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阅读》 一路芬芳 如果说有一本书可以让师生同读,受益不浅,那就是《阅读》;如果说有一种杂志能够唤回童真,找回童趣,那就是《阅读》;如果说有一样东西值得收藏,百看不厌,那也是《阅读》,这是我和《阅读》一路同行的感受。而她早已成为我教学的法宝,人生的挚友和精神的伴侣。 的确,“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能通神。”读书,可以触动生命的心弦;读书,可以丰富生命的张力;读书,可以灵动生命的篇章。靠着读书,我学*成绩一直很优秀,1995年顺利考入江苏省运河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依然手不释卷,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之中。不断地读书、思考、写作,让我的课堂教学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到徐州执教公开课并获奖,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数十篇,如今已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这些,都和阅读分不开。 如今,我不光自己读,还带着我的学生们、我的孩子一起读。读得最多的,当然就是《阅读》。这本书,它分几个年级段,适合每个孩子读。内容、栏目设置得很合理,有名著欣赏,也有学生*作,有中文,也有英文,充满童心童趣,耐人寻味。每学期,学生们几乎人手都订,书包里、班级图书架上都少不了它。借助这些优秀的读物,我们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早上晨读,激发同学们内在的活力,让他们在新的一天中充满精神。午间诵读,每天中午1:00至1:30诵读唐诗宋词或中外名著。在固定的时间诵读,有利于学生养成读书*惯。这个时间,学校视为一个神圣的时间,任何人不许侵占,任何活动不去侵犯。不允许老师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做作业。学生可以像音乐家一样打着拍子诵读;也可以站立起来,带着手势、带着动作、带着表情去诵读。语文教师负责收集和整理诵读的经典篇目,学生抄写在诵读本上,每周要求背会两篇课外古诗词,语文课代表负责检查和督促。傍晚暮省,学生写一天的见闻,阅读中的感受,记录自己心灵的轨迹,记录自己成长的烦恼与喜悦。 在我的课堂上,《阅读》既是我和学生沟通思想和情感的桥梁,也是我教育学生的最好教材。我们班里,每周都开设有一节“阅读”课,我亲自诵读或请学生朗读《阅读》中的的美文,大家一起聆听,一起分享,一起感悟。有一期文章叫《微笑是最祥和的语言》,至今我和我的学生都能背出,成为我们师生每次见面必谈的话题。 感谢《阅读》,让我的学生们浸润书香,充满灵性;感谢《阅读》,让我和我的学生们校园生活更为充实,更为快乐。阅读这条路,我和我的学生们会一直走下去,因为一路阅读,一路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