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4-10-10 08:42 |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
六十年代后期,我们家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人口多劳力少,吃饭问题!生产队按季节分的粮食怎么也接不上 下一季,上年秋天生产队分来的玉蜀蜀(玉米),奶奶总是把它捣碎掺些山芋叶,蕃瓜等烀给我们吃.那时候兄弟几个吃早饭时谁的碗里蒯得一块玉蜀疙瘩那是最大的幸福,能高兴一个上午.新小麦收下来之后 生产队长说了:新小麦刚收下来还没回过气来,人吃了 肚里会生癖块!得放在生产队粮仓里回回气.麦收时田头地边常洒下一些散乱的麦子,趁看守麦田晌间不在的时候奶奶也常捡了一些丢下的麦穗搓了掺在玉米里烙了些煎饼作为病号饭留给父亲吃.并告诉我们这些小子们:"生产队长在广播里说的话你们都听见了,小孩更不能吃的.."夜色里,饥腹碌碌中的我们哪管这些事,从一大摞的玉蜀煎饼下边抽出一张来你一角我一块的"叭叽"起来,又香、又甜、又筋道,齿边留味、喉嗓爽畅,比现在的皮萨,肯德鸡等好吃好几百倍呢!奶奶发现后腾了地方,父亲知道后吃饭时总是分点给我们吃,他也捧啃(纯玉米或纯红梁烙的煎饼易碎)属于大家的玉蜀红蜀煎饼.吃的时候洒下的煎饼渣子等在自己的碗里一并和着汤喝完,偶尔不慎掉在桌上地下的小片片他也会细心地捏起来吹去尘土塞进嘴里.
到了秋季分粮食是按堆分的,棒秸地里的玉米棒堆,肩挑人扛弄回家剥皮扒粒,晒干簸净,入仓进囤;耕起来的山芋地里,一堆一堆的小丘.山芋下压张纸条上面写着户主姓名,人口数.这便是一家人入秋来的粮食了.小麦呢?还没回过来气?队长又说了:"尽玉蜀和山芋吃,家有老年人的体弱生病的可以到仓库支一些吃,如果谁家提前支完了,过年过节就没面粉包饺子了啊!"接着各家都是趁天气切山芋片,晒山芋干.家家烀红芋,烙红芋煎饼.喝红芋稀饭.
入冬后生产队"决分"时,家家才能分摊得一点豆类麦子等,大多数是用小箢和豆叉口袋领回家里来.红豆绿豆烀豆沙 黄豆发泡磨浆做豆腐.小麦碾粉过筛留年跟前包饺子过年.
那时候的小麦,大人们都叫它"实粮"(七十年代初才开始谋划水稻栽播)别说面粉就说磨筛过的麦皮掺在玉蜀黍里推糊糊烙成煎饼也是高级饭食.
随着七十年代初的兴修农田水利"万亩片""旱田改水稻";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铺开,农村粮食生产已进入了快车道.水稻"珍珠矮"代替了传统的"红旱稻".新型高产杂交水稻"汕优63"又闪亮登场,使水稻每亩单产超千斤以上.袁隆平团队接二连三地又研制出来杂交粳稻等等使水稻单产每亩超吨.国家也加大了粮食进口量,不再统购统销了,粮食票证也从此终结了它的使命.中国人有粮食吃了.再也不会回到那挨饿的年代去了..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有一次我从外边吃饭回家,带了些饭菜回来说是给"宠物狗"吃.刚巧俺的老姐姐看到这些东西叹息地说:"唉!现在的人啊,吃的太饱了!吃的太好了!"姐姐说:你忘了父亲当年捧着高梁玉蜀煎饼吃的样子了吗?我说:怎么会忘呢,一辈子也难以忘怀呢.过后我在想:作为中国人我们现在粮食是够吃的了我们不用再忍饥挨饿.但我们不能忘怀对粮食的敬畏之意;不应忘怀对农业科学家们的感恩之心;感恩苍天大地和农夫们的哺育之情;我们更不应该暴殄天物。爱惜粮食,节约惜福.子子孙孙,永远永远!
补充内容 (2020-9-4 15:27):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见面问候语:你吃过了吗?沿用一直仍没改.你说粮食多重要吧.再者,参军入伍不叫参军入伍.老人们常说:某某家二小子吃粮当兵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