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这句看起来挺真理的话,我倒觉得疑点重重: 1、对的东西就不贵吗? 2、贵容易衡量,对的标准却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买之前,你真的知道自己买对了吗? 所以,不如我们先抛开对不对的标准,就用贵不贵的标准来说说。至少这几类产品,我们可以买贵一点。 当然,也要是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我们要的是品质,不是虚荣。 日用品 Tips: - 经常使用的日用哦,买同类中较贵的; - 但坚决不要囤货。 和传统的思维不同,买日用品时尽量选择同等品类中贵的那一款。理由就是: 1、日用品本身单价不高,就算买贵的,绝对价格也不会花多少钱; 2、日用品在生活中使用频率高,质量好的自己用起来的愉悦感会高很多; 3、不会产生看到便宜就屯很多的糟糕决定。 由此我想到了两件事。 第一件就是曾经有一次买了一款很贵的抽纸(其实也就比普通抽纸贵16块钱,但已然是最贵的一款了)。回家一用,特别柔软,而且一张的吸水能力顶普通的两三张,也绝对不会掉纸屑,无论从使用的感觉,和实际的耐用程度来看,都比看起来更便宜的纸巾强N倍。 另一件是一个朋友说过,看一个人的生活品味是高还是低,并不是看她外在穿什么,而是看他在自己的浴室用什么样的毛巾。在别人都看不到的地方,你会对自己保持什么样的品质呢? 衣服鞋子 Tips: - 买贵的,找到自己适合的款式风格; - 穿着精致后再去购买; - 降低购买频次。 自己观察,看到你身边真正穿着精致让人赞叹的,大多数并不是购物狂。他们往往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色系,并不会随意尝试潮流款。这些衣服贵得有理,质感、剪裁、舒适度等都要让你满意。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当你准备去买某类衣服的时候,穿上你现有的这类衣服中最得意的那一件去挑衣服。这样,你会发现很多看上去很喜欢,但实际不怎么适合你的衣服被自己原有的衣服比下去。既然都不如我自己的衣服,又何必买呢? 我们都会买衣服,却少有人穿得一直得体。与其做试衣架,不如在衣柜里整理出几套固定搭配。 食品 Tips: - 新鲜天然第一,即使较贵; - 如果有条件,尽量少光顾小餐馆和面包房,自己学会做简单的饭菜和烘焙,拒绝地沟油和添加剂。 - 选择适量的包装,囤积、大包装会导致不新鲜。 和健康挂钩的东西,肯定要高品质。可是到底什么食品算是高品质捏?不懂专业的,我想新鲜的、天然的应该比较好。老爸总是说,自己做着吃,贵也贵不到哪里去,挑菜的时候就选贵的吧。要是真的是一样的菜,他们又何苦卖贵了没生意做呢?那么爱吃面包甜点?自己学着做吧,远离过期发霉的面包和让人分分钟发胖的工业奶油。 家电家具 Tips: - 具体品类的家电,选择口碑靠前的品牌型号;注意挑选专业领域的专业品牌。 - 家电关注耗能;关注售后和后续服务。别买个没维修点的或者换个零件都要等半个月或者大几千的。 - 越是经常使用的家电、家具,越值得多花钱,但钱要花在点上。家电属于套件损耗产品,挑选很重要。 这有点像追另一半,找个好追但不怎么满意的,想要将就一下,暂时是轻松了,可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这股不那么舒服的感觉可就“阴魂不散”了。 想起以前买的一个烤箱,贪图买了容量和价格都“小”的回家后,觉得用起来的效果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后面果断换了个全嵌的专业品牌,大不同。谁用谁知道。 再比如家具,床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朋友就说:“一天1/3的时间都在那呆着呢!”买一张高档一些的床及床垫,也算是天天犒劳自己的好方式。 对这些耐用品,多花些心思挑选,选贵一点,不仅用起来满意度大增,而且时间用久一些、修理折腾的次数少一些,实际并不会贵。 觉得便宜,所以屯了很多没用的东西; 觉得便宜,所以用起来不够珍惜甚至浪费; 觉得便宜,最后挑选了次优选择,并不舒心; 觉得便宜,最后却疲于整理、修理、丢弃他们。 对于经常用的、重要的、能给你带来幸福感的东西,不如索性买贵一点,然后好好珍惜它们。 如此,看似任性,其实才算高境界的节流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