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城市论坛

查看: 395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朴实无华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7:0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本帖最后由 心置于岸 于 2010-7-15 06:33 编辑

朴实无华


      我有一片厂子在郊外,闲置出一块约五亩大小的空地。有人说栽植一些名贵的树木吧。经济效益会好。于是栽了百余棵玉兰之类阔叶树木。夏季雨水多了些。到了秋季显现出枯死的迹象。“香樟树成活率高些。效益更好。适宜秋季栽植。”或建言。于是买了又栽。那年的冬天有点冷。春天到了。树儿始终没有发出新芽。“还是栽植银杏树吧。”三弟说。“万年银杏千年松。”狠心又买了近二百株栽上。由他亲自悉心护理。结果成活了21株(记得清楚)。   
      失望之余。我不再奢想。因为水土不好。
      空地继续荒芜。夏天的草儿长的高过人。那里成了蛇虫的栖息地。
      有一天,一位乡下卖苗木的村民路过厂门口。顺便问我。要树苗吗。我看了看。他板车上躺着几棵卖剩余的杨树苗。要价很低。1.5元一棵。“你帮我栽上,成活后给三元一棵"。生意成交。后来情况我记不清楚。很长一段时间出差在外。回来的时,天已飘雪。风雪之中。杨树干粗壮挺直许多。皮色饱满。高度居然超过了早栽它一年的银杏(近四米)。
      不经意间,杨树林大了起来。料峭的春寒刚过,远远看到树林处呈现出一片嫩绿。炎夏时节,宽大密实的叶子遮天蔽日。微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声音。我的办公室搬到杨树林边上的一间屋子里。推开窗户。     绿意带着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此时此刻,我感受到一种生命奔腾的气息。平凡孕育着顽强和执着。静默里涌动着激情和豪迈。这种感觉无数次潜入我的心间。给我勇气和力量。
       叶子由绿变黄,最终随风飘落,人们知道深秋时节已经到来。四季的变化从杨树叶子的成长中看出。好像杨树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情感内心。没有贵妇人那样,人老珠黄的时候涂脂抹粉掩藏内心的胆怯。
      苏北很多生命力极强的树种因为普通,让一些人不屑。转首从闽南等地高价购买、移栽香樟等名贵树种。点缀装饰家园。这些树中的贵妇人大多娇气。夏季吊着营养水瓶保鲜,冬天裹着厚厚的草衣躲避寒风。还是时常避免不了香消玉殒的悲惨结局。
      钟吾中学校园里有一棵刺槐老树和几株榆木老树。校园改建时候,没有遭粗暴砍伐。被有意保留了下来。成了校园里一道美丽风景。对着这几棵树我曾想,当初人们不会刻意去种植这些平凡的树木。鸟儿衔来或是风儿吹来的几粒种子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在缝隙里。直到长成参天大树才引起人们的重视。
      瓦窑中学一教学楼前广场上也长有几棵粗壮参天的杨树。同样风景。同样引得人们由衷的赞美。
      (待续)









       两件小事


      一条石径斜上山坡。蜿蜒崎岖。是山里人外出的唯一通道。
      路边树下,放牛少年专心看书。累了,斜躺坡上。视线没有离开书本。夕阳赶走了树荫照射在书本上,浑然不知觉。  “  小弟弟,这样看书会伤害你的眼睛。休息一会吧”。一个声音传到少年的耳朵里。抬起头。原来是一位过路的女人。脸红,收起书本。腼腆的说声谢谢。


      小雨飘落的晚上,漆黑一团。放学后的少年被同伴落下,匆匆行走在路上。年幼的他极度害怕。鬼呀,神呀,劫道的。都出现在他脑海里。过了一岗还有两岗。寻求帮助的心理特别急切。突然一阵自行车铃铛声音传来,伴着苍老的话语:“孩子,快上车,捎你一段路”。骑车的是邻村一位不认识的老大爷。


       许多年过去了。少年早已忘记了那位陌生女人的模样。可是关怀的话语时常萦绕在他耳际。温暖着他的心怀。  时至今日, 漆黑,小雨,老人和他破旧的自行车的影像时常出现他的脑海。两件事情,像种子一样埋入少年的心里,生根发芽。培养了他助人为乐品质。

