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城市论坛

查看: 1727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魅力乡土文化纪实连载]王庆年自传《我这一辈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8 10:4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嘉兴市
本帖最后由 丁常乐 于 2015-1-12 13:39 编辑

堰头是一个古老的集镇。在抗日战争之前,老百姓安居乐业,集镇非常热闹,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尤其是逢会,更是热闹非凡。堰头街是个南北走向的街道,全长有三里多路,北从阎王庙,南到小围门,筢头街,再拐向东,直到大桥东南的八家王。沿街店铺众多,吃喝玩乐的地方样样俱全。鱼市巷,是闹市中心,早晨三四点钟时,就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吃早餐的。包子、油条、稀饭、大饼、朝牌、辣汤,样样都有,想吃啥有啥,想喝啥有啥。卖包子,炸油条的李师傅嗓子最亮,一声“热包子,油条好啦!”再加上他的十分钟长长拖腔,东能听到棋盘,西能听到窑湾。三十里路带回音。不信,你现在就去打听打听,千真万确。天还没亮时,各个摊点,店铺,灯火通明,不过,那时还没有电灯。方圆百里的小商贩都愿赶来集会,半夜占点,争占有利地势,图的就是能多挣几个钱。货物早点出售,早点卖完,就怕货到地头死。那时候,交通不便,运载工具简单,最好的就是独轮土车,多数都是担挑肩扛。载重都在一二百斤,走夜路,走黑路,百八十里路不在话下。最有名的集会就是二月二。二月二,龙抬头,集会能逢十里路。前街后街,鱼市巷,筢头街,直逢到大桥东的八家王。会上有耍狮子,舞灯龙,各种各样的花灯,西瓜灯、怕老婆灯、狗咬吕洞宾灯,天女散花灯,等等。还有玩大把式的,就是杂技魔术,还有大鼓、扬琴,天天十几场。耍猴的,玩洋片的,唱莲花落的,样样都有。由其是唱大戏的,更是热闹,一天三场,白天两场,晚上一场,场场爆满。但是,集镇上也有很多恶*,一些地痞流氓 偷、抢、讹、夺,什么花招都有。真正的要饭花子,天天沿街乞讨,以此为生,公开讹人。不给就抢,如果你追,他就吐唾沫在食物上,叫你没法要。这是好的。因为他只图吃饱。还有一些地痞流氓专门恐吓生意人。达到要钱的目的。埋头,就是在你的摊点前,挖一个坑,把头伸进去,另一个人用土埋,给钱就拉倒。不给,闷死了,那你家就倒了大霉啦。俗话说得好,死人头上有浆子,谁敢不给,给钱消灾。要多少给多少。还有砍头的,叫开山。就是在你的店前,用铡刀砍自己的脑门,血从脑门往下流,经过眼、鼻、嘴,直流到胸前,你敢不给钱吗?当然,用力是有分寸的。不能伤的太深。只是伤点油皮而已。还有用铡刀砍肩膀的。这种做法是一种假象,是预先做好的。先把铡刀在中间挖一个与肩膀一样宽的园洞,再把铡刀放在肩膀上,用红颜色和面,抹在假的伤口处,再用鲜猪血浇在上面,血一直流到裤腰里,鲜血淋淋。裸露的上身,刀深五寸,再加上痛苦的表情,讹你没商量。你敢不给吗?就这样,逐摊逐店恐吓,逼要。给吧,省事饶人祸自消。不过,这种现象在解放后不长时间,就被禁止了。社会秩序慢慢地好转了,公开欺诈讹人的现象再也没有了。集市又恢复了热闹的景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28 17:3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沙发
    发表于 2015-1-8 11:49: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10_681:}[color=#ff0000][size=5]热诚欢迎楼主精选广大网友比较感兴趣的魅力乡村情节,连续展示,让浓浓的乡土文化芳香沁人心扉。。。

