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丁常乐 于 2015-1-12 13:39 编辑
堰头是一个古老的集镇。在抗日战争之前,老百姓安居乐业,集镇非常热闹,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尤其是逢会,更是热闹非凡。堰头街是个南北走向的街道,全长有三里多路,北从阎王庙,南到小围门,筢头街,再拐向东,直到大桥东南的八家王。沿街店铺众多,吃喝玩乐的地方样样俱全。鱼市巷,是闹市中心,早晨三四点钟时,就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吃早餐的。包子、油条、稀饭、大饼、朝牌、辣汤,样样都有,想吃啥有啥,想喝啥有啥。卖包子,炸油条的李师傅嗓子最亮,一声“热包子,油条好啦!”再加上他的十分钟长长拖腔,东能听到棋盘,西能听到窑湾。三十里路带回音。不信,你现在就去打听打听,千真万确。天还没亮时,各个摊点,店铺,灯火通明,不过,那时还没有电灯。方圆百里的小商贩都愿赶来集会,半夜占点,争占有利地势,图的就是能多挣几个钱。货物早点出售,早点卖完,就怕货到地头死。那时候,交通不便,运载工具简单,最好的就是独轮土车,多数都是担挑肩扛。载重都在一二百斤,走夜路,走黑路,百八十里路不在话下。最有名的集会就是二月二。二月二,龙抬头,集会能逢十里路。前街后街,鱼市巷,筢头街,直逢到大桥东的八家王。会上有耍狮子,舞灯龙,各种各样的花灯,西瓜灯、怕老婆灯、狗咬吕洞宾灯,天女散花灯,等等。还有玩大把式的,就是杂技魔术,还有大鼓、扬琴,天天十几场。耍猴的,玩洋片的,唱莲花落的,样样都有。由其是唱大戏的,更是热闹,一天三场,白天两场,晚上一场,场场爆满。但是,集镇上也有很多恶*,一些地痞流氓 偷、抢、讹、夺,什么花招都有。真正的要饭花子,天天沿街乞讨,以此为生,公开讹人。不给就抢,如果你追,他就吐唾沫在食物上,叫你没法要。这是好的。因为他只图吃饱。还有一些地痞流氓专门恐吓生意人。达到要钱的目的。埋头,就是在你的摊点前,挖一个坑,把头伸进去,另一个人用土埋,给钱就拉倒。不给,闷死了,那你家就倒了大霉啦。俗话说得好,死人头上有浆子,谁敢不给,给钱消灾。要多少给多少。还有砍头的,叫开山。就是在你的店前,用铡刀砍自己的脑门,血从脑门往下流,经过眼、鼻、嘴,直流到胸前,你敢不给钱吗?当然,用力是有分寸的。不能伤的太深。只是伤点油皮而已。还有用铡刀砍肩膀的。这种做法是一种假象,是预先做好的。先把铡刀在中间挖一个与肩膀一样宽的园洞,再把铡刀放在肩膀上,用红颜色和面,抹在假的伤口处,再用鲜猪血浇在上面,血一直流到裤腰里,鲜血淋淋。裸露的上身,刀深五寸,再加上痛苦的表情,讹你没商量。你敢不给吗?就这样,逐摊逐店恐吓,逼要。给吧,省事饶人祸自消。不过,这种现象在解放后不长时间,就被禁止了。社会秩序慢慢地好转了,公开欺诈讹人的现象再也没有了。集市又恢复了热闹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