         那少年,便是我。




          夜半小记  09111



         半夜里,忽然醒来,听到北风呼啸的声音,寒流来了。
        撩开帘子,探首窗外,月亮如银盘一般挂在空中。几天来弥漫的阴霾早被吹散尽。近处景物清晰可见。甚至能分辨出草儿的颜色。        是拂晓时分?    我看了看钟表,分明显示着凌晨一点十五分。披上一件单衣,走进院子里。地面尘土和落叶没有了影儿。近似透明的世界里,花草似乎在默默的对抗着什么。这时我才觉得寒气逼人了。远处的山陵明灭可见,那里时时传来机器轰鸣的声音,又像是洪水波涛的声音。我想还是风声吧。
         天涯共此时。此时此景,谁和我一样有心情欣赏呢。突然想到。今天是11月1日。世界光棍日。不觉寂寞,冷起来。转回屋里,躺下静听风声。
         想到昨天上网,和网友们聊天,一说北方已经下雪,另一个说,他在福建,房间里还打冷气呢。寒流袭击了北方接着到我这里,继续南下。嘿嘿,世界真大。
                             北国已是雪裹松
                             江水犹在力拍风
                             南国苦恨秋雨恼
                             雪满关山月满弓(好诗)

         不知道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我的做家电销售的朋友老陈


老陈,腿瘸,嘴好。嘴好的意思是说他口才好。与人沟通能力好。当然人也好。

我和老陈算是同行。都做电器销售。但各自做的市场不一样。产品也不一样。我还是从老陈的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如果加以提升。一定可以成为有高度的理论知识。

很多客户无论是年老的、年轻的、稳重的、时髦的。只要到了老陈店里。经过老陈一番“手舞足蹈,口舌并用”的现场导购。最后都能达到乐购的效果。

粗看,老陈销售产品时候好像是在忽悠。我觉得这种忽悠是建立在老陈具有的扎实电子知识基础和对相应市场充分调研基础上的自信表现。

以前修理过电器很多年。算是业界的高手老手。改行做家电销售,自然不需再做相关的技术知识的培训。导购知识信手拈来。加上老陈对农村市场的充分了解。生意自然红火。

近年来农村消费需求愈来旺盛。但总体需求的产品档次较低。还是因为消费能力有限的原因制约。老陈针对这些状况组织了高中低的产品。并做到薄利多销。实现双赢的效果。既赚了钱又满足了乡里乡邻的消费的需求。村镇里老百姓自然欢迎。他们相信老陈。无论买什么家电产品都喜欢到老陈店里来。相关的家电知识也喜欢到店里来咨询他。

临沂是国家级商品批发市场。批发的商品品种异常丰富。这里是老陈主要的货源地。每天来往的商旅中。有一个人热情。性格豪爽。也喜欢开玩笑乐天派人物就是老陈。他熟悉临沂的每个角落。可称临沂的活地图。他坐在车里。省去了GPSGPS只能导路。不能导购。老陈兼而有之。并且不断的开玩笑。给旅途带来快乐。

初识老陈是几年前一个夜晚。临休息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带来了一位腿脚严重残疾的人商谈购买我经销的产品。现在想起来。那时他瘦弱。精神却很好。那晚我对他的印象不是很深刻。想他也就是身残志不残的普通人吧。后来甚至有点厌烦的情绪。因为我做的产品走品高价高的路线。但老陈那时候往往为了很少的差价去选择品低的产品。这和我做工作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后来不久就忘掉了这个人的有关情况。





即将逝去的藤蔓树
(

曾经枝繁叶茂,绿的可爱的藤蔓树在春天即将来临的时候枯萎了。过去的几个月里,我竭力挽留它的生命。白天搬到阳光下,晚上移进卧室里,最寒冷的时候,甚至不惜整夜开着空调为她取暖。

一切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颓废。枯黄的叶子散落在客厅的地板上,七零八落。枝头仅留的一点嫩绿似乎在弥留之际强要留住些什么。我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但在此时还是想到了许多。花开花落。春去春回,生命更替,是自然规律。当即将成为旧梦的美好往事还是时常浮现在眼前。就像这棵曾经异常美丽的花树。我留恋她,但无力回天。即使一点的嫩绿也无法挽留。

明年还要再买一棵同样的花树吗。我喜欢夏季它那种美丽的风姿和绿意。但是看到眼前这棵花树的命运。再买的心情没有了。人的心情就是这样吧。旧事重提,往往还是悲伤的成分多。如我年幼时候喂过的小狗小猫,金鱼一样。当它们离去的时候,我都免不了悲伤一番。留恋美好的往事,虽然苦多甜少。苦涩的味道折磨着身体里的每一道神经。但还是去回味,回忆。

