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雁高飞头雁领 ——记学陶师陶先进单位新沂市邵店中心小学 新沂市邵店中心小学,坐落在马陵山东麓沂沭水畔,始建于1926年,是一所近百年的老校,学雷锋、学陶师陶是该校的优良传统。 如今,在校长叶书权的带领下,把“学陶师陶”与“三美”教育结合起来,“打造教育都江堰”使这所校园又添新姿! ●“学陶师陶育陶花”,在这儿“三美”之花更娇艳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根本是人的发展!”“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行走,行动。“行”,就要用脚走,只有脚踏于地,才能行得稳,行得远,意为“干”。干实事,干好事,干让人民满意、对国家有益的大事、小事。“行”,还可读hang,干得好,干出成绩来即为“行家”、“在行”!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为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该校正在深入开展“美行、美书、美读”活动。 美行,即重视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平时抓起,从细节抓起,从*惯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开展*惯养成教育。“一三三三”工程的实施即是该校的“美行”教育特色。那就是“一声问候、三勤、三自、三大” “一声问候”即在校说一声“你好”,离校说一声“再见”。提出邵小人不仅在校内做到“一声问候”在校外也能做到“一声问候”,而且一辈子都把“一声问候”作为文明人的标准。 “三勤”即勤洗手洗澡、勤剪指甲、勤换衣服。要求邵小人不允许攀比,不提倡穿名牌,更不能穿奇装异服,良好的生活*惯就从“三勤”开始,每一天都做到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三自”即上课铃声响后自觉进入教室端坐诵读诗词或唱歌,上课前后自觉整理桌椅、文具,校园内外自觉保持环境整洁。由规范走向自制,由自制走向自理,由自理走向自强,这是我们每个邵小人的成长之径。 “三大”即大声地朗读,大胆地提问,大方地表达。 美书,即学校高度重视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板书、教案、作业批改和学生的书写做到规范、工整、美观、大方,激发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四次优秀作业展览。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写一手漂亮的字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修养;它有助于提升人的心理素质,养成平心静气的*惯,以及不同程度的智商的开发。 美读,即学校有经典美文诵读课程,经常开展诵读活动,校园诵读氛围浓郁。学生能够诵读一定篇目的经典美文,师生同读共成长,在这里已经初见成效。 ●“群雁高飞头雁领”,在这儿校领导的位置找对了 秋天,一群大雁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井然有序、优雅地飞过头顶,边飞边鸣,那叫声真像一支“军歌”——唱出长征中的收获,唱出长征中的欢乐。此情此景真让人神往…… 叶书权校长把领导班子定在为教师“服务引领”的位置上,帮助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跨过“心槛”,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决策主要有“打好健康基础”、“阅读提高素养,增强教师自信”、“引领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具体的“服务”表现在:(一)、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安排时间让教师学太极、做早操、早晨跑步;(二)、现代技术指导,给每个办公室配上电脑,教老师上网、发帖、建立博客。“引领”的具体措施是:(一)、专家引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教师能聆听专家的教诲;(二)、专业阅读,带领教师看光盘,激发教师的读书热情;给教师购买专业书籍,教大家做深度阅读笔记;(三)、自我反思,通过建博客、设专栏引领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及阅读的进一层的反思;(四)、引领教师以科学研究的心态对待工作,把他们逐渐培养成科研型的乡村教育家。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建发展的平台。这就是朱永新教授所倡导的“新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通过经典阅读,让教师在每天日常的课堂里找到自信和价值。” ●“鸿鹄之志在天宇”,在这儿有一群杰出的老师 团结拼搏,积极进取,不思回报的学陶师陶精神,已经在每位教师的心中扎下了根。年轻教师积极进取,求实创新,融理论于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教育新理念,突显新课改精神。中老年教师不甘落后,与时俱进,利用自身丰富的经验搞好高效教学的同时,学*新理论,树立新理念,齐身于课改浪潮中,勇当“弄潮儿”。其中,青年教师丁新梅、朱克娥、朱善春、高伟等不仅是业务尖子——市教研室说课一等奖获得者,教案评比一等奖获得者,省、市、镇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学情分析质量调研同年级第一名,教科研论文发表了一篇又一篇,丁新梅还是师德楷模,爱生如子,班级多次被评为文明班……当大家为他们拥有这些美丽的光环而高兴时,他们却不声不响地伏在办公桌前,认真地写下了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探寻更好的教学方法。有这样的一群教师怎么会不创造出一流的学校? ●“借得东风上九重”,在这儿教科研开展得红火 教科研——这一体现新教育理念的举措,这一培养乡村教育家的基地,吸引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使他们找准了人生的追求方向,体现了教育与时俱进的精神。在这儿,教科研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教科室领导叶书权、朱善春带领大家聆听高万同、汤翠英、杨瑞清等专家教诲,与陶研前辈李春芳、姚成儒、项立忠等老师座谈,倾听他们的讲学,及时接收最新的科研信息,学*科学的研究方法。 为了提高教师的读写水平,教科研骨干班成员人手一册《深度专业阅读笔记》,并在新沂市县域理想论坛 “校园文化”中设立“杏坛飘香——邵店小学教师读书专栏”, 引领老师通过“他山之石”“心路灵光”、“书香致远”三个板块对笔记中的文章择优发在网站论坛上。与经典对话,与贤文碰撞,与同事交流,教师们在一读一写中享受着成功的乐趣。一部分教师已经由教书型、经验型转变为学者型、科研型。有许多教师的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国教师报》、《行知研究》、《教育管理》、《生活教育》、《行知论坛》、《教师新概念》、《乡村教育家》等国家、省市级专业刊物上,老师获奖论文每学期均在数十篇。个人课题已有20多位教师获得批准立项,并有十多位教师已经结题。 邵店小学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最大的收获不是那课题的结题,也不是那论文的发表、获奖,而是教师们在教科研专业引领下所拥有的最可贵的进取心态,团结互助的和谐心境。 ●“一切都是为学生”, 在这儿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以科研指导教学,积极打造理想的课堂教学,已成为学校的强校之举措。叶书权、朱克娥、朱苏敏等多位教师分别获得省、市的优质课一、二等奖或基本功评比一、二等奖。 有领导的一流服务引领,老师的敬业奉献,治学方案的求实创新,作为教师,谁不想拥有这块教育基地? “燕山高又高,清泉水长流,群雁高飞头雁领,书记带咱向前走……”当年这首歌颂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的歌,在今天唱来别有滋味,别有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