    {:10_681:}热诚欢迎楼主精选广大网友比较感兴趣的魅力乡村情节,连续展示,让浓浓的乡土文化芳香沁人心扉。。。。。。。{:10_681:}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96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板凳
    发表于 2015-1-11 15:3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7_580:}

    {:7_580:}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28 17:3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马扎子
    发表于 2015-1-11 22:03: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3260445&ptid=17235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毯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3:45: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嘉兴市

    王庆年自传《我这一辈子》第一章2节(摘选) 堰头集镇古迹较多,最有名的有八大庙。奶奶庙、阎王庙、火神庙、财神庙、天关庙、三官庙、官老爷庙、龙王庙等等。

    王庆年自传《我这一辈子》第一章2节(摘选)


    堰头集镇古迹较多,最有名的有八大庙。奶奶庙、阎王庙、火神庙、财神庙、天关庙、三官庙、官老爷庙、龙王庙等等。尤其是大寺庙,大寺井,老墨河,骆马湖等都有很长的历史,并且还有一些神奇的故事和传说。另外,集镇上还有贞节牌坊,南围门外的沂河里还有谁也数不清的十一孔永清桥,以及三里桥,镇北头还有非常特殊的东西巷,特窄的南北街。还有非常著名的八景:万花石、透亮杯、王小拉塔、龟驼碑、石不敲自响、月牙桥等。还有洋教堂,崇德学校。在战乱时,很多老百姓都跑到教堂里避难。
    大寺庙在堰头街闹市区的东边,从鱼市巷往东走,临街就是老墨河,有一条小石桥,过了小石桥就是大寺庙。大寺庙的西边紧临老墨河边就是大寺井。大寺庙在很早以前就烟火旺盛,远近百里的善男信女都前来烧香拜佛,非常热闹。时间长了,庙里的和尚看见来进香的女子都很漂亮,就起了歹心,于是,就在神像前安装暗道机关,只要你踏上翻板,立即就掉了下去,必遭恶和尚凌辱,至死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大殿里的很多神像和十八罗汉前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机关,一不小心就被套住,吓你个半死。后来,被一个南方先生发现了,就决定除掉这些坏和尚,于是,就想起了一条妙计。有一天,南方先生来到大寺庙,求见长老。还没等长老开口,南方先生就说:“长老,此宝刹是块绝好的风水宝地,我已经看了好长时间了,是否愿意香火更旺?佛门通天呢?”长老一听,二话没说,立即邀请南方先生庙堂上座,求其良策。南方先生一看和尚中计,心中暗暗高兴,于是,如此这般地告诉和尚,和尚欣喜若狂,立即答应照办。

    第二天,南方先生立即召集民工,破土挖沟,仅用一天时间,就把一条一人多深,三米多宽,一百多米长的深沟挖好了。可是,第二天,这条沟却恢复了原样。南方先生掐指一算,原来,这个地方确实是个风水宝地,有真龙存在。大寺井就是龙眼,按此推算,在此不远处还应该有一只龙眼,也就是另一眼井。南方先生顺此向北方向找去,在不远处的小郭场找到了另一眼井。半夜子时,南方先生又听到仙人指点,“不怕挖,不怕挑,就怕桐油秆草烧。”于是,南方先生重新令民工再挖,完工后,连夜用秆草加桐油大火烧。一连烧了三天三夜,深沟再也不能长合了。龙头被截断了,小郭场的龙眼瞎了。从此,小郭场的这眼井再也没有水了。现在,这眼井还在,不过确实是没有水了。原来这眼井的井水是和大寺庙的井水是一样的,都是甜的。这是真事。事后,大寺庙的和尚一个接一个的死去。都是脖子后面长疮,脚后根流脓而死。

    大寺庙彻底的完了,现在确实还有遗迹存在。后来只留下这眼井。不过,这眼井非常出奇,水位常年高于其它水位一米多,从来没有低过。水味忒甜,伸手就能舀喝,寒夏水温一致。堰头镇上有井四五眼,但都是碱水,只有这眼井是甜水。更神奇的是,即使有人不小心掉了下去,也都是漂在水面上,绝不会沉下去。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08:53: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嘉兴市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3260445&ptid=17235

    本站全面禁止外链,如有需求联系0516-88922020!

