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匆忙之中,写下自己读书的一点看法,很不成熟,见笑了!
穿越玫瑰的花香,倾听生命的歌唱——走近张爱玲和她的小说
中学时代读张爱玲的文章,因为年龄的问题,感觉不是很好看,也理解不了文中所蕴含的深意,那时,喜欢读琼瑶、金庸的小说,琼瑶小说俊男靓女那么吸引我的眼球,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命运一波三折,读到伤心处,竟也泪水涟涟,喜剧中人物之喜,悲剧中人物之悲。读金庸的《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崇拜剧中英雄乔峰、令狐冲、郭靖的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羡慕他们手持宝剑笑傲江湖的潇洒。喜欢黄蓉的娇俏可爱、任盈盈的端庄温婉、小龙女的冰清玉洁……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读书不再流于表面,不再沉迷于海市蜃楼般的虚幻,这时候重读张爱玲的文章,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近几日心情一直处于急躁状态中的我竟渐渐浸入了张爱玲细腻、柔婉、深刻、独特的文字中。 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名句:“:“一个男人的一生中,至少会拥有两朵玫瑰,一朵是白的,一朵是红的,如果男人娶了白玫瑰,时间长了,白的就成了桌上的米饭粒,而红的就成了心头的朱砂痣,但如果他要了红的那朵,日子久了,红的就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而白的,却是床前明月光。”男主人公振保的形象沉沉压在绝大多数中国男人身上,文章中的振保一手创造了他的世俗世界,即他的全部社会关系,可是他憎恶这些社会关系。他爱红玫瑰,但他“为了崇高的理智的制裁,以超人的铁一般的决定,舍弃了她”;他不爱白玫瑰,憎恶他的婚姻,烟鹂确实成了他衣服上的一粒饭粒子,不顺眼却又挥之不去,他无奈又烦恼,“无数的烦忧与责任与蚊子一起嗡嗡飞绕,叮他,吮吸他。”振保爱的是红玫瑰,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却有恃无恐。
“未来的妻,我不能承诺你不会变成一抹蚊子血,然而若真是这样,我也会为那墙上的一抹猩红痴狂。”一直觉得张爱玲的文章很让人震惊,那是一种很难说出来的感受,她的文字有时很女人味儿,有的时候却又是那么的一针见血,具有穿透力。 一座城市的陷落成全了在感情上锱铢必较的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这就是我对《倾城之恋》一句话的总结,。张爱玲用“一座真正城市的倾毁”颠覆了以往倾城的含义,张爱玲用这个故事讽刺了很多人心中美好的爱情故事,因为她不相信爱情。张爱玲出生在大官宦之家,这样的出生让她对于大家庭的兴衰看得很透彻,那种大家庭的利益斗争、寡情薄义也是见多了,所以流苏在白公馆的生活的描述对于她来说是游刃有余,她也更难理解流苏那种无容身之处急需一个人给她一个家的心情。张爱玲对自己与胡兰成的爱情说:“在爱情面前,我卑微地低到土里,开出花来”,所以说,读张爱玲的书,就是在读她的人,她的人生。 高中时读《金锁记》,非常厌恶女主人七巧的嚣张、残忍、暴戾,无情,现在读来,对她竟有几分同情,一个女人,在最美的年华里被打压、被摧残、被轻视,没有爱、没有温暖、心中的恶在内心一点一点的积聚,内心扭曲可想而知,是啊,人的心灵就像是一面镜子,扭曲的心灵只会映照出一个扭曲的世界。张爱玲用她细腻传神的文笔,刻画了女主人公复杂丰富纠结乖戾的内心世界,给读者留下那么深刻的印象。 “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张爱玲对世事洞察的通透和独到令人叹服,“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也让我看到了她那孤傲清高的外表下包裹的的一颗柔软善良的心,穿越层累的民国烟雨,穿越浮华的宛转流年,张爱玲,如今依旧是一代人心中永恒的女子。不倾城,不倾国,却明媚如故,以她那惊世的才情,渲染着这个多彩的世界。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张爱玲在很多人的心中,依然是一个传奇……
补充内容 (2015-5-15 08:59):
倾力向版友推荐《倾城之恋》。
《倾城之恋》列为人生必读的60部名著之一。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广的著作之一。
主要内容:
内容简介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
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偶然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博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在生死交关时,两人才得以真心相见,许下天长地久的诺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