曾经的恋情。如这棵藤蔓树一样。美丽,浪漫。然而结局还不是随风飘落。空留下送给对方的祝福。留给自己的苦涩回忆。

春天,欣欣向荣的季节。相伴的藤蔓树要把美丽身躯化作春泥去迎接。

朋友建议我还是喂养仙人掌类的耐寒耐旱的植物。待续




     蜗居

(          筹建已久的小屋终于完工了。

小屋很小。约50平米。可称蜗居。却是居高南向,阳光随时踏步进来。

装修上,舍弃了豪华。选择简约。

小屋的地板是竹木的。不可居无竹。竹的暗红映衬了墙壁的洁白。几盏各式明亮的灯具让小屋“蓬荜生辉”。

蜗居的客厅最宽敞,足有30平。于是委屈了厨房和卫生间。它们小的不能再小了。有时候转身都觉得困难。然而活动在宽阔的客厅里。惬意的感觉令我忽略了这一不是缺点的缺点。

蜗居小屋成了我读书,静思的地方。身居闹市却拥有平静的心。抛开世间烦恼,大隐于此。没有电视节目。却拥有高级音响。独坐于皇帝位置上,边聆听美妙音乐。边看书学习思考,偶尔上网浏览网页。孤独和寂寞难以袭来。









中秋琐忆中秋琐忆

     坐在阳台上,望着晴朗的天空。禁不住回忆起过去。
     三十五年前。同样的中秋,不同的那是雨后的阴沉天。阴沉的让人发冷。我瑟瑟跟在四叔的身后。
     四叔带着我讨了一个上午的饭。收获只是几张发霉发干煎饼。饥饿寒冷疲劳同时袭击我幼小的身体,倔强的昂起头。不落下半步。四叔回首看看我。接着走了几步还是停下了来。让我吃了几块讨来的煎饼充饥。环顾四周,发现附近一住户人家门前有块泰山石上。扶我坐上去等他回来。
     四叔和我父亲是胞兄弟。父亲是长子,四叔出生时候,家里特别穷。担心不能被养活,祖父母商量着与其被饿死。不如把他丢送给一个路人。恰巧一个路过村子的宿迁商人,成家多年妻子未能生育。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异常。找到祖父母抱走了出生一个星期的四叔。
     傍晚年仅十岁的父亲回到家。知道了这件事情。没有多说一句话。转身出了家门。顺着南下宿迁的路,星夜追去。听祖母讲。第二天临近晌午的时候。父亲背着四叔回来了。还带来那个商人送给他们一路吃的食物和二十元钱(当时的二十元钱相当于现在的二千元吧)。
     祖父母二人只说了一句,怎么养活啊。父亲说,就是讨饭,也不能骨肉分离。后来父亲和我说,祖母那时候经常被饿昏。祖母却和我讲,那时候村里每天早上都要抬出几个被饿死的人去村外埋掉。父亲半读书,半勤工俭学,年幼的躯体承受着和成人一样的负担和责任。一家人活了下来。活的极其艰难。父亲是坚强的。那个年代,坚强意志是贫穷生活磨练出来的。同时也是支撑人们活下去必需的精神。
      二十岁的时候,四叔还是很瘦弱。却和父亲一样承挑着养家糊口的担子。他没有父亲的精明能干。却有着吃苦耐劳精神和心地善良的品质。生活依然贫穷,疼爱我的四叔经常带着我出去讨饭。母亲说,如果不是四叔这样天天带着我一家一家,一村一村乞讨。估计我也早被饿死了。
      那天的雨接着下起来。我坐在泰山石上。思索着。所谓的思索其实是幼小的心灵寻思着怎么能多要点吃的(那时候理想不像今天这样幻想买房啊装修啊,汽车啊等等)。昏睡中,单薄的衣服被雨水浸湿却浑然不知。
      朦胧中被四叔叫醒,看见他满脸的喜色,右手提着一纸包裹。看包装我知道是月饼。应该是两包。抬头看到四叔的身后还有一对老夫妻。他们笑呵呵的看着我们。你们快回家过团圆节吧。家里人等着呢。
     跟在四叔的身后。小跑着。四叔说,以后我们不用再乞讨了。后来我知道。那对老夫妻是祖父的同窗好友。那天他认出了四叔。让四叔和他们学习木匠手艺。吃住在他们家。四叔提出带着我住他们家。那个年代木匠是一门吃香的手艺活。收入也略高些。
     回到家。大家庭里,十多口人端坐在桌子边正等着我们两人归来。祖母忙活了一个下午,准备了一桌饭菜。玉米馒头,豆渣稀饭。豆腐豆芽等。更多是的山芋煎饼。令我惊奇的是桌子上有几道菜显得特别丰盛。烧老鳖和炖杂鱼两大盆。后来我知道,为了这顿中秋团圆饭。父亲和二叔三叔在村东的沟渠里忙活了一天,拦坝抽水捉鱼。看样子收获挺大。
    那次的团圆饭我记忆深刻。父亲说。过去穷,我们挺过来了,以后的日子要好过了。这次秋收结束收后,我们家能分到10多亩的土地。和一头牛。父亲说的就是后来开始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那天父亲和祖父二人喝了许多新沂白酒(60°)。祖父沉默寡言,他心里想的是中秋后分家的事情。父亲计划着憧憬着明天以后的事情。
    后来。二叔三叔四叔陆续结婚成家,独立出去。大家庭分裂成若干个小家庭。农村生活艰苦局面也慢慢有了改变。摆脱贫穷,走进温饱,接近富裕。然家庭之间的关系始终由浓于水的血缘关系维系着。团圆没有被破坏。
    我们兄弟侪辈也慢慢长大,陆续结婚生子成家。祖父母过世。父亲渐渐老了。大哥继承了父亲坚毅性格。长兄如父。我体味到了。每每中秋或者春节。大哥电话一个接一个的催促回家团圆,团聚。临近这个时候。在老家的几个叔叔到父亲的住处呆上一个下午。母亲简单的做几道菜肴。作为他们下酒的菜肴。
      写到这里。抬眼望去。夜已到来。妻想扭开灯。被我拦住。我想静静的看着今晚的月亮。虽然它还不是很圆。    我想老家的父亲,叔叔们,大哥他们也一定在看着。  这是中国的赏月.