    王庆年自传《我这一辈子》第一章3节(摘选)

    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这里就不在表述了。但是,大寺庙的传说有些是真实的,如万花石,透亮杯,龟驮碑等。解放后,万花石被送到县**,后来一直在**第一招待所,由于招待所改建,万花石就不知去向了。龟驮碑也是真实的,顾名思意就是千年龟身上驮着个纪念碑。这个碑就是建造大寺庙时留下的。后来大寺庙毁坏之后,碑不知去向,龟却留在了原地,很多年没人动它。六十年代,堰头八队社员把这个龟移动了。因为农村社员干活时,脚上总会有泥,晚上收工时,必须洗脚,所以,社员们把它运到了沂河对岸的河堂上游的迎水坡上了。供大家晚上收工时洗脚用。但是,每年夏季沂河发洪水,河堂内的庄稼都被淹没了,等到洪水退去之后,庄稼没了,龟也没了。有人说,龟顺水走了。但是,一到秋冬季,河水减少后,却发现龟还在原地。不过,只是往下降了一米多。大概在八几年,沂河洪水涨得特大,从堰头的沂河岸边,到对岸的毛林沂河岸,一眼看不到边,全是洪水,水流湍急,随时都有破堤的可能。老百姓连夜看守,才保住了大堤。洪水泄去,村庄安全了。庄稼都完了。等到河堂里能干活的时候,再找这个龟洗脚,却怎么也找不到了。老百姓都说这个龟真的走了。其实,我认为,沂河发大水时,水流太急,放龟的位置又是面北迎水,这个龟被洪水冲击之后,龟下面的泥土逐渐地被水冲走,龟就必然下沉,这样,龟就慢慢地游走了。不是顺水,而是顶水而上,这是有道理的。后来,沂河主河道开挖,加宽加深,靠近堰头的河床被填。这样一来,这个龟就再也找不到了。成为永远的谜啦。

    堰头的老墨河也有传说。老墨河就在街边,北从沂河拐入瓦盆窑庄,进入老墨河,再从街南头的小圩门流出,经过花园庄,苗圩庄,再流入骆马湖。老墨河每年涨水的时候,水位几乎可到鱼市巷口,直逼沿河住家的大门口。街北头的那段,水最深,深不见底。据说,有人见到,水中的老鳖大如磨盘。从前有人在河边专钓鳖鱼,有一次,此人钓了好几个鳖鱼,高高兴兴地带回了家。夜里睡梦中,听到有人说话;"赶快把孩子还给我!不然的话,就叫你全家死光光。"吓得他连夜把逮来的鳖鱼全放了。所以,这里的鳖鱼特别多,每天岸边都趴满了大大小小的鳖鱼在晒太阳,就是没人敢去逮它。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下室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08:25: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嘉兴市

    王庆年自传《我这一辈子》第一章:童年的记忆 第5节(摘选) 说到桥能显神,堰头的老百姓都信。大石桥的北面,也就是迎水面,每个桥洞上面,都有一个龙头在迎

    王庆年自传《我这一辈子》第一章:童年的记忆  第5节(摘选)

    说到桥能显神,堰头的老百姓都信。大石桥的北面,也就是迎水面,每个桥洞上面,都有一个龙头在迎着水,不管洪水有多大,都不会超过龙嘴。如果洪水大了,再多的水也都被龙喝了,说是水龙在显灵。另外,桥的上面有十二个属相的石像,非常显灵。谁家的孩子有个病有个灾的,只要你把孩子抱到和属相相同的石像跟前,祷告祷告,烧个香,再磕几个头,孩子的病就会好了。孩子的病好了之后,孩子的父母都会把孩子再抱到石像跟前,认和自己属相相同的石像为干爷或者干娘,再给石像的勃子上系个红头绳,孩子的勃子上也系个红头绳。可保孩子很长时间无病无灾的。如果再有病有灾的,你再去找它,抱怨它不负责任,不守信用,不关心自己的干儿子干闺女等等。可保孩子很长时间无病无灾的。那时候的小孩基本上都认石像为干爹干娘的。

