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志存高远 方可成就教育梦想!
俗话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当下的基础教育阶段的糗事层出不穷,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异军突起!有教育资源配置的欠合理问题;有关于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问题的;有关于师德师风和建设方面的亟待整顿问题;也有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与滞后性和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急速渴求方面问题;也有某些教育主管部门和主管者背离教育规律蛮干与胡干方面问题……林林总总的事情难于述说清楚,下面略谈几例实事,以飨读者,也算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略施计谋! 1.绝大多数学校没有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有关课程! 我们的家长了解一下自己孩子就读的学校课程表上写了那些科目、发了哪些课本?实际开设了哪些课程?还有哪些课程从始至终都没有开设?你们就知道了“绝大多数学校没有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有关课程!”,培养出的学生大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五音不全、审美欠缺的所谓“合格人才”(所谓合格:有有关教育部门颁发的毕业证书为证!),这是我们国家需要的人才么?这是我们家长期待的教育结果么? 2.随意增加有关考试科目的周课时数,干扰学生的全面成长与进步! 国家对于中小学应该开设的学科以及周课时数有着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规律的十分严格的规定!现在的中小学校,有多少所学校是按照国家规定周课时数开足开齐课程的?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几乎不开所谓的“附科”,把这些原本开设其它法定课程的时间,分配给考试科目,结果是:考试科目的周课时数大增,学生苦不堪言!题海战术、过重的课业负担等遍地开花,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学生的厌学与唾学!常言道:物极必反!想想我们数十年前的中小学生的学*态度与当下的中小学生的学*态度,那真的是“天壤之别”,这其中一定有“过多、过滥的课时增加,导致的厌学与唾学因素存在!”。 生活需要七色阳光——这是智慧的人们早就倡导与美扬的话语,到了21世纪第16个年头的当下,我们的基础教育怎么了?我们的学生是否生活在“七色阳光照耀下的校园了”?我们的孩子是否可以有健康成长的环境?我们孩子的未来是否一片光明? 3.背离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严重涉嫌“一切向分数看齐”! 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科素养。不少教育部门领导的急功近利之心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某种意义上讲的“扭曲的政绩观”催生了当下教育的乱象横生。“我”就当这一任的教育官员,我管不了那么多!过后哪管它洪水滔天?一切对上负责,唯独不说:一切对下负责!中高考分数一下来,“唯分数论英雄”之风弥漫天宇,各种总结和表彰大会纷纷大表、特表自己领导一方的“无穷尽政绩”,患得患失的极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着实也令不少主管领导们“笑逐颜开”过!此时,想过没有:我们的孩子身体和心理是否健康与健全?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和学科素养是否达到了国家法定的目标与要求了?对照这些,“你们”是否汗颜? 4.低效与无效的课堂比比皆是! 本来,某一学科一周就法定的几节课,现在,其它好多科目都不开,就开几门考试科目。导致考试科目的周课时数大增,有的甚至接近法定课时的的两倍甚至更多,怎么了得?学生一天到晚都在“苦读”考试科目,上节课也是“它”,这节课还是“它”,可能下节课或者下午或者晚上某个时间还是“它”。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们扪心自问:如果换做是“我”,“我”是否会疯狂?答案是肯定的,这是毋容置疑的! 正是因为增加了这么多的“额外课时”,所以,造就了当下中小学校里的“低效与无效的课堂比比皆是”。一节课可以学完的内容,可能分好几节课来进行,老师很少考虑“高效课堂”问题,老师根本不需要走“高效课堂”之路!走着“低效课堂”之路心安理得,于是乎,低效的课堂也就应运而生了。学生厌恶学*,甚至拒绝学*的情况也就不难解读了!教育的“南北差异”也就不足为奇了! 呜呼,哀哉!何日是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