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城市论坛

楼主: 枫叶流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柳 儿 (原创散文)——请版主解除置顶并作关闭处理

 关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20:51: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本帖最后由 枫叶流丹 于 2009-11-2 21:04 编辑

           柳    儿      



    (二)

    其实,柳儿之于唱洋琴,并非十分专业。
    据说,琴书作为一种以唱为主、以说为辅的民间艺术形式,系因演唱时以扬琴为主要伴奏而得名。当然,除扬琴之外,也兼用三弦、二胡、古筝等。而我及我的农村老乡所说的洋琴,不过是一种外形很像二胡名曰坠子的普通拉弦乐器而已,绝非类于古筝那样精美雅致的扬琴。坠子的音质与音色,虽也不乏优美,不乏婉转,不乏悠扬,而更多的则极近于一种凄婉、哀怨而苍凉的古老诉说。所说的唱洋琴,即为一人、一坠、一副几乎全为木制的脚踏板,说唱者自拉、自唱、自己用脚打板。
   有人考证,琴书大多起源于当地民歌小调。或许正因根植于广袤的中国农村,琴书这种民间说唱形式,不仅流传范围很广、生命力极强,而且种类也似乎特别繁多。诸如北京琴书,诸如武乡琴书,诸如山东琴书,诸如贵州琴书、四川琴书、云南琴书……林林总总,多达一二十种。而尤以武乡琴书、北京琴书、山东琴书为最。
   但是柳儿不管这些。柳儿唱的是徐州琴书。
   其实,由明、清小曲嬗变、发展而来且享誉江苏全省三大曲种之一的徐州琴书,一般也以扬琴、坠子、云板(手板)为主,辅以三弦、胡琴、古筝等。其流传及影响范围,亦不仅仅局限于苏、鲁、豫、皖接壤一带。若以其声腔而论,安徽琴书、河南坠子以及山东琴书、洛河大鼓等,都与徐州琴书渊源很深。
   以其种类而论,徐州琴书久有上下路艺术流派之分。上路,即丰、沛、萧、砀山“上四县”之朴素端庄、板眼规整及多顶板唱法;下路,即邳、睢、铜、宿迁“下四县”之词清曲秀、华彩流畅及闪板唱法为主。就演唱形式而言,徐州琴书有单人唱、对唱、三人坐唱和多人联唱(至于彩妆、实景模拟、十几人甚或几十人搭班演唱以至渐趋主流的“扬琴戏”,不过最近几年罢了)。唱腔上,除了四句腔、剁子板之外,徐州琴书还有《叠断桥》、《满江红》、《银纽丝》等等数十个曲牌。
   然而柳儿所为徐州琴书,只一人、一坠、一副脚踏板,既无配角、也无云板,更无扬琴。其说唱风格,既非上路那样端庄规整、高亢嘹亮,也非下路那样词清曲秀、华彩流畅,而是亦庄亦谐、亦柔亦刚,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哟兼而有之。至于说唱曲目,柳儿虽以大书为主,亦不过《血书白绫记》、《刘庸私访》、《打蛮船》以及《王天宝下苏州》……三五部而已,而其中《王天宝下苏州》,据说全本至少“三下”,而柳儿所唱,“一下”、“一回”足矣,《打蛮船》则极少为之;小段子或许多一些,但往往短得不能再短。譬如《说个大姐会骑牛》,全篇只这一句,反复四次之后,“小篇不长算了吧,一论论当年为正风……”
   但柳儿对于唱洋琴,很是执着,以至痴迷。
   ——不惟柳儿,甚至包括他的老伴儿。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09-10-13 21:07: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沙发哦!!!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09-10-13 21:28: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徐州琴书,流传至今的艺术文化!只是俺不曾欣赏过!0516kbbs43com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22:03: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本帖最后由 枫叶流丹 于 2009-10-13 22:09 编辑
特殊时代,独特的养家糊口的技艺,不过在那个时代,这样活着不但但是潇洒,更是一种气魄!
火热的冰 发表于 2009-10-12 21:04

感悟、感慨之言。
有些营生,譬如确因生活所迫而上门乞讨,几乎毫无真正意义的潇洒而言,所凭藉的仅仅不过是一种活下去的勇气与坚强。
至少35年前吧,我曾不止一次遇见过一位年逾七旬而风烛残年的老母亲带着她30多岁又哑又痴的儿子上门乞讨。言及自己的未来以及儿子的未来,老人已经不再流泪,只在深深长叹之后,异常平静地缓缓而言:过一天算一天吧,难得自己活一天憨儿子也在一天。哪天两眼一闭,儿子就只能由命啦……
——感谢关注!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22:07: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本站全面禁止外链,如有需求联系0516-88922020! 008
呵呵,8弟给我鼓劲加压哪,谢谢!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22:11: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听大师讲那从前的故事
雨巷寻香 发表于 2009-10-13 15:05

呵呵,讲的是从前故事,而讲故事的可不是大师。
谢谢光顾!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09-10-13 22:44: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沙发哦!!!
青鸟的天空. 发表于 2009-10-13 21:07


十七楼,也能算沙发?沙发我早坐着了,不要和我抢哟!
呵呵!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09-10-13 22:46: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徐州琴书,流传至今的艺术文化!只是俺不曾欣赏过!0516kbbs43com
青鸟的天空. 发表于 2009-10-13 21:28



你小呀,俺小时候就听过,可好听了!
急你!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09-10-13 22:47: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从大师的帖子中学到不少知识哟!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09-10-14 02:00: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回忆过去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09-10-14 07:42: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听大师娓娓道来,好像又看到了刘鹗的老残游记,那一段明湖居听书,那位高超的琴师,那勾人魂魄的王小玉,至今难忘。大师听柳儿的琴书,我们听大师的故事,都是沉醉在某种意境里哦。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08:27: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你小呀,俺小时候就听过,可好听了!
急你!
花落无痕 发表于 2009-10-13 22:46

好一个小大人!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08:29: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从大师的帖子中学到不少知识哟!
花落无痕 发表于 2009-10-13 22:47

才女兼美女不是在行挖苦之实吧?
——你那些美文、美帖,我可是一直在关注、在学习、在体会哪!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0:39: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本站全面禁止外链,如有需求联系0516-88922020! 放飞
哈,土生土长农村人,那人那事、那喜那忧、那乐那悲……不说体会多深,一点印象总还是有的。
——哪就成了“大师”?!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0:42: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听大师娓娓道来,好像又看到了刘鹗的老残游记,那一段明湖居听书,那位高超的琴师,那勾人魂魄的王小玉,至今难忘。大师听柳儿的琴书,我们听大师的故事,都是沉醉在某种意境里哦。
008 发表于 2009-10-14 07:42

嚯,8弟夸人楞是不带好字!
不过,我会沿着8弟指引的方向努力——哪怕跳河、哪怕投江!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沂城市论坛

GMT+8, 2025-2-19 17:25 , Processed in 0.046890 second(s), 12 queries , Xcache On.

苏公网安备 3203810200011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