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晨,28岁,家住江苏新沂市新安镇富达苑5号楼501,在江苏省新沂市钟吾路圣丰大厦楼下开一家奶茶小吃店(阳光书社隔壁),平时一个人经营,按时开店打烊,收入稳定,生活殷实。2015年3月23日由于店铺楼上某人得了麻疹,本地疾控中心对附近居民接种了麻疹疫苗,我是第19个接种的(接种前后都未告知我可能会有不良反应及禁忌,仅接种前询问了我是否感冒),接种前我的身体和精神方面一直都很好,平时不抽烟不喝酒还经常健身,身体素质一直都是身边人羡慕的对象,但接种后出现了各种不适,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和皮肤有瘀斑、淤血痕,之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牙龈出血不止和皮肤有针状出血点、感冒、发烧、上呼吸道感染伴有咳嗽等症状。牙龈出血是接种大概一个月内出现的,之后身上莫名奇妙出现瘀斑症状,后来出现牙龈出血的现象,在之前从未发生过牙龈出血的现象,大概持续了近两个月,并没有任何好转,反而逐渐加重了,家人也以为是上火导致的,于是在6月14日购买了云南白药牙膏和驱风油,分别用于治疗牙龈出血与活血化瘀,就这样又持续了大概一个月,在此期间,还是没有好转,反而身上瘀淤血淤痕症状愈发频繁,甚至背个小包就能出现淤血痕,而且洗个澡也会出现淤血痕,当时一直以为是动作幅度过大导致的,并没有引起重视,压根就没往血液的问题上想,更没往疫苗的问题上挂钩。大概7月底8月初的时候,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本人近视),修剪脚趾甲的时候发现小腿内侧出现密集的红色小点(出血点)以为是蚊虫叮咬所致,当时口腔内有血泡,但是不疼不痒,自己也没放在心上,以为就是普通的口腔溃疡而已,直到8月22日媳妇跟我闹着玩捏了一下我胳膊,不到半小时的时间,胳膊上居然鼓起了一个深紫色的大包,这个反常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不过当时还是以为是皮肤的问题,之后我立即去了皮防所,如实向医生反映了皮肤上的症状,医生给我的答复是并非皮肤病,可能是血液上的问题,建议我去大医院的血液内科检查一下,而后我就马不停蹄的奔向市人民医院,内科的值班医生让我检查个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医生看到化验结果很惊奇,以为机器数据出错了,于是又查了一遍,结果还是一样的,血小板指数为3,而正常人的参考值是100~300,就是说我的血小板仅为正常人的2%左右,一旦出现内出血就会有生命危险,死亡率极大,当时医生怀疑是再生障碍性贫血且建议去徐州四院治疗能尽快的输入血小板,然后当晚便租车直奔徐州于当晚住进徐州四院后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当听到诊断结果时家人感觉整个天都塌下来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个多么可怕的字眼降临在我的头上。悔恨、泪水已经无济于事。当听到巨额的医疗费用后,对于一个并不富裕的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最要命的! 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具有一定的毒性。且其不良反应率发生较高,接种麻疹疫苗实际是一次轻度的感染,可引起相应病种的轻度症状,在接种后3个月内出现血小板减少,以及5%~15%的接种者出现发烧及呼吸系统疾病;2%的疫苗受接种者出现皮疹,不良反应的主要症状为有: 呼吸系统疾病、皮下瘀点、肝脾肿大、呕吐、腹泻、出血、贫血、血小板减少、关节痛疼、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等。(参考世界卫生组织麻疹疫苗立场文件) 我就是在接种麻疹疫苗后出现身体不适:牙龈出血、血小板减少、皮肤出现瘀斑,随后出现针状出血点,然后高烧,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无力,而后感冒、发热、咳嗽伴有白痰。这些症状在麻疹疫苗的异常反应报告里都具有。 主治医生在询问病情时就怀疑是疫情引起的。 徐州四院血液科主任杨扬找我和我父亲谈话询问我居住地有没有出现疫情,(当时医生已经怀疑是疫情病毒感染)我回答居住地没有出现疫情,我当时压根没想起来店铺楼上出现的麻疹疫情和我当时打过疫苗的事情,更没想到我的病会与疫苗有关。 接种疫苗时不规范。接种时没有对我讲疫苗的副作用,接种后也没有告知注意什么,出现什么问题怎么去解决。只询问我最近有没有感冒。然后我就稀里糊涂的被注射了疫苗。 目前对再生障碍性的发病机制来说,现代医学一般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与病毒感染、化学物质、电离辐射等因素有关。