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章 火 红 的 年 代 (第1节) 难忘中学 (第二章第7节没通过,还有3节也就不发了) 一九六三年九月,我踏上了堰头中学的求学之路。认识了我的慈祥、善良,和蔼可亲,知识渊博,永远值得我尊敬的孙敬善老师,还有王兴宗老师,于立功老师,韩大明老师,马修云老师等等。他们不仅仅教了我的知识,还教了我如何做人。这使我终身难忘。他们永远是我的老师。 刚开学的时候,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初中,学科增加了,比如物理、化学、植物等等。课本拿在手中,爱不释手。其实,不是喜欢书本里的内容,而是喜欢书本里面的插图。尤其是植物、历史课本里面的插图,这些都是以前从未见过的。于是,买来白纸,钉成本子,一幅一幅的画,可以说到了痴迷的程度了。在学校里,还有机会接触到很多报纸,上面的各种美术字,千姿百态,我天天沉醉于写字画画之中。至今仍保留几本那时写写画画的画稿呢。至于学习成绩,肯定是倒数啦。一次数学考试,得了六十多分,教数学的李老师在班里点名表扬,很有进步,继续努力。那时候,我不知到是真的夸我表扬我呢,还是损我。现在想想,绝对不是损我。因为我那时绝对是个非常老实的学生。属于非常非常老实的那种。这种老实,以至于影响到我的一生。使人一看就知到你是个老实无能之人。(现在的观点就是老实人无能)那时候写字画画的人不多,只有学业不好才去玩那个,其实,那时我还没考虑那么多,只是好奇。但却给我今后的生活出路带来了方便。尤其在文化站的工作中,乡政府的各种大会的会场布置,墙壁上的大幅标语,以及各单位的科室布置,都是我的手笔。这是后话。 中学校是新建的,扩班扩生就需要扩建,那时候提倡自力更生,于是学校就发动学生搬砖。砖窑厂在学校的正南,六里之外的沟群村,也就是骆马湖的岸边。那时候到砖窑厂还没有路,只是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在小林的北边口,又多了一条刚修好的一道水渠,和我在高场、古墩掉进中沟里的渠道是一样的,都是干渠,只是里面有了水,而且流的很急,那是灌溉用水。学校布置全校师生都去搬砖,要求每人一趟最低搬三块,多者不限。我只能搬三块,因为我那时身体干瘦,又有过神经衰弱,属于吃龙肉也不胖的那种。去的时候,是集体一起走,回来时,就有快有慢了。我搬了三块,开始走的时候还能跟的上,还没走出一里路,就不行了。腿抬不起来不算,老觉手里多了一块。先是扛,左肩扛累了换右肩,右肩扛累了换左肩,两肩都累了就抱在肚子上。时间长了,怎么拿都不行。,要是二块多好,一手一块。于是,我丢下一块,放在草棵里,等走出一里路以后,再回来拿这块,来回往前倒。路程还没走一半,又觉二块不如一块,一手一块无法替换,时间一长,胳膊发麻,十指疼痛,不得不放下,眼见一个一个都从身边走过,心里开始着急了。于是,咬咬牙,三块一起搬。脚磨出了泡,手磨出了血,全然不知。好容易走到了小林,歇了一小会,就开始过中沟。沟里的水比去时深了一些,可我就怕流动的水,看了头发晕。此时,心里在琢磨,过此中沟,一趟一块需三趟。我尝试一次过沟,可下坡不行,沟坡太陡,无法下坡。我采取分三次拿下坡,一次过河的办法,可是,到了沟中间,身体直打漂,根本站不住,还差点把砖掉到水里。要是掉进了水里那就更麻烦,前功尽弃,还得回去再搬。当时因为我不会水。所以,我只能一块一块的搬过去。哪知,搬到第三块时,脚一滑,全身站不稳,顺水倒了下去-----所好,一位三年级的同学赶到,把我拽了上来。原来是我上小学六年级时的同学。(因我61年没考上中学,继而因营养不良,患神经衰弱病休学一年半)当时,不知道喝了几口水,只知道一块砖还死死地抱在怀里。别人都搬了两三趟,可我一趟还差点出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