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城市论坛

查看: 298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两亿独生子女的困境,藏在为父母养老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4-5 22:48: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1981年,计生委的成立,标志着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实施。
2021年8月,人大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决定,三孩生育政策由此开始执行。
从“只生一个好”到提倡三胎,在短短的四十年时间里,我们对生育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而这种改变,不仅仅是自下而上的,经济、社会、城市化的进程,塑造了人们过去对于生育的态度,这种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中国近两亿独生子女的未来。
他们的困境,藏在为父母养老里。
北京姑娘杰茜的故事上了热搜。
杰茜的父母是北京人,两口子双双瘫痪在家,而女儿请来的保姆,这位老父亲半年时间内骂跑了20个。
谈及原因,这位老父亲说自己身在病中,每月保姆费用就是六千多,女儿又不能陪自己,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老太太也拼命练习着走路、做法,就为了给女儿减轻负担。
一地鸡毛的一家人,全靠这个未婚的90后小姑娘苦苦支撑,这是老两口唯一的女儿。
北京疫情期间,医院只能三点到四点可以探视,杰茜的父母一个人在医院2楼,一个人在医院11楼,杰茜必须要在一个小时里,把时间均匀地分出来,以便更好地探望两个老人。
杰茜跟领导请假,也已经请到了不好意思的程度,还好杰茜的领导足够体贴,也没有难为杰茜,但对杰茜来说,这份工作是她唯一的经济来源,领导越是体贴,杰茜的工作压力反而越大。
上了热搜的杰茜,只是中国近2亿独生子女家庭的小小缩影。
数据显示,从1980年到2016年,国内诞生了1.76亿的独生子女,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将近2亿。
在可见的未来,随着这两亿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渐老去,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难题,更迫切重要的,是养老问题。
独生子女的痛,藏在为父母养老里。

四十年前,恐怕很多人都未曾想到,四十年后的今天,“计划生育”会带来多少延伸问题。
今天的独生子女,无疑是压力最大的一批人。上有老,他们需要承担父母老去所带来的任何问题,生病、住院、照料、慰问、甚至是操办后事。
下有小,他们需要一个人去承担和小孩相关的一切责任,教育、生活用品、买房、关心孩子的成绩和未来命运等等。
曾经我们对90后的印象是被偏爱的一批人,从小就被全家人捧在手心,生怕受到丁点伤害,于是90后反叛、个性、桀骜不羁,这是大众对90后印象最深的标签。
但随着如今最早的一批90后开始步入中年踏入三十岁的门槛,90后早已收起了曾经的反叛和个性,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现实压力。
对所有90后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无非就两道,一道关乎老,一道关乎小。
随着中国人均寿命的不断增长,这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关于父母的养老问题,从医学上讲,理论上来说,一个人的年龄越大,那么他细胞癌变的几率就越高,如果他活的足够长寿,“癌症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癌症能够让人夺去生病,但对所有独生子女来说,更为现实可怕的问题,可能是变老可能带来的瘫痪、失智等等。
数据显示,国内有超过1500万失智症患者,这些患者的最大特点就是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由谁来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
对独生子女来说,结婚两个人,不婚一个人,如果算上小孩,无论如何也难以腾出手去照顾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
请保姆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仅仅是在北京,保姆的薪资就要在六千元左右,这个数字,或许比一些独生子女自己的薪资收入都还要高。
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如果没有社保、退休金,老人身体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对年轻人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在1960年,我们的人均寿命仅仅只有45岁,如今这个数字提高到了77岁,我们得益于经济转型带来的生活质量的增长。
但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健康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中国的失智症患者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多,约占全球病例数的四分之一,而增长率则是全球水平的三倍以上。
一些数据甚至预估,到2050年,失智症为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达到每年2万亿美元,与此同时,由于老龄化的加剧,工作年龄的人口将减少2.2亿人。
我们正在走向一个公共卫生压力和人口压力的双重危机。
养老问题,要么我们个人承担,要么公共机构承担,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在国人的传统认知中,孝道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但考虑现实世界的压力,年轻人在道德和现实之间的撕裂感,未来恐怕会进一步加剧。
没人愿意把父母送到养老机构,但联想到未来独生子女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老人无人照顾,在未来恐怕会是一个新的难题。
而这个问题,又该由谁来解决?
或许,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未富先老,我们目前显然还做不到发达经济体中的“自我养老”,我们也没有成熟的养老产业和大规模的福利机构来提供帮助,目前养老,依然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孩子。
未来三十年,随着独生子女一代父母渐渐老去所带来的问题,恐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养老本身。
如果我们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复杂多变且环环相扣的生态,那么自然可以联想到,当养老环节出现了供给不足(一个独生子女面对两个老人),随之而来的就不仅仅是养老难。
独生子女的压力和困境藏在为父母养老里,自然也就会衰减对多生的期待,这是为了减轻自身的压力,当养老已经让年轻人疲于奔命时,年轻人还能做出其他的成本决策吗?
这对于挽救新生儿出生率,将是一道极其严重的障碍。
到2050年,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7.9%;这意味着我们走出门去,看到的一百个人中,就有28个人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
在北京,如今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已经超过了20%。
当更多的农村地区乃至四五线城市,这一数字的比例恐怕只会更高。
年轻人背井离乡涌入大城市的同时,父母留在家乡两口子相依为伴,当父母越来越老生活不能自理时,年轻人是该回去?还是把父母接到大城市来?
今天的很多独生子女和父母一起住在大城市里,享受着父母的生活照料,但当父母生活无法自理时,谁又来为父母准备简单的一日三餐?
这也不怪乎有学者做出研判,未来三十年后,保姆的薪资收入将大幅增长。
眼下,独生子女的父母还未老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未来三十年,这一现象将会愈发普遍,2亿的独生子女,这将会带来3亿到4亿的父母,他们的养老,将会牵绊着很多人的心。
正如同我姑姑给我奶奶所说的那样,现在你还幸福,膝下还有四个子女为你养老,今天住在大儿子那,明天住在小女儿那。
但等我到了你这个年龄,膝下就一个儿子,我能住在哪里?我又能选择住在哪里?当儿子儿媳都外出上班的时候,我一个人又能怎么办?
这很容易让我联想到宏观的变化,对于微观的个人来说,将要承担什么样的代价。
四十年前,我们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根据数据预测,“我们少生了四亿多人。
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彻底放开生育,鼓励二胎甚至是三胎,但形势比人强,如今的人们对于生育的意愿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一事实让我清晰地认识到,计划,是有多么跟不上变化。
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问题,需要用今天更为强劲的经济增长,来让每个人的钱包继续鼓起来,以应对未来出现的劳动力人口下降。
未富先老,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养老危机,更是事关个人尊严和面子的大问题。
一切难题,唯有钱包增长来解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3-4-6 22:25: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国内人口学者按历史增长率估算,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可能是1790年(乾隆55年)中国总人口突破3亿以来,国内新生人口首次低于1000万/年,为232年以来最少的一年。


