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不到23岁,并不清楚新沂25年前的样子,但现在的新沂同我记事时的新沂比起来,已有惊人的变化。我并不熟知它是怎样在市**领导的策略培育下成长,我只能向你讲述一些小故事。 20年前,在人民公园西边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平房里,一个走路都不稳却热爱奔跑的幼女,在院子里追着狗狗跑着玩。小平房只有3间不算宽敞的房间,即使是白天也需要打开电灯,电灯是那种圆圆的灯泡,发出有些暖意的橘黄的光。院子里有一小块地没有铺上水泥,这家的老奶奶在那一小块地上种了蔬菜,为了防止调皮的小女孩不小心踩坏了这些蔬菜,还特意在周围摆满了花盆,现在想想,其中有一盆大概是海棠,开的甚是红艳。老奶奶做饭用的还是灶台,厨房的墙壁被烟熏的黑黑的。门口有课高大的无花果树,夏天总是结满甜甜的无花果,那是那时小女孩最喜欢吃的果子。 17年前,女孩在少年宫开始学钢琴,那时的少年宫也是一律瓦房,下大雨的时候大院里会汪很多水,到小女孩的膝盖那么深,大家喜欢把雨伞倒过来放在水面上,大院里像是停泊着五颜六色小花船的港湾。放学的时候少年宫门口总是挤满了人,那时候很喜欢吃小摊上卖的潮牌卷蘑菇,总是攥着零花钱很耐心的排队等着。 15年前,女孩家搬家了,搬进了小区公寓里,没有时间养狗狗了,狗狗被送到了乡下奶奶家。女孩有了自己的房间,厨房干净明亮,从阳台可以看到沭河,河边长满了野草和不知名的野花,还有老人家在河边洗衣服。这栋楼有很多户人家,都很多个小孩,女孩有了更多的小伙伴。小区出门就是菜市场,买菜很方便,就是有些拥挤也有些脏乱,空气里满满的是鱼腥味和烂菜叶味,混杂着吆喝声还有热烈的讨价还价。菜场旁边有对夫妻做豆腐脑,他们家的豆腐脑很好吃,小菜的种类也很多,这点女孩很喜欢,女孩的愿望之一就是吃遍大江南北各个小吃店的小菜,嘿嘿。 又是3年,女孩进了钟吾中学,女孩很喜欢这个学校,包括尘土飞扬的操场上那总也扫不完的梧桐落叶。还记得那时候学校里的小卖部,下课时总是很多人,那时候去小卖部的总是身负重任,要帮好多同学带买零食,最受欢迎的大概是口水鸡和小当家干脆面。 5年前,女孩考上大学离开了新沂。走时好好地再看一看新沂,已发现在女孩成长的同时这个小城也在慢慢成长。女孩小时候追着狗狗跑的院子没了原来的模样,那里盖起了新的高楼。少年宫也盖成单独一栋楼,以后下雨天院子也不会有膝盖深的水了,一间间教室比女孩记忆力的教室都要宽敞明亮,琴谱不用再复印老师的然后贴在牛皮纸上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钢琴书。而曾经推着小车卖潮牌卷蘑菇的叶记老板有了自己的店铺,生意火爆。 现在是5年后的今天,女孩回来了,看到了新沂更大的变化,钟吾中学的跑道建好了,现在在钟吾中学的孩子再不需要军训的时候拔草了吧,也不需要一边跑步一边捂鼻子了,打扫落叶时候也不会有半垃圾桶的土了。校门口小花园里多了一座雕像,教室墙壁似乎也重新粉刷了,小卖部还再么?大概不在了吧。沭河边更是大大的不一样了,曾经和闺蜜一起走过的穿过齐腰深野花丛的小路不在了,建成了主题公园,平坦的广场、明亮的路灯、沿河的自行车道,小城各处的人们都喜欢在旁晚来到这里,或是散步或是跳广场舞或是聊天,年轻人聚在一起跳街舞或是轮滑,很热闹。小区门口的菜市场也重新建楼了,变得干净有秩序,区域规划很合理,买菜便利舒心了很多。就连臭水河附近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提起臭水河,就不得不说一说女孩小时候的糗事。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女孩有一次放学时走丢了,自己提着小水瓶哭哭啼啼走到臭水河附近,猛然想到了在机关幼儿园时回家的路,后来历经坎坷回到家,还被罚不许吃午饭。现在臭水河附近建了新的商业圈,新沂也有了肯德基,大大小小的商店和小吃店让曾经臭烘烘的街道热闹起来,和小伙伴逛街有了新去处。 这个小城确实在不断的成长,它的道路更宽,它的高楼更多,它的车流量更大,它的人口在增长,它的惠民工程开始显现成效,它的经济在一步一步发展,向着更好的方向。在这些变化之中,女孩很高兴,有些熟悉而美好的东西并没有被经济发展消耗掉。那对夫妻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小店,不再露天卖豆腐脑了,可是那豆腐脑还是原来的味道,小菜的种类依旧很多,分量嘛还是原来那样满满的一大碗,而老板和老板娘,皱纹深了,笑容却还是那样和善温暖。 这个小城成长的是它的筋骨和身躯,不变的是它特有的安祥友好的民风。这样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