    骆马湖更有很多传奇的故事。据说,骆马湖原来不是湖,是旧州,一夜之间沉了,变成了湖。有一夜沉旧州之说。大概是地震吧。不过,没有历史记载,无从考证。

    还有一种传说,骆马湖原先不是湖,是一个小山丘。它的北面有一个小村子,村子里住着一家姓骆的老夫妇,都六十多了还没有孩子,非常难过。有一天,他家突然来了一匹马,马背上还驮着一个小男孩,夫妇俩非常高兴,连忙上前去抱孩子,可是,马受到了惊吓,孩子从马背上掉了下来,这一掉不要紧,孩子却变成了一个英姿飒爽的小伙子,还对老夫妇俩喊爹叫娘的。村子里的老百姓都说他俩积德行善了,上天赐给他俩一个孩子。老百姓都管孩子叫“落马”。有一年,堰头西南刮起了龙卷风,天昏地暗,搅得村庄牆倒屋塌,老百姓叫苦连天。是恶龙作乱。一天夜里,落马睡梦中被一个白胡老道叫醒,告诉他,只有你能救这儿的老百姓,你愿意吗?落马说:“只要能救老百姓,死都愿意!”于是,道人给了他几粒药丸,叫他服下,临走时并告诉他,你不是凡人,这儿的老百姓不会忘记你的。第二天,这儿的山丘没有了,变成了一湖清水。恶龙又来搅水,并喝了半湖水,还没来的及腾飞,就死了。躺在湖里的北边。现在还有像龙一样的小岛呢。当地的老百姓为了纪念落马,再因老汉原来姓骆,就把这个湖改叫骆马湖了。

    骆马湖还有一个传说。就是蛙子光鼓叫不出声音来。据传,与朱洪武有关。朱洪武在最穷、最倒霉的时候,逃荒要饭来到骆马湖,住在湖里的芦棵里。夜里,蛙声四起,叫声不停,吵得朱洪武睡不着觉,朱洪武被吵烦了,大声喊道;“别叫了,让我睡觉!”话刚落音,青蛙真的都不叫了。从此以后,骆马湖的青蛙光鼓不响了。至今还等着朱洪武金口玉言开口复声呢。其实,在青蛙鸣叫的时候,不论谁只要大喊一声,青蛙也都不会再叫的了,只不过光鼓不响都是后人演绎罢啦。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0 08:30: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嘉兴市

    王庆年自传《我这一辈子》第一章:童年的记忆 第6节(摘选) 骆马湖一望无边,到处都是芦苇,可这儿的芦苇和其它地方的芦苇不一样。骆马湖的芦苇叶子上,个个中

    王庆年自传《我这一辈子》第一章:童年的记忆  第6节(摘选)

