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城市论坛

查看: 237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说连载 钢轨上的七色阳光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3:4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省济南市
本帖最后由 曙河春剑雨 于 2010-10-20 10:24 编辑

第一篇   四等小站 (上)
color=Purple]               二十年的铁路生活   《钢轨上的七色阳光》
   作者寄语:铁路遍布祖国各地,火车也是中国人出行的最佳选择。全国有近三百万的铁路职工,服务于十三亿的中国人。而描写铁路职工现实生活的书却很少;可以说是一个空白。我在2008年12月底,用百度以“书”为题,在网上搜索,足足找出两亿五千个相关记录。而以“描写铁路工人生活的书”展开搜索,仅仅找到两本书。连亿分之一都占不到。我曾专门去省城较大的书店,面对琳琅满目的书架,五光十色的书籍堆积成山,只是始终没有发现要找的书,——描写铁路基层职工生活状况的书籍。可见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鲜为人知。相反的是,以“空姐的书”为题搜索,却找到将近十万条相关记录。与庞大的铁路大军相比,空姐在中国仅仅数万人,却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反差是如此之大!同样作为一种职业,铁路行业一直处于被社会遗忘的角落!  我不是作家,自然写不出美好的作品,更无法填补这项空白。但是,我一直在努力。也希望引起社会上更多朋友的关注;让大家了解真实的铁路,了解真实的铁路职工。
 