人口的负增长,会给全社会各行各业带来持久而痛苦的需求萎缩和业绩负增长,伴以漫长的裁员浪潮。


首先受害的就是婴幼儿用品和幼儿园,


继而是儿童用品和中小学教师,


随着年纪逐渐上行,这股浪潮会把社会所有群体都裹挟入内,不存在漏网之鱼,也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现在你们看到幼儿园关闭潮,过两年就是中小学教师缩编潮下岗潮,


再不想办法遏制这个负面趋势,不用多久,大学生,工人,老年人,都要受到波及。


我国小学数量10年下降35%,3年后不少小学面临关停


据媒体,随着学龄人口减少、城镇化持续提升等因素,我国的小学数量也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数据显示,从小学数量来看,相比2012年,十年来,我国小学数量减少7.95万所,降幅达到35%。
  
从生源变化来看,近十年来,我国小学招生数量和在校生数量变化很小:2022年,全国小学招生1701.39万人,而2012年为1714.66万人,相差无几。在校生数量方面,2022年,全国小学在校生数量为1.07亿人,比2012年还增长一成左右。
  
因此,近十年来,我国小学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农村地区生源减少,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撤点并校。与此同时,从历年出生人口看,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2016年和2017年的出生人数都超过1700万人,尤其是2016年达到1883万人。但进入2018年,二孩效应减弱,当年出生人口为1523万人,2019年为1465万人,2020年为1200万人。
  
整体来看,出生人口下滑对幼儿园产生的大幅度影响,今年已经显现。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预计,在今年幼儿园招生受冲击之后的三到五年,小学将受到生源的影响,其中乡村小学受到的影响更甚。据此推测,3年后小学的学龄人口将大幅减少,这也意味着有一批小学将面临关停的局面。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沂城市论坛

GMT+8, 2024-11-11 17:43 , Processed in 0.044585 second(s), 15 queries , Xcache On.

苏公网安备 3203810200011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