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环节是细胞免疫异常,主要是T细胞功能亢进引起的造血组织损伤,造血微环境与造血干细胞量的改变是异常免疫损伤所致,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这有别于传统观念认为再障为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引起的造血组织“种子/虫子/土壤”异常、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也有研究表明某些患者染色体异常和基因有关。文献资料专家一致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而免疫异常是导致骨髓衰竭的关键环节。免疫接种最常见的潜在病理反应是超敏反应,可导致免疫异常、可破坏血细胞,引起血小板减少。无论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疫苗接种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初次应答一般较缓和,再次应答比较快速激烈。我在接种后一个月出现牙龈出血、皮肤有瘀斑说明已开始出现异常,两者在时间上存在关联性。比较统一的认识是某种外因在一定条件下与内因结合导致发病。我接种前非常健康,我从未接触过辐射,家族也无遗传史,就是接种了麻疹疫苗后才出现的病症,这个外因就是接种麻疹疫苗。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1997年01期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血小板减少症 【摘要】:正 作者对从美国疫苗不良反应报告系统 (VAERS)得到的55例麻疹疫苗接种后的血小板减少症(TP)的报告资料作了回顾和分析,以提高人们对这种少见而严重的不良反应的认识. 世界上没有100%安全的疫苗,异常反应是疫苗本身固有特性引起的,是不可避免的。我在接种疫苗后无论从不良反应上,时间的关联上.及病毒学,免疫学,染色体异常,超敏反应等都与接种接种麻疹疫苗排除不了关联,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诱发因素完全吻合。 以上情况我们去找了疾控中心领导,当时是耿科长接待我们,我们把情况向科长反应,耿科长听我们的情况后立即向领导汇报,我们提供有关病例材料,安排医学专家对我的病情进行鉴定,而鉴定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鉴定报告上已明确认定此麻疹疫苗为减毒活疫苗(带有一定毒性,其远比灭毒疫苗毒性大,疫苗的其本身就是一种病毒,是我近几年唯一接触的药物)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平均病程为4~5个月,从接种疫苗那天开始麻疹疫苗的病毒就对我的造血功能进行攻击,使我的血小板一天一天的减少,直到诱发成再生障碍性贫血,病重住院治疗整整5个月,这就叫病程,专家们居然连此病的病程都不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血功能的衰竭并非短时间就能造成的,但最终的鉴定为偶合症,这显然自相矛盾,无任何鉴定依据,其鉴定结果无法让人信服,而疾控中心为自己做鉴定,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可信度可想而知。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讲,与疫苗接种具有合理的时间关系,没有明确的其它因素来解释的临床事件,就应认定这种因果关系。而鉴定结论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偶合症,而偶合症不只是巧合,分为巧合、诱发和加重原有疾病3种情况。诱发和加重原有疾病对于疾病发生和死亡可具因果关系。 首先我相信**会解决我的问题,我在这里向**表示崇高的敬意!请不要把这种伤害错误强加于一个无辜的青年身上。我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个需要巨额费用的重大疾病,我得病时我的孩子还没满月,妻子的月子还没坐完,本应该我照顾她们的时候,却让正在坐月子的妻子日夜操劳的照顾我,本应我尽孝道的时候,年迈的父母却要为我的病四处奔波,幸福的日子还没有真正开始就面临结束,截止至目前仅医药费就已经花费了近80万元,还不包括去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时的食宿、交通、陪护等费用,本人的店铺也无法继续经营,为了治病已经把店铺转让,家中已经债台高筑。借遍了亲朋好友,该借的都借了,实在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所幸我的治疗效果总体还算是好的,现已移植同胞(8岁亲妹妹)供体的造血干细胞,正在移植后治疗中,且还有两年的移植后排斥问题,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后续的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恳请**能为我解决我的困境! 此致 敬礼 患者:陈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