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中寻找不平凡的自我
我的床头一直放着一本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它是我高三那年花五块钱在路边摊买的一本盗版书,虽然已被翻阅的面目全非,但是我却难以割舍。它曾陪伴我走过枯燥无味的高考岁月,给过我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矢志不渝的梦想追求,感人至深的唯美爱情影响了几代人,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如果说哪本书最励志,最能引发心底的共鸣,我首推《平凡的世界》。
1998年我在新沂读高三,虽然已经改革开放多年,农村家庭的光景在慢慢变好,但是生活远没有今天这般富裕,大部分的农村学生上学时还要带着煎饼度日。那时考大学只是毕业季的口头禅或是一种被迫无奈,整体低升学率让很多人失去信心和希望,更不会相信自己能通过这个独木桥。在青春叛逆期,老师最严厉的训教也都无济于事,大家似乎都麻木了,生活如同一潭死水一样波澜不惊。有一天,政治老师在给上课的时候布置了一项“令人意外”的作业,让我们每人买一本《平凡的世界》回去读,要求读完的同学交一篇心得。初读《平凡的世界》大家都被感染了,每天上课之前都相互交流阅读的进度,似乎每个人都是主人公孙少平,都期望在艰难困苦中活出自己。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快乐,每一章都叩打着我们的心灵,“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多启迪和思考。渐渐地,逃课打游戏的少了,晚自*满勤的次数多了,《平凡的世界》的丝丝情节激发了每一个人的斗志,大家仿佛突然间看到了方向。那一年从“平凡的世界”里走出来的人都不平凡,全班63个同学考上本科的达到了54人,创造了校史记录。毕业典礼上,大家都感谢政治老师,感谢《平凡的世界》,其实最该感谢的人是自己,因为每个人靠着自己的努力走出来了。
正如平凡的世界里说的一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历史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去奋斗。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好多毕业季的学子再也感受不到那份生活的艰难和曲折,人生观、社会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理念和价值却永远值得推扬,每个人都很平凡,每个人又都可以不平凡,只要前进的脚步不停止,每个人都会得到属于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和美满爱情。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希望正处毕业季的莘莘学子都能打开心灵之窗,读好书,走好路,为梦想加油,为希望奋斗,不辜负父母的叮咛嘱托和老师的殷切希望,只要真心付出了一定会有好的收获。我也衷心祝愿即将参加高考和即将进入毕业季的学子梦想成真,所有毕业季的父母愿得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