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2月26日讯 江苏省**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新沂市的周七猴子传说(邳州、新沂),新沂锣鼓,新沂蓑衣编织技艺,窑湾绿豆烧成功入选。
周七猴子本名周嘉祈,出生于现新沂市草桥镇(古属邳州)。是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人,距今有300多年历史了。生活、活动地点主要在邳州的邳城、土山、官湖、炮车、新沂的窑湾、草桥。周七猴子来自于社会底层,能言善辩,好打抱不平,深受当地百姓的推崇和喜爱。有人称他为苏北的“阿凡提”,是一位智者的化身。如今,这位民间智者的故事传说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当地**的全面保护和有效传承。
新沂锣鼓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鼓乐。由大鼓、梆鼓、大锣、小锣、堂锣、大钹、小镲等七件“锣鼓家伙”组成。 锣鼓点起伏跌宕,音调分分合合,豪放而又细腻,古雅而又洒脱。 新沂锣鼓绵延千余年,为群众喜闻乐见。过去不仅庄庄有锣鼓队,而且一些名氏宗族及商贾富庶人家都设有自己的锣鼓班子。作为钟吾文化中一朵艳丽的奇葩,新沂锣鼓有不少“名牌”演奏曲目,如“老虎嗑牙”、“楼上楼”、“满天星”、“风绞雪”、“太平春转插花牡丹”等。
蓑衣是旧时人们普遍用的雨衣,干活、行路都离不开它。在新沂一带,用来编织蓑衣的材料有茅草、高梁叶裤等。结蓑衣要先用好麻搓绳打领子。领上绳和草所结的扣子多了,决定蓑衣的大小,就好像用毛线打毛衣讲究扣数一样。在从蓑领向下编织的过程中,用茅草编织出的花领与格路,是极为美妙而多变的几何图案,而且是呈立体的。从拔茅草到结成蓑衣,须投入好多个工时。有时农民们结好一领新茅草蓑衣,给他一身新棉布衣服他都不换。农民穿着这蓑衣,赶集上街,串亲戚访友,晴挡太阳,阴蔽风雨,又是衣服又是席被,很受农民的喜爱。
窑湾绿豆烧酒始产于清代康熙二年,即1663年。由当时祖籍窑湾的皇宫后宰门守将马从凯,将宫庭保健秘方带回家乡酿酒配制而成。窑湾绿豆烧酒基以优质高粱、大麦、小麦和豌豆等为原料,采用传统作坊酿造成大曲酒,配以红参、当归、杜仲、淡竹叶、虫衣、砂仁、栀子、藏红花等40余味中草药和冰糖、白砂糖,经过入缸静止沉淀,并让酒、药、糖慢慢溶为一体,至一定时间,即成绿豆烧酒。窑湾绿豆烧酒色如金波,香醇甜美,酒性正和,具有舒筋、活血、开胃、健脾之功效。(刘涵)
原标题: 原标题:徐州新沂市:四项文化遗产入选江苏省非遗项目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