    骆马湖一望无边,到处都是芦苇,可这儿的芦苇和其它地方的芦苇不一样。骆马湖的芦苇叶子上,个个中间都有一道折痕,生来就有的,其它地方的芦苇叶子都没有折痕。为什么呢?原来,这里也有一段故事。据传说,朱洪武和他的妻子马氏,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马娘娘,逃难躲进骆马湖里,不敢出来,怕被官兵逮着。吃喝拉尿都在湖里。马娘娘拉屎时,没有草纸开屁股,就把芦叶摘下来,对折之后擦屁股,时间长了,这儿的芦叶中间个个都有一道横折痕,不信,你亲自去骆马湖看看,这儿的芦叶和别的地方的芦叶就是不一样。传说归传说,神话归神话,堰头还有故事是真实的。那就是堰头。为什么叫堰头?堰头位于沂河水流入骆马湖的入口处,西岸形成一个高滩,年长日久,打鱼人居住于此。沂河水源于沂蒙山,经骆马湖,宿迁,灌云,流入东海。堰头的东边,现在仍是沂河的河床,由于年年洪水流动,河底远远高于堰头村庄。沂河床床底的沙层有两层,上层的沙层有近三十米,三十米以下,有两三米土层,两三米土层以下,还有很深很深地沙层,至今还没发现河底的沙层到底有多深。堰头的西边,五家村,也就是七十年代我的老家。地下两米土层以下就是沙层,也有二三十米深。七十年代以前,这儿的老百姓吃水都是挖的土井,土坑。我是堰头第一个打的基井。就是用拖拉机废掉的钢套,焊接起来,加上压水把柄,下面接上塑料水管或铁管,即可。然后,用钢钎往地下捅,三四个人架着,齐心用力,直捅到沙层为止。没想到,土层才两米多。拔出钢钎,插进井头和水管,加压井把,地下水立即冒了出来。地下面的沙层深不见底。而且都是大沙,好沙,建筑用的高质量的清沙。在骆马湖内,沙层也都在三十米左右。而且这些沙都是大沙。这说明,千年万年以前,这儿的洪水流速特别快,否则,不可能有大沙沉积。同时,也说明,堰头的存在,历史悠久,经数千年的演变,形成至今。

    在这里,有一件事我不得不提一下。在蔡庄村东的中心河里,一直到骆马湖,沙船取沙,已有二十多年了,每天有近万吨的河沙被取走,如要详细的计算,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你能想象的到,这地下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吗?中心河的沙塘离蔡庄的防洪大岸只有二三百米,而且,沙塘的塌陷离防洪堤岸越来越近,何况,从高场村到苗圩村这段防洪大岸属于危险地段。自1957年骆马湖决堤之后,每年的汛期**都要倾其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日夜驻守,防止决堤。记得,在1991年,沂河洪水暴发,窑湾、王楼、草桥都派民工上万人看守,下死命令,立军令状,确保大堤人在堤在。一但洪水爆发,后果可想而知。从堰头的沂河到骆马湖,从骆马湖到窑湾的大运河,这是一个“U”字形,这水下的黄沙被扒走了几十年,你不会考虑到湖西几十万人的居住是悬在水面上的吧。但现在,水下的黄沙仍在向外流,谁都没去考虑过后果。可新沂、郯城两地是地震断裂带,三百多年前已震过一次。这是有证可查的。其实,我是杞人忧天啦!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8:18: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嘉兴市

    王庆年自传《我这一辈子》第一章:童年的记忆 第7节(摘选) 我家就住在鱼市巷往南的第三家。居街东,门面朝西。第一家是酱园店,第二家是烟叶店,姓李。我家的

    王庆年自传《我这一辈子》第一章:童年的记忆  第7节(摘选)

    我家就住在鱼市巷往南的第三家。居街东,门面朝西。第一家是酱园店,第二家是烟叶店,姓李。我家的对过,就是戏园子。我不到四岁的时候,整天被锁在家里不能出去。只能趴在门缝里往外看。有一天,听到对过有锣鼓声,非常好奇,就想去看个究竟。我费了老大的劲,才从门缝里挤了出去,跑到对面去看看园子里到底是什么动静。
    那是一个傍晚时候,街上行人稀少,园子门前也没有一个人,我刚把大门推开,还没来得及进去,就听“呜呀呀”地大叫起来。于是,我本能的撒腿就跑,边跑边转脸偷看,只见一个满脸涂满油彩的大花脸,长长的红色胡须,戴着一顶花帽子,背上还插着几个红旗子。好像正朝我追来。因为听多了鬼怪吃人的故事,所以,就认为这个大花脸也会吃人。跑回家后,还真的被吓出了病。母亲又烧香,又祷告,又请神的,还用火纸贴在木勺上,用水往上滴,边滴边喊着自己的乳名,小什么什么来家吧,另外一个人连忙答应:来啦!几遍之后,看水滴是否从火纸上渗过去,如果能渗过去,就说明孩子的病几天之内就能好转。否则,还得用麦草烧,扫帚扑,边喊着乳名,边送到三叉路口。回来后,还不能转脸。从此,我的脑海里都是花脸。时间长了,也不怕了。出于好奇,天天从家里偷跑出来,到戏园里看花脸。由于是一路之隔,路东到路西,非常方便。只要锣鼓一响,拔腿就跑。直奔戏园大门。如果把门的不给进,就从人缝里挤进去,站在戏台边口,或者蹲在文武场后面,聚精会神的看着他们扭扭捏捏的表演,刀枪剑戟的打斗。听着他们咿咿呀呀的不知何词的唱腔。虽然是一窍不通,全然不懂,但是,它还是吸引了我,更多的还是欣赏那涂抹满脸油彩的大花脸。这可能就是我与文化有缘的开始。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15:34: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嘉兴市

