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教育才是真教育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题记: 一本书最好的并不是它包含的思想,而是它提出的思想正如音乐的美妙并不寄寓于它的音调,而在于我们心中的回响。 ——苏霍姆林斯基 我有幸拜读了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原以为和其他的教育学专著一样——讲一些大道理、说一些空话而已,我一开始只不过是在别人的推荐下,抱着好奇的心理翻翻而已,谁曾想看着看着,却怎么也不想放下它,看一遍不过瘾,又看了一遍,看了三、四遍。书中没有空洞的理论,没有呆板的说教,李希贵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用一个个生动的、亲历的教育故事,展示鲜活的教育理念,揭示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掩卷沉思,反思自己十几年来的教学经历,感慨颇多。 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当读到这样一句话时,我感慨它是如此的朴实而简单。这样的言语,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几语解释得淋漓尽致。很容易理解的字眼,却要有真正的那份热爱教育和学生的真心去努力才能做到。李老师就以他最为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而反思我们的教育,为了所谓的提高学生成绩,我们只顾眼前的利益,把学生大量的时间用在机械重复的练*上,课堂上大量的讲解挤占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非常认真的在告诉学生真理,结果呢?老师的辛勤付出换来的是学生学*兴趣的丧失。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什么时候孩子们在我们的课堂上学会独立思考了,什么时候孩子们能够探寻属于自己的答案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这句话很有道理,我们老师的任务不应该是告诉学生真理,而应该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 “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啊,这是多么深邃的思想呀,这又是多么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啊。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呢,对孩子多一份宽容,就让孩子多一份希望。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而可爱的,却又是十分的脆弱的,一不小心就会滚落而破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孩子的自信心,保护孩子的求知欲,让他们感受到学*的快乐,让他们发自内心爱上学*,那我们的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斯霞老师就说“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有爱心是做老师最基本的修养吧。 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