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三天的闲暇时间读完了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成名作《包法利夫人》,读完之后,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悲哀,合上小说,一个美丽的富有才情的女子形象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她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在大师的笔下是那样细腻传神,她仿佛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只是,命运赋予她的只是那个时代的匆匆过客,最终,因债台高筑,走投无路,她选择了服毒自杀,留给世人深深的思考和叹息…… 包法利夫人—艾玛是一个农庄主的女儿,在修道院度过青年时代,受过贵族化教育,饱读浪漫派作品,梦想着传奇式的爱情,可生活并不是像自己设计的那么完美,她成年后嫁给了平庸、迟钝、不解风情的乡镇医生包法利,平淡的生活、木讷的丈夫、落后的乡村,这一切的一切与她梦想中的理想生活相距甚远,特别是参加巴黎的贵族舞会以后,她更加嫌弃只知道行医的丈夫夏尔,更加厌恶生活的环境,福楼拜用最为简介且穿透内心的语言这样写着:“在她的灵魂深处,她期待着寂寞的生活中会有发生变化的机会。她睁大一双绝望的眼睛,观看她生活的寂寞。像沉了船的水手在雾蒙蒙的天边遥遥寻找白帆的踪影一样。”所以,当道貌岸然的乡绅罗道夫出现时,在他精心设计和甜言蜜语的攻势下,她沉沦了,这个道德败坏的乡绅只是垂涎于她的美貌,只是玩弄她而已,根本没有动情,而她,却于飞蛾扑火般的姿态去证明心中的那份圣洁的爱情,结果可想而知,罗道夫选择了远远躲开,而她,却落得了满腹的忧伤和幽怨。另一个在她生命中出现的是一个自私怯懦的实*生,为了取悦情人,维持奢华的生活,她不断借高利贷,甚至用房子抵押,给投机商人可乘之机,她成了高利贷盘剥的对象,万念俱灰之下,她用一包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巴法利 • 尼克斯曾说过:婚姻是一本书,第一章写的是诗篇,而其余则是平淡的散文。也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最完美的产品在广告里,最完美的人在悼词里,最完美的爱情在小说里,最完美的婚姻在梦境里。艾玛的悲剧就是活在梦境里,把生活太理想化,把婚姻诗意化,不了解生活的本质,同时,爱慕虚荣、不甘寂寞也让她误入歧途,其实,她的生活挺好,丈夫夏尔虽然没有满足她精神上的追求,但却给了她最踏实最安全的物质保障,这个可怜的男人为了让心爱的老婆和孩子过得更好一些,疲于奔命地行医,当终于知道艾玛出轨和房子被抵押的真相后,在穷困潦倒的情况下,他依然选择她下葬时穿结婚的礼服、白缎鞋。头发披在两肩,要一棺两椁,身上要盖一条绿色丝绒毯子……我不知道那是怎样一份爱,让这个男人对艾玛一直那么疼惜,虽然内心很屈辱,但还是满足艾玛生前爱美爱享受的天性,在福楼拜的笔下,这个男人软弱得让人有点恨,善良得让人有些心疼,而临死前拿着艾玛的一绺长长的黑发更让人忍不住落泪…… 而最可怜的莫过于他们的女儿小贝尔特,小小年纪就被送到纱厂做童工。 当然,艾玛的悲剧有她自己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福楼拜也是借这个人物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戕害人性、腐蚀人的灵魂,甚至吞噬人的罪恶本质,小说一经问世便轰动文坛,一直畅销至今,《包法利夫人》对当代中国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仍带来思索与警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