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皇山笔会10月8日上午的主要活动内容为,深入舜皇山采风、摄影。 吃完早餐,大家就自动分成两组:一组沿娥皇溪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道路、欣赏舜皇山风光。另一组沿女英溪攀爬舜皇山顶峰、领略舜皇山胜境。我知道老山界,是在陆定一回忆长征名篇《老山界》一文中。对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仰慕已久,现在当然毫不犹豫要攀登老山界了。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11月从广西全州渡过湘江,翻过位于广西全州与湖南东安、新宁“两省三县市”边境的越城岭,向贵州方向前进。清楚记得,陆定一《老山界》一文开门见山就写着:“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就是陆定一同志这篇著名革命回忆录,使“老山界”这个地名传遍了神州大地。老山界这座名山,一直在我脑海里。知道这座名山,还是在学生时代的语文课本里。那时读了《老山界》一文后,就想能够亲睹老山界的雄伟。可是多年来,虽然也游过许多名山风景区,可一直没有到过老山界。 老山界是我的向往,可是老山界的具体位置,在心中依然非常模糊。这次,应邀参加华声文苑第二届永州舜皇山笔会,来到舜皇山,才知道老山界又称越城岭,舜皇山是它的一个支脉,红军当年翻越老山界,正是翻越的这个支脉。 舜皇山宾馆离老山界角下,大概有五、六里路。有的人坐车到山下,有的人步行前往。我和同室的刘杰文竹准备加强锻炼,步行前往。祝塘看见我们两个人,要我们上他的私家车一起走。我们谢绝了,还是坚持步行前往。祝塘开车带着几个朋友先走了。哪知道,他到了目的地后,又专门开车回来迎接我们。盛情难却,我们上了汽车。还是四个轮子的汽车比我们两条腿快多了,几分钟就到了老山界角下。 望着巍峨的老山界,我心里有点紧张激动。这就是老山界,这就是红军长征中遇到的第一座大山。我也要攀登这座大山了。红军是战略转移,是北上抗日。我是托先辈的福,游山玩水。 陆定一同志撰写的《老山界》一文写着:“一路前进,天黑了才到山脚,果然有许多竹林。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按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达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如今,火把排成“之”字形的奇观已是见不到了,可我在攀登老山界的时候,走的这一段叫梯子岭的山路却蜿蜒如“之”字。这是一条从山脚伸向云端的山脊,右边是幽深的山坳。路很陡,绝壁上开辟的栈道石梯宽不过盈尺。 从舜皇山娥皇溪往上依次有鸳鸯亭、蝴蝶谷、二妃晾锦瀑。二妃晾锦瀑,那瀑布别具魅力,其磅礴的气势真壮观,我被震撼了。许多朋友也被吸引住,在那里争先恐后在拍照。突然我看见里面有个熟悉的面孔,那是个年轻的漂亮女子,我感觉她非常面熟,可一时又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 我继续攀登老山界,舜皇山到处都是瀑布,水流纵横飞泻。有的声若惊雷,气势磅礴;有的若银粉轻撒,飘渺如烟。舜皇山的水,美在清澈,美在干净,这么透明的水,清亮剔透,真的想去捧起一捧,畅快淋漓地喝下去。我一边攀登,心里还是想着那个人到底是谁?我终于想起来了,她可能是华声在线里的文友xx,但现在不是以华声文友的身份被邀请参加笔会的,因为在华声文友名单里没有看见她的TD。这一次参加笔会的,除了华声在线的文友30多人外,主办方还邀请了几十名本土作家。她一定是本土作家了。 如果真的是她,我们的交往是在几年前。那时,我第一次在光阴故事小说版块当版主,她在光阴版块里发了许多优秀的中短篇小说。作为版主的我很关注她的小说,就有了交往,成为网友。以后,我因为工作忙碌,辞去版主,到光阴故事小说版块去得少了,就断了联系。这个时候,我真的想上去打个招呼,可一来,我不敢确认她是不是xx,二来我不善于社交,也怕引起不必要的话题,也就断了打招呼的念头。 我们终于气喘吁吁攀登到了山顶,在陆公亭里休息。 陆定一在《老山界》一文写道:“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陆公亭就是为了纪念陆定一同志而建造的。在这里休息,我浮想联翩,当年红军长征的地方,现在已建设成国家森林公园,楠竹挺秀、青松挺直、植被丰美、溪流潺潺,成为和平的人们休闲度假旅游的好去处。我发自内心对着大山喊着:老山界,我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