 
         今天是报到的日子,朱园早早的起了床,骑着自行车飞驰在乡间的公路上。朱园从省城的铁路学校毕业,分配到支线的一个车务段。和朱园一批学生共有十二个;他们都来自华东的几所学校。分配时朱园特别兴奋,心中晴空万里;犹如“千树万树梨花开”。他们聚在一起,象刚从笼中放出的鸟一样,热闹非凡。看到分配结果,朱园的心情一落千丈,看见几个关系硬的都分到了大站;他们有的亲戚在铁路,有的兄或姐有关系。而朱园的父母都在乡下,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几个三百六十丈远的亲戚虽在城里,可也都帮不上什么忙。朱园的父亲曾顶着炎炎的烈日,骑车整整跑了一整天,想从亲戚那找找关系,最好安排在大站,可朱园最后还是被分到了小站:沙河站。那是一个四等的车站,铁路的车站按照客货运量来划分等级,最高的是特等站,如北京、上海等,依次往下排列,分别是一到四等站,小城市所在车站一般是二等站,乡镇所在车站都是四等站。也就是小站,就是人们常说的,只有慢车才停靠的车站。就象小学课本中《小站》描写的那样,呼啸的列车一闪而过,你只能看见站台边桃花的那一抹红色。如果你路过沙河站时,只能看见站台边的一堆堆的黄沙,根本想象不到小站人的那份寂寞。沙河站只有五股道,一个道口;离县城大约十公里的路程,离朱园家也是十公里;五公里是柏油公路,五公里是砂石路。上班时要骑自行车,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灿烂的阳光洒在长长的公路上,路边是数十里长的荷塘,宽大的荷叶平铺在水面,秋风习习的吹来,不时闪现出一两支含苞待放的荷花。也使朱园忘记了心中的那一缕不快。朱园车子骑的飞快,远远的看见公路前方有个红点,心想肯定是个美女,就憋足一口气,猛蹬自行车,等追上去后,心中直呼上当。前面的姑娘实在不敢恭维,远看一朵花,近看是粪渣。虽然如此,朱园还是很乐此不彼,感觉找到了赶路的动力。
    小站靠近乡镇的集市,过了车站的东头道口,顺着公路远远的望去,小站就在前面200米处。转了半天,朱园发现却越走越远,居然相隔了几块稻田。朱园心生疑惑,只好原路返回。问问老乡才知道:原来去车站的是一条小路,七扭八歪、坑坑凹凹的;并且被来往的拖拉机碾出深深的车辙。再往前走,竟然是一米宽的田间小道,右边是金黄的稻田,一望无边;左边是荒凉的坟堆,接二连三。临近小站,树木成荫、落叶遍地,秋风吹来,朱园感觉到阵阵的凉意。路竟然是这样,车站也不会太理想吧。朱园琢磨着,再艰苦的地方也无所谓,马上都进入21世纪,香港都要回归了,能艰苦到什么哪里去呢?
    自行车在砂石路上,叮叮当当的响着;这是辆崭新的凤凰自行车,那是镇上五金店中最好的,开价要380元。朱园买车时费尽口舌,五金店老板始终不松口让价,朱园也没什么高招,软磨硬缠就是一句话:“少点吧,你少赚点吧,......”过了半天,老板呵呵的笑了,“你真老实,给你优惠二十元吧。”看着老板慈眉善目的模样,朱园心中十分满意,把旧车绑在新车后轮上,一人骑两车,在沙土路上兴奋的直奔。一个月后,朱园发现车子四处“唧唧”作响,推到路边修理才知道买个假货。想起老板的菩萨样,朱园真不敢相信,眉端目正的人也会骗人!
    校友陈胜比朱园早一年毕业,碰巧也分在了小站,听说朱园要来,早早的在车站等侯着,陈胜是个威猛的大个子,因为老乡的关系,他们在校中就经常聚会,时不时的凑到一起玩。不想到毕业后又分到一起。想当初他分配到小站时,朱园就问感觉怎么样?他只是“嘿嘿”的傻笑了一下,什么也没有说;朱园没有体会到他在“苦笑”,问他:“有没有篮球打啊?”陈胜说:“有啊,在梦中才能打到。”简直是开玩笑,说的朱园根本不相信,希望小学都有篮球架,更何况一个车站呢?
    在明媚的阳光下,朱园告别了十几年的寒窗;来到即将工作和生活地点,多多少少是有点激动的!来之前朱园就了解过,小站是四等客货运站,和邻站原来都是单线,复线的建设正在进行中,因为资金问题,短时间内不可能开通双线;为提高运输效率,增大列车的密度,前几年在小站的两端各3公里的地方开通了两个线路所,分别是沙东所和沙西所,小站和两个线路所间是双线,两个线路所和临站都是单线,全采用半自动闭塞法行车。
小站人穿着白色的路服,佩戴金黄色的肩章,第一感觉是英姿飒爽。很多人腰间的都挂着一个玩意,那是刚刚流行的数字传呼机。朱园估摸着铁路的收入不菲。一个名牌的数字传呼机大约800元左右吧,听说中文的传呼机也即将面市,那至少也要2000多元。在小站长长站台上,有排干净整齐的平房,那是站长办公室和候车室,朱园到站长那简单的报了到,站长叫杨司卫大约35岁左右,到小站的时间也不长。寒暄几句后,朱园就去宿舍看看。
宿舍在高高的站台之下,陈胜在前面带路,朱园们顺着房后的小路走下去。刚转弯,一股刺鼻的尿臊味扑面而来,只见房子后墙上,到处是尿迹斑斑,水泥地上是一条条黄色的尿碱。尿液横七竖八的流着。小站没有女职工,家属也很少来;加上厕所离的远,随地大小便的现象很普遍。朱园捂着鼻子绕过墙角,看见墙上到处写着大大小小的石灰字,“严禁小便”,站舍后墙上写着八个斗大的红字,“严禁小便!女人例外!”下了站台后,只见面前是两排破旧的红瓦房,房子由红砖和红瓦建成。因为年代久远,房顶靠阳一面是灰秃秃的,背光的一面,因为夏天雨水多,长满了灰灰的青苔。经数十年的风雨侵蚀,好多砖已经风化,在墙上深深地凹了一块块。这情景看的朱园口目惊呆,这是人住的地方吗?!陈胜还是本着脸不说话,看出他也没有什么好心情。拐到到院子里一看,乖乖!满院子齐胸高的野草,朱园1米83的个头,站在院子的荒草中,也只露出个肩膀。两排房子间有一条小道,象狗腿一样弯弯的,是来往的职工用脚踩出的。所有的门窗都半搭着破旧的雨搭,门上全是起皮的红漆。窗户既掉扇又缺玻璃,每个窗台上有深深的裂缝,朱园顺着裂缝伸头一看,吓的赶紧缩回头,墙缝里居然有条一米多长的蛇皮,真恐怖啊!陈胜来到门前,用钥匙打开挂锁,朱园见门只有一米八高,就低头走进去。地上被灰土覆盖,已经看不出是水泥地面了,墙上大块的掉墙皮,已经掉下就是一堆白色沙土,没有掉下的就鼓起个大泡在头上悬着,最大的有脸盆大小。陈胜向朱园介绍说,房子据说是当年日本人修铁路时候建的,还是一室一厅的设计,一个房间住两个人,你刚来没有房间也没有铺,咱们就凑合着住一个铺吧!说的朱园心中阵阵发凉,简直象掉进了冰窖子里一样,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这么破旧的房间,新来的还没有呢!陈胜叮嘱朱园说:“记住向站长要床铺和被褥,你不要,他想不到给你,床要木床,被子一定要大的,你我都1米8多,你看被子也是1米8长。”朱园根本没心情听他说话,转身就走。
    回到站台,在晴朗的阳光下,看见一列列车呼啸而过,朱园才感觉到现代文明的存在。马上跨世纪了,乡下的乞丐都住楼房,车站居然还有解放前的房子?这让朱园真想不通。逛了一圈,朱园发现厕所建在站舍后,男厕所的男字被画的乱七八糟,下面好像还有个女字,只是女字被加了一个点在中间。朱园走进厕所,没发现小便池,正纳闷间猛然看见一个女人,长长的头发,蹲在里面,埋着头好像正在用力。朱园拔腿就跑,来到隔壁间,看见小便池,确认是男厕所,方才松了一口气。心想幸亏那人没有发现自己,否则就难堪了。朱园解完小便,装作无事的样子,晃悠悠的逛出来,确认四下没人,终于把心放在肚子里走了;走了几步,朱园想起一件事,转身回来,拣起地面半块砖头,在男厕所的墙上,写个大大的字“男”。(未完待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0-10-20 00:45: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省
关注中  楼主加油~~~支持原创…………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09:20: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济南市
     感谢大家关注,《钢轨上的七色阳光》真实的刻画了铁路职工的生活,在铁路上工作的每一个人,从值班员到道口工、扳道员,从段长到站长、巡道工,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你的影子。其他行业的读者,在这里都可以感受到生活那浓郁的氛围,偶尔的一、两件事,你也亲身经历。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沂城市论坛

GMT+8, 2025-2-12 03:41 , Processed in 0.046039 second(s), 14 queries , Xcache On.

苏公网安备 3203810200011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