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的岁月 ———《像少年啦飞驰》读后感 新沂市第一中学 高一(12)班 陈耀 指导老师:杨金会 一直在看韩寒的文字,有小说,有杂文,还有今年刚读了两遍的《像少年啦飞驰》。 先说一说这部小说的结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部粗制滥造的小说。其叙事顺序非常混乱,几乎没有条理可言。读的时候,常常让我联想到那些日本连载的漫画,总是突然冒出一个人,然后主人公开始就此展开回忆和叙述。韩寒自己也在序中承认,“这十多万个字我大概写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期间断断续续,往往到后来自己前面写的什么东西都不记得了,所以只好重新叙述另一件事情。” 小学,关于这个故事从“某个时候”开始讲起。那是小学时代,写了铁牛和┉女孩子们在黑帮厮混,是一堆琐碎累积而成的生活。对于中学和大学,韩寒的笔锋却暂时转向了主角走向社会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地下文学工作者,写写盗版书,或者剧本,也遇到了一些人,生活却依旧没有趣味。之后作者回忆了中学生活,只占很小的篇幅,大多是对学校的嘲讽。接下来方向一下子转向了让我觉得有些惨不忍睹的大学。比起小学和中学,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没了老师的管教,学生们多的是自由的空间。最后的叙述还是回到了当下。也许主人公寻找的只是一种安定的依靠,情节大体如此。 语言风格就不用多说了,幽默,犀利,嘲讽,具有哲理,有时还会带上抒情的伤感。读惯了韩寒书的人肯定还是会喜欢的。 学*,这是主题思想。对于学校教育,韩寒无疑是讽刺的,我很同意这一点。在我看来,所谓的高考就是社会资源竞争的延伸。至于学校,准确的说是一种助考机构。这种机构与科教兴国无关,与终身学*无关,只与教育局有关。它紧紧围绕考试制度和政策制定方针,于是就有了我们学生早上六点到校,晚上十点放学,深夜赶作业或抄作业忙到一两点的现象。我总觉得就大多数人而言,三年的学*,就算有什么成就也无足轻重,关键是我们以后走向社会后,对社会作出的贡献是多少才是最重要的。学校严格规定着学生学*的时间,限制了学生的活动,无非就是想提高升学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根本不管我们学生的想法!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只是写我所想而已。 《像少年啦飞驰》里的人物生活大多都是很平凡很无趣的,如平凡的我们。不过就算闪耀也好平庸也罢,时间都是匆匆流逝,一去不回。我们总是在和过去道别,记忆里曾经无比熟悉的面孔渐渐变得模糊不清,当年大笑着要名扬天下的少年也终将会老去。到那时我是否能够无悔于青春,独自来到空无一人的原野上,像少年啦飞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