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城市论坛

查看: 46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诌烂侃话太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12 21:5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凡是不愿意放弃自己,总想让别人围着自己转的人,可以练练陈氏。
 
  庞大腰粗的,觉得实力不错,性格温良的,可以练练 杨氏。
    
   身体弱小的,经常受人欺负的,不愿意跟人争的,可以练练 吴氏。
 
  聪明的,觉得自己理论水平好的,好问为什么的,可以练练 武氏。
 
  头脑灵活的,反映快的,可以练练 赵堡。

  呵呵为啥这么说呢?
 
  先说说陈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陈氏太极就成了太极拳的鼻祖,其他

的太极拳都是孙子。这样成了卫星和地球的关系。这种状态解放前至少是没

有的,比方说陈微明等人甚至都没听说过陈氏太极拳。据说陈家沟还要申报

世界无形文化遗产,不知道哪一天也许还要申报太极拳专利权,那个时候,

别的门派要是练太极拳大概就得交专利费了,不要认为我是开玩笑,大家知

道有一本老书,好像也有点文言文的色彩(好像有人看见古书就头疼,可惜

有点价值的东西都是古文写的,还是要读的),就是那个陈鑫写的《陈氏太

极拳图说》打了一段时间的官司,中华书局败诉,这是中华书局无论如何都

想不到的,大概以后大家很难看到这本书了。因此要想成为中心,主流,就

得练陈氏拳。
 

  练杨氏拳的人要身体条件要好,你看杨澄甫,傅中文等的体格就知道,

为什么要厚道,因为杨氏最讲究尊师重道,太聪明不行,傻一点,老实一点

,杨氏拳就学的好一点。汪涌泉老先生遵从杨氏之遗风,坚决不偷漏杨氏秘

传新法,要不是在大量思想工作下,我们到现在也看不到杨建候传下来的东

西是啥样,要是换了聪明的早就出书,成了名人了。现在不是精装本,简写

本,小册子都出来了吗。另一件也可以证明,当年杨澄甫写了一本小册子太

极拳书,拿给一个叫叶大密的人看,可能杨澄甫文化上差一些,也说不行写

的不好,杨即命人烧掉,可见其纯朴可爱的可以,烧掉以后,叶才给烧书的

说为什么不给他留一本,这可是杨家的宝贝。可见叶真是聪明人,因此后来

创了叶氏太极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说道吴氏拳,就是被欺负人练的拳,从他们老祖宗开始就是这个作风,

当年全佑学拳的时候就是个下人(侍卫),因此吴氏拳腰都不敢直起来,要

斜着,要不是班候老师的批准,全佑那里敢招徒弟。到了他儿子鉴拳也没好

到哪里去,见到杨澄甫马前马后叫三爷不说,即使见到杨澄甫的徒弟,如武

汇川也要毕恭毕敬,礼让有加,虽然不但上海政界名流,就连上海的什么杜

月笙等人都拜在他的名下,但是此人仍然活得战战兢兢的,恐怕有一点闪失

,比如生平从来不发人,只是化开了事,这样就更让人瞧不起,不但如此令

他的徒子徒孙也是这德性,因此吴氏就是那种特别没用的太极拳。你要是处

处受欺负,而且也没什么怨言的,就学吴氏最好。话又说回来吴氏也有最大

的好处就是,自从全佑有一次跟众多人交手,吃了亏以后,留下祖训,凡是

吴氏门人教拳不可保守,留一手,否则严惩,而且众门人务必团结一心,互

相关爱。你要是没钱,还想学点真东西,空手套白狼的话,就去学吴氏。
 

  武氏拳,从他们的开山祖师武禹襄就是文化人,到了他的徒弟李亦佘也

是文化人,从来不以教拳为生,但是却特别愿意钻研太极拳理论,写出了好

多如撒放秘诀之类的拳谱,和他同时代的杨露禅不一定不会撒放,但确实写

不出来这么高文才的话。根据这个传统,武氏一直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典范,

到了近代比如太极拳一支笔吴文翰先生也是特别的能写,好像也出了书。武

氏的能不能练出功夫主要还是你理论过不过关。因此历代武氏都重传承,据

说为了把秘诀传给谁,要开会讨论。可见要是没点文化,休想学到武氏真传

,现在的武氏掌门人好像就是一个市长。从另一角度,这个社会文化人毕竟

太少,因此武氏流传不广也就不奇怪了。
 

  说道赵堡拳,绝对是绝顶聪明人练得拳,为什么这样说呢?
 

  但从门类上,要是记忆力不好,就得晕了,赵堡拳分成大架,小架,中

架,大架的老师是郑伯爵,现在有个传人是赵增幅,写了一本书《大架赵堡

拳》充斥全篇大量篇幅都是在告诉大家他们是太极拳的祖师,特别是对于陈

清平入赘赵堡镇之事耿耿于怀,我们不说太极拳是多么高深的学问但是他是

道家的,根源于传统文化总是不错的,传统文化的特点是淡泊名利,修身养

性。也亏得这个赵老师把那些陈芝麻乱谷子的事记得那么清楚,可惜这些跟

太极拳实在没什么关系。那位要是学太极拳,听老师发牢骚,就去学这个赵

堡不错。
 

  再说还有小架太极拳,老师是郑悟清,郑老师是最让人佩服的了,可惜

看了他的一个名叫原宝山徒弟写得书,其中也是讨论赵堡拳是如何的历史悠

久,名人辈出。抨击他派太极拳如何如何等等,更看出赵堡拳的心胸和境界

,要是那位聪慧敏捷,记忆力好,就去学赵堡拳,肯定使你的聪明才智得到

充分的发挥。
 

  还有,这个赵堡拳里聪明人多的例证就是门派多,就是一个小小地西安

,再加上一个怀庆府赵堡镇,赵堡太极拳的门类就有什么和氏,据说是个叫

和兆元的人练得不错就改称和氏,还有的架子就更多了,除了上面的大中小

,还有乎雷架,代理架,腾挪架等等,据说还有好多,反正是只要你足够的

聪明,就可以练出一个独特的架子,然后冠以自己的名字,然后就说其他的

都不对,就是我最对,写文章,写书。看赵堡拳最有趣是一人一把号,各吹

各的调。

   
   概括地地说说各派太极拳技术的优缺点吧:
 (1)陈氏的优点是呼吸,缺点是少中定。
 (2)杨氏全优点是棚劲,缺点是顶劲。
 (3)吴氏全优点是松劲,缺点是丢劲。
 (4)武氏全优点是整劲,缺点是硬劲。
 (5)赵堡拳优点是腿劲,缺点是散劲。
 

  因此,练太极拳就是陈氏呼吸,杨氏的腰,吴氏的手,武氏的整,赵堡的腿。



 哈哈哈 ,胡谄烂侃不过是抛砖引玉,欢迎明白之师,不自蔽家珍,把心得经验抖了抖了,让后学少走弯路。唉,可惜的是,现在的高人常常是言简意赅,一字千斤。虽说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如禅宗之不立文字,但是也有论宗之说道,否则我们又哪里知道这许多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分享淘帖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9-14 23:47: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又懂得吗?

又懂得吗?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沂城市论坛

GMT+8, 2025-2-6 04:05 , Processed in 0.032498 second(s), 14 queries , Xcache On.

苏公网安备 3203810200011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