是有前瞻性的,这是各级干部最难能可贵的素质;从《拓荒牛》可以看出他是想像那个牛一样埋头苦干,把这个全省挂名的56个贫困乡镇之一的黑埠“拓”出一片新天地来。这个标志的铭文就是他安排我来执笔的,写这个铭文时我也是激情满怀啊!后来不久,我和他都先后调回城里,他到市农机局担任局长,我到市文联继续从事我“笔耕”的老本行。他亲手树立的拓荒牛也不知还在否?但是他依然像那尊少言寡语、埋头耕耘的拓荒牛定格在我的印象里。
      前不久,在电话里听到一个亲切的声音,称呼我“王乡长”,我只愣了几秒钟,便听出了是李培信的声音。为什么要“愣”一下呢,因为时隔十年了耳朵里没有听到这样的称谓了,说实在的,这个称谓如同那段历程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样,似乎早已消失在我的记忆里。为什么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反应出是老书记的声音呢,一方面是他的声音未变,依然是那种和蔼、轻婉的语调,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同僚”时结下的感情所造成的“心灵感应”吧。从交谈中得知他退居二线后受聘在苏南商会,继续为新沂的经济建设发挥余热。这让我的脑海闪过很多熟识得的老同事,他们在淡出官场后往往是无所事事,不少人沉溺在棋牌室内打发余生。我对他的称谓也很自然地像在黑埠时一样:“李书记”。用不着过多的寒暄,老书记就说明了来意,我自然也是慨然应允,不存在丝毫的犹豫或推诿。按照他的要求,根据他提供的材料,我在数天里写出了苏南商会庆祝祖国60周年华诞暨商会成立三周年庆典活动的献词。在瑞丰国际酒店开展活动那天我没有到场,据他和到场的朋友说效果不错,我心甚慰,主要是没有辜负老书记的一片重托。古人云:“人无信而不立”。既然做出了承诺,就要排除一切干扰,保质保量地兑现诺言。况且老领导的名字里就有一个“信”啊。我从与他共事的过程中,就亲身感受到他是一个很讲究信誉的人,表现在他工作的严谨,处事的谨慎,为人的低调等方面。也从与他的交流中和别人的评价里,得知他凭着这个“信”字,他从一个普通农民被选为大队书记,又从村里提拔到乡镇,又从一个贫困乡镇提拔到市局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凭着这个“信”字,他做了大量的实事,赢得了广泛的信任,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写到这里,我想到这样的官场笑话,这是非常严肃、令人发指的真是的“政治笑话”,就是一些“官儿”们在会场上慷慨激昂,几乎是“赌咒发誓”地宣讲他的奋斗目标、他的勤政务实、他的廉洁自律等等,其结果呢,就是在这个“信”字上大打折扣,甚至是反其道而行之,落下骂名乃至锒铛作结。我刚参加工作在百货公司,那时候还没有搞市场经济就知道提倡“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从那时起,我就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能做的事一定努力去做,做不了的事绝不打肿脸充胖子,滥竽充数,欺世盗名,是为人处事最不光彩的事情。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信字不可等闲视之啊!
      在一个温馨祥和的晚上,我们在御膳房一起就餐。茶语酒话之间,我们谈了很多心里话,但是其中最让我动心的,也是他反复叮咛的,就是要我在饮酒上要节制,不要喝多喝醉,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良好的形象,俨然老长兄的口吻。是的,多少年来我与酒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之我自幼爱好诗词歌赋,很年轻的时候就有“小李白”的称呼了,在很长的时间里也不自觉地以李白自居。现在想来,多么可笑啊,李白是李白,张黑是张黑,和他们比什么,他们又有什么了不起啊!我也坦言承认,酒在一些时候是给我复杂的心灵、坎坷的际遇带来过一点宽慰,也给我的前半生带来多少不应有的麻烦啊!光阴荏苒,时不再来,转瞬人生已到了不可再塑的定型期,我只是对他说,我自幼喜欢文字,现在仍然从事文字工作,感觉很好,所谓“求仁得仁又何怨”,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命运,所谓的“天意”吧!其实,我还想对他说,您老李家的人,我喜欢的还不少呢,单是一个唐朝我就喜欢三个:李太白、李义山、李长吉,他们有很多名句我几乎倒背如流,如: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鶵竟未休;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唱天下白!我知道老书记的国画画的很好,但是不知道他对诗是否感兴趣,所以古道热肠,一脸酡红,我也就留住了这个话题,好在来日方长,有的是机会。撰此小文,算是对他的盛情款待的一个答谢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09-10-31 18:01: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楼主坦诚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09-10-31 18:45: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真诚,质朴,实在。喜欢楼主对于那个“信”字的理解与诠释,喜欢如此贴近生活实际的好文章。
——赞一个!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马扎子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09:31: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谢谢楼上二位朋友!感觉新沂这些年邪恶之气太盛,需要呼唤正气、真诚和信誉!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毯
发表于 2009-11-1 14:34: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好久没有读到这么深情的随笔了!感染其中!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08:22: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问好菊花,谢谢欣赏!我再发些诗词,请诸君赏评--------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沂城市论坛

GMT+8, 2025-2-22 05:57 , Processed in 0.052178 second(s), 17 queries , Xcache On.

苏公网安备 3203810200011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