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芳草绿,春风拂袖清明祭。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为满足人民群众慎终追远、孝亲感恩的情感需求,许多地方发出倡议,提倡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 文明祭扫 安全至上 北提供现场祭扫服务的地点,引导祭扫群众错峰预约、限流祭扫,减少祭扫现场人员聚集,部分地区还为外地家庭提供代祭扫服务。 烧纸、焚香不仅容易带来火灾隐患,还会造成空气污染。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和人民公墓除了传统的摆放鲜花、绢花外,市民还可以选择时空信箱、“丝”念寄情、水溶祭祀等多种方式表达哀思。家属可以用签字笔,将对亲人的思念和寄语书写在特殊水溶纸制成的信笺上送入水池中,信笺可随水流渐渐溶化,最终溶入水中。 广东汕头举行群众不参与的民俗公祭活动,不摆放纸钱、纸制祭品,由陵园工作人员集体向先人敬献鲜花,行鞠躬礼,寄托哀思。湖南省宁乡市夏铎铺镇在六度庵村公墓开展“鞭炮换鲜花”和鲜花免费领取活动,提高群众对文明祭扫的认知度和参与感。 福建龙岩、湖南株洲、陕西榆林、青海西宁等地围绕“我们的节日·清明”制作刊播图片、H5、沙画、视频等形式的公益广告,倡导人们文明祭扫、绿色祭扫。 “云端”缅怀 遥寄哀思 为满足疫情下民众的祭扫需求,各地广泛开展网络祭扫活动,线上还原祭扫场景,通过在“云端”点烛、献花、祈福等方式,表达对先辈的缅怀和思念。 山东省开设烈士网上纪念堂,开通VR展示、视频远程祭扫。福建厦门引导未成年人致敬英烈,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网上专题祭扫活动。 安徽合肥倡导市民居家祭祀,组织制作“居家文明礼仪祭祀视频”,供广大市民免费下载使用。海南海口开展线上追思知识竞答活动,网友可线上献花或点亮蜡烛缅怀,还能在“天堂邮箱”留言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江苏、湖南、广西等多地创建云空间缅怀逝者,提倡“云端缅怀先人,重于心而胜于形”。南京市鼓楼区市民杨先生借此机会为去世的长辈建立了一个网上家庭纪念堂。“我们把老照片汇集在一起,做了一个音乐小视频。全家十几口人在纪念馆里留言,追思过去的时光,都觉得很有意义。” 传承文化 风起清明 此外,各地充分利用清明节集中祭扫的契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老区四川华蓥、贵州赤水等多地组织开展祭扫活动。人们来到烈士陵园或通过英烈网,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