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投票成了一种时尚。包括**在内的一些评选,也喜欢通过网络投票来评优选先。 我一开始就对这种方式感到不安——注意,最初只是“不安”,因为我对网络投票的真实性没有把握。后来我越来越反感网络投票了。有一次某报举行类似于“最美教师”的网络评比,记者给我打电话明确说,如果学校愿意出一笔钱,他们将通过有关公司进行“运作”,让我校候选老师的网络票数迅速名列前茅。“都是这样操作的。”对方告诉我。我却连吃了好几惊:“操作”也罢,“运作”也罢,不就是弄虚作假吗?报纸代表着客观与公正,尤其是党和**的机关报更是公信力的象征。如此“操作”“运作”那是在自己抹黑自己啊! 我也经历过两次网络被投票。一次是我刚刚当上成都市规模最大的初中校长不久,在网上参选一个什么荣誉——具体什么“荣誉”我忘记了。如果我或者我通过其他副校长在三千多师生中“动员”一番,我的得票率肯定不低,但我没有这样做。不是我有多么“高尚”,而是我心理脆弱,不好意思,因为我怕教师和学生在心里看不起我。还有一次是前几年,某报社举办一个网络评优,我作为候选人之一被网络投票。如果我在微信圈里动员动员,我相信我的无数粉丝会踊跃投票,但我没有任何动作。结果的得票率一直在十位数。但我心里踏实,一点都不觉得丢人。 其实,我也不是绝对不参加网络投票,如果候选人是我了解的,我当然愿意表达我的意愿。比如,我就曾为我校某位参加网络评选的老师投票,她是我校新教育榜样教师,做得很好,我当然要为她投票。我也曾为省外我熟悉的优秀老师网络投票,原因不是人情,而是了解。 但现在很多时候在网上的“被迫”投票,恰恰不是因为了解而是因为人情。当然没有人把刀架在你脖子上非要你投票不可,但这里的“被迫”是基于“都是朋友”,碍于情面。至于对这个候选人是否了解,那是无关紧要的。于是,选优秀成了拼人缘。但是,这由人缘而产生的投票结果,有何公正可言呢?可是我们有关领导,居然就信了——其实,只要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懂的。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煞有介事罢了。 当然,如果要说网络拉票都是“出于私心”也不尽然。也有的领导是为本单位的集体荣誉而拉票。比如,学校参评什么什么“市民最信得过的学校”之类的称号,校长号召全校师生,同时通过这全校师生又动员其身边的朋友投学校的票。这种做法,自然是师生人数最多的学校最占优势。校长的“号召”确是出于“公心”,但离开了公正,这“公心”之“公”也就不存在了。 还有在网上公开为自己的孩子拉票的。我常常接到这样的短信,都是朋友发的,还附上网址:“请支持一下!”我真是很为难甚至反感:我又不了解你的孩子,我凭什么要投票呢?家长这样拉票,就不仅仅是不公正的问题了。家长动用所有“人脉资源”以及七大姑八大姨帮孩子投票,这给孩子是一种什么教育?这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拼爹”? 面对这种反教育,我再次想到了卢梭在其《爱弥儿》中对教育者的忠告 :“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李镇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