    王庆年自传《我这一辈子》第一章:童年的记忆 第8节(摘选) 说与文化有缘,这是有根有据的。早在二三十年代之前,堰头就有京剧团,而且远近闻名。团里主要有张

    王庆年自传《我这一辈子》第一章:童年的记忆  第8节(摘选)

    说与文化有缘,这是有根有据的。早在二三十年代之前,堰头就有京剧团,而且远近闻名。团里主要有张希贵、吴圣英、王庆玉等老前辈,经常到山东等地请名角或者票友来堰头搭班唱戏。后来,就从山东直接请来赵连安老师在堰头打戏。据说,赵连安也是有名的连字科班出身。在堰头,他收了十几个徒弟,学*生旦净丑,各种行当角色样样都有。我父亲就是这个班的老大,也就是大徒弟。是学旦角的。教戏,那时不叫教戏,叫打戏。三年学徒,生命都交给了师傅,任其管教。不打不成材。苦的很,谁的身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老师经常说,打出来的才是个角。后来,这班人都出了师,都能登台演戏了。从那以后,堰头的京剧团,人才济济,方圆百里有名。后来,我父亲因为倒嗓子,再也不能上台了。那时,父亲的生活主要来源是靠打朝牌、炸油条。这样一来,父亲的老店就成了赵师傅和山东来的师兄弟们的生活靠山。不论多少人,不讲多少天,从不计较。全部免费。父亲虽然不能演戏了,后来我却在剧团里跑起了龙套。完全陶醉于演员从化妆到演出直至演出结束的整个过程之中。更靠近的欣赏那些涂满五颜六色油彩的脸。听那霹雳啪啦敲打的锣鼓声。随时随地的学那咿咿呀呀的皮黄腔调。至于演的什么文唱武功戏,唱的什么西皮二黄腔,吐的什么京腔京韵词,还真的是一窍不通,一点不懂。只有这种对脸谱的特殊的偏爱。至今从未改变过。多少年来我还收藏两千多幅脸谱,画了几百幅脸谱呢。

