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汉朝的时候,还没有科举,普通人做官要靠“举孝廉”,由地方长官举荐“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人。有人为了显孝,把自己的亲生幼儿活埋了,声称省下粮食来奉养老母;还有人父母都健在,就用木头刻块灵牌,每天对着牌位供奉磕头,好被举荐为官。
南宋的时候,官方推崇理学,许多读书人就戴着高帽子,脚穿破靴,打扮成理学家的样子,谋取官职;清代以八股取士。
官瘾之大,大到丧心病狂活埋亲子,以换取一官半职,这官瘾猛于毒瘾。过去吸鸦片上瘾者为了满足毒瘾,就算将亲子卖掉换毒资,也断不会亲手埋子。 一切为了做官,必然屈膝卑躬钻营打洞;必然视一切阻碍其做官者为仇寇,除之而后快;必然人性扭曲,价值观混乱;必然一朝把官做,大肆来敛财,陷入越上瘾越依赖的恶性循环中。
清朝光绪年间,一个叫张传声的安徽人,花钱捐了一个河南候补道。可是当时河南还没有职缺可补,这哥们按捺不住了,提前过起官瘾,每天早上洗漱过后,穿上官袍戴上官帽,演练起道台大人升堂办公的好戏来。
这张传声既已掏银子捐了官,为何不直接上任一解官瘾,还要“候缺”?因为古人入仕,除了科考,还有捐官、举荐等途径。刚开始时,职多人少,一旦考上、捐款、被举荐,就可以做官,后来僧多粥少,科考中举、捐款到位、举荐有人,都只是获得通向官场的“敲门砖”,离做官还早呢。
结论:古人做官“七十致仕”,除非有人犯事被开缺,或是**新设职务,要不然一个萝卜一个坑,退一进一。那么多人花钱买官,候补的官员如过江之鲫,没有轮到就死等或“等死”。 评论:当今官隐巨大。大道最高,小到生产队长,家里都摆弄自己官爵。汉朝到明清灭亡,这些皇帝及其大臣还是守住官道的,没有空缺,绝不虚设。这些古代官啊,真笨啊,你不能设个书记、副书记、市长、副市长、副市长。。。秘书长、秘书、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科长,副科长副科长。。。何愁没有空缺在家让人捐了钱,在家等死也不任用呢?
补充内容 (2016-8-28 10:03):
此文是引用别人文采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