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新沂—悦读微书评” 教育是用“心”做出来的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新沂市窑湾镇胜利小学 房佐台 以前也听一个同事提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说相当不错,适合我们小学教师阅读,但我的反应是有些不以为然,因为她不是什么显赫教育家撰写的教育书籍,只不过是一位五年级教师的教育手记。但当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图书室里看到时,随手翻看了这本书的简介,有些被触动;接下来我用了一周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被打动了。 读这本书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 惊讶是因为我从这本来自大洋彼岸的、以前从未知晓的教师的书中,竟然读到那么多熟悉的东西。一直以为,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巨大,以为我们在教育中的种种现实问题人家不存在,甚至以为人家的教育价值观、思维方式都和我们不一样。这本书却让我第一次知道,那个教师在校园中遇到的种种,和我遇到过的差不多;那个教师在教学和学生相处中的困惑,在我们的校园中也正困扰着一些教师;而那个老师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价值观的剖析,其实都可以来我们这里进行一番验证……这本书还总让我联想起《窗边的小豆豆》。两本书作者的国籍不同,陈述视角不同,但他们所创造或置身的那个教育场所却有着惊人相似的内涵和气质--教育,原来如此相像! 阅读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发出轻轻叹息:"教师原来可以这样来当,原来可以做得这样好!" 这本书在讲一个大故事,故事梗概就是一位小学教师精心教育他班里的学生,使一届又一届平常的学生整体成长为一批批出色的人才。作者的着眼点却不在"成功",而在过程上。他心态平和而自信地写了许多发生在56号教室中他和他的学生们的鸡零狗碎的事儿。这些小事儿,在许多教室里都会发生,情形似乎大同小异,但是56号教室却让这些小事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义。一些孩子,他们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 教室与教室原来可以如此不同! 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教育上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的人在讲台上站了一辈子,甚至获得了很高的学历、职称,却始终是个门外汉。他可能干得风风火火,却不过是一个附庸者,所以也是无力者。这一点,只要看一下那些年年获得优秀教师称号、甚至著作等身,但班里的孩子们叫苦连天,包括自己的孩子也很成问题的人,即可得到验证。这样的人,教室于他们只是一个讲课的场地,他们天天站进教室里,却从来不能影响到教室,所以,四十平米的教室永远只有四十平米。 我们经常说"学*雷锋好榜样",这位大鼻子"雷老师"也实在是个好榜样,值得教师和家长向他学*。他用这样一个范例告诉我们: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我们能分享到这样的教育智慧,就是获得力量;也许,在未来也会创造一个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