    我从九岁开始,除了在剧团里跑龙套,还参加春节期间的玩乡会。春节前一个多月的排练,有很多好看、好玩、好听的节目。舞龙、舞马、歌曲舞蹈、表演唱,小戏,等等。印象最深的是“扔界石”,“夫妻识字”,“兄妹开荒”。 从初一开始,就天天演出。每天都是三场五场。跑遍堰头的各个乡村,另外,还去过棋盘的西边各村,王楼、窑湾的东部各村,以及草桥的大部分村庄。非常受欢迎。每次演出过后,地方的老百姓都是真诚的挽留,希望能加演一个晚场。那时候,老百姓平时没有什么娱乐节目可欣赏的,不像现在,家家都有电视可看。最多只能听听广播。而是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乍看到我们的演出节目,就像看到中央电视台的心连心节目一样。人山人海,掌声叫好声不断。节目虽然结束了,但是,他们还是久久不愿离去。不少少男少女都跑到后台去嘻嘻哈哈的指指点点,评头论足,窃窃私议。虽然那时我只是演员当中的其中之一,但我非常有满足感。因为我也能化妆登台了。天天都在品尝着勾画脸谱的滋味。记得,在我第一次参加演出的时候,是跑竹马。也叫舞马,五马。竹马主要是用竹子的篾扎成马样的骨架,共有三个部分,马头、马前身、马后身。先用厚纸糊底层,再用五色纸剪成穗状,糊在表层。很有马毛的感觉。下面用白布圈起来,用鸡蛋壳做马的眼睛,然后用拧绳用的麻绳做成马尾。演出时,把马前身后身做成的道具系在腰间即可。如骑马状。表演时,走台步,碎步,可快可慢,可蹦可跳,有时疾驰,有时退跃,动作轻松活泼,情绪热烈奔放,边歌边舞。要想表演的精彩漂亮,这可不是一日之功。按照预先排练好的各种舞蹈动作和演唱内容曲调,歌之,舞之。但你的前脚千万不能踩着前面的围布,否则,你会人仰马翻的。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2-1 08:32: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嘉兴市

    王庆年自传《我这一辈子》第一章:童年的记忆 第8节(摘选) 说与文化有缘,这是有根有据的。早在二三十年代之前,堰头就有京剧团,而且远近闻名。团里主要有张

    王庆年自传《我这一辈子》第一章:童年的记忆  第8节(摘选)

    说与文化有缘,这是有根有据的。早在二三十年代之前,堰头就有京剧团,而且远近闻名。团里主要有张希贵、吴圣英、王庆玉等老前辈,经常到山东等地请名角或者票友来堰头搭班唱戏。后来,就从山东直接请来赵连安老师在堰头打戏。据说,赵连安也是有名的连字科班出身。在堰头,他收了十几个徒弟,学*生旦净丑,各种行当角色样样都有。我父亲就是这个班的老大,也就是大徒弟。是学旦角的。教戏,那时不叫教戏,叫打戏。三年学徒,生命都交给了师傅,任其管教。不打不成材。苦的很,谁的身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老师经常说,打出来的才是个角。后来,这班人都出了师,都能登台演戏了。从那以后,堰头的京剧团,人才济济,方圆百里有名。后来,我父亲因为倒嗓子,再也不能上台了。那时,父亲的生活主要来源是靠打朝牌、炸油条。这样一来,父亲的老店就成了赵师傅和山东来的师兄弟们的生活靠山。不论多少人,不讲多少天,从不计较。全部免费。父亲虽然不能演戏了,后来我却在剧团里跑起了龙套。完全陶醉于演员从化妆到演出直至演出结束的整个过程之中。更靠近的欣赏那些涂满五颜六色油彩的脸。听那霹雳啪啦敲打的锣鼓声。随时随地的学那咿咿呀呀的皮黄腔调。至于演的什么文唱武功戏,唱的什么西皮二黄腔,吐的什么京腔京韵词,还真的是一窍不通,一点不懂。只有这种对脸谱的特殊的偏爱。至今从未改变过。多少年来我还收藏两千多幅脸谱,画了几百幅脸谱呢。

    我从九岁开始,除了在剧团里跑龙套,还参加春节期间的玩乡会。春节前一个多月的排练,有很多好看、好玩、好听的节目。舞龙、舞马、歌曲舞蹈、表演唱,小戏,等等。印象最深的是“扔界石”,“夫妻识字”,“兄妹开荒”。 从初一开始,就天天演出。每天都是三场五场。跑遍堰头的各个乡村,另外,还去过棋盘的西边各村,王楼、窑湾的东部各村,以及草桥的大部分村庄。非常受欢迎。每次演出过后,地方的老百姓都是真诚的挽留,希望能加演一个晚场。那时候,老百姓平时没有什么娱乐节目可欣赏的,不像现在,家家都有电视可看。最多只能听听广播。而是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乍看到我们的演出节目,就像看到中央电视台的心连心节目一样。人山人海,掌声叫好声不断。节目虽然结束了,但是,他们还是久久不愿离去。不少少男少女都跑到后台去嘻嘻哈哈的指指点点,评头论足,窃窃私议。虽然那时我只是演员当中的其中之一,但我非常有满足感。因为我也能化妆登台了。天天都在品尝着勾画脸谱的滋味。记得,在我第一次参加演出的时候,是跑竹马。也叫舞马,五马。竹马主要是用竹子的篾扎成马样的骨架,共有三个部分,马头、马前身、马后身。先用厚纸糊底层,再用五色纸剪成穗状,糊在表层。很有马毛的感觉。下面用白布圈起来,用鸡蛋壳做马的眼睛,然后用拧绳用的麻绳做成马尾。演出时,把马前身后身做成的道具系在腰间即可。如骑马状。表演时,走台步,碎步,可快可慢,可蹦可跳,有时疾驰,有时退跃,动作轻松活泼,情绪热烈奔放,边歌边舞。要想表演的精彩漂亮,这可不是一日之功。按照预先排练好的各种舞蹈动作和演唱内容曲调,歌之,舞之。但你的前脚千万不能踩着前面的围布,否则,你会人仰马翻的。

    (待续)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08:39: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嘉兴市

    王庆年自传《我这一辈子》第一章: 童年的记忆 第9节 乡会竹马(1) (摘选) 五马,五人也。分别以大红马,白马,粉红马,黄骠马,黑马组成。别的地方演

    王庆年自传《我这一辈子》第一章: 童年的记忆  第9节  乡会竹马(1) (摘选)

    五马,五人也。分别以大红马,白马,粉红马,黄骠马,黑马组成。别的地方演出都是五人,而只有我们演出是十一人,除了五马五人外,还有五个领旗者,代表五队人马。另有马童一人。头马赵匡胤,身穿红袍,头戴红冠,足蹬红靴,手提红色大刀。二马是马娘娘,全身粉红,手使红樱枪,三马秦琼,全身骠黄,手使双锏,四马罗成,银马银枪,全身银白,五马胡敬德,黑马黑衣黑枪。五队人马以五马相同颜色随之。至于为什么由此五人组成,老年人也讲不清楚,只是一代一代就这样传下来的。

    当年的唱词我还记得一些。例如:出城南,到城北,遇个兔子吃我的麦,黄鹰袭狗没逮着,瘸子逮到摔三摔。什么出城北到城南,什么人老先从那儿老——等等。唱的有板有眼。晚上回家,还能分得很多糖块和糕点。这也是童年最大的乐趣。也是与文化结缘的最早感受。至于唱词是随着年代而变的,是根据当时的时政需要而编写演唱的。

    经我多次考证,并查阅大量资料得知,竹马始于唐末,最早见大诗人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诗句。后才形成“青梅竹马”之成语的。又见,后汉书《郭伋 传》有言:“------始至行部,到西汉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于道次迎拜。”在杜牧《杜秋娘》的诗中也有“渐抛竹马剧,稍出舞鸡奇”的表述。可见,竹马并非现代所产物,而是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就已形成的物种。从宋、元开始,单独形成舞蹈并逐渐发展,盛行于明清时代。舞蹈内容和形式在不断地更新演变。解放前后仍在广泛流传。久演不衰。深得老百姓的喜爱。(我在《试论新沂堰头的舞蹈竹马挖掘、整理以及它的现实作用》中指出,其实舞蹈竹马早在先秦就有了雏形。可祥看此文。)(待续)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28 17:3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3
    发表于 2015-2-8 06:56: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3381251&ptid=17235

    新沂网迷 发表于 2015-2-4 08:39
    王庆年自传《我这一辈子》第一章: 童年的记忆  第9节  乡会竹马(1) (摘选)

    五马,五人也。分别以大 ...

    {:7_579:}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沂城市论坛

    GMT+8, 2024-9-22 23:28 , Processed in 0.057459 second(s), 13 queries , Xcache On.

    苏公网安备 3203810200011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