忘却的记忆
(       村东有位老妈麽,我记忆中,她寡言少语。常默默帮村里人家做些针线活。一顿简单的饭食就是她一天劳作的报酬。
    村中有一位老妈麽,是一个哑巴。孩子门见了她都有些害怕。有时候路上遇到她都想法躲着她跑开。有一次我到哑巴老妈麽的一个亲戚家和小朋友们一起捉迷藏。我躲在黑暗的土屋里,听到身后发出的声响。转过去一看。透过狭小窗户的微弱光线正照在她吓人的脸上。我冷汗嗖的一下全出来了。现在已经忘记当时是怎么跑出来的。而那时砰砰砰急速心跳的声音现在还能听到。
    村北的一个老妈麽住在路边一间低矮的茅草屋里。精瘦黝黑。头发却尽白。每天我上学经过的时候,看见她在路边摆摊卖些麻花油条(那时候这些是奢侈品)。还兼卖白开水。倘若孩子们多加些钱,可以喝到她加些糖精的甜茶。
    三位老人都是年老的寡妇。她们以前的故事我很少听到过。
    后来我走出村子,在外求学,工作。期间很少回家,即使回家也呆不上一天半天。关于她们的人和事。我再没有听过看过,也没想起过。似乎早已忘记在我的记忆里。
    如今年龄已近不惑。前些日子回家看望父母。父母也老了。头发白了许多。白天只我和母亲在家里。我说村里变化很多。如果再过几年我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母亲用朴素的话语叙说着。后来说到---这几年村里谁谁死掉了。谁谁得病了,已经不能说话和起来活动了。谁谁和我一样大的小时候的朋友现在有了孙子了。我听了。不住的点头。她提到了我忘记了的村东那位经常也到我们家做针线活的那位老妈麽。
    晚上我躺在床上脑海里默默的搜寻过去的记忆。忘记近三十年的这三位老妈麽被我搜索到一些零星的记忆。当然其间还有其他一些也早已逝去的人。然而她们三人给我的印象却愈深刻。她们孤苦伶仃。艰难求活。苦度余生的身影在我的脑海里愈来愈清晰起来。很久挥之不去。
    我在想象她们年轻的时候一定经历过幸福、愉悦,但在那个漫长的年代里她们经历的更多是是苦难和无奈。
    诚然,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发展规律,死亡只不过是生命生存过程的必然终结。但是我们活着的人还是要好好珍惜生命。爱惜生命。我们存在活着是既为自己也是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以后再展开)
    今天早上回来我暂记以上数句。抒发自己一些感受,也算给三位老人和曾经相识和不相识已故去人的在天之灵一些告慰。



怀念祖父


   那年,祖父久病,终于不治。后与祖母合葬在村西山坡上。伴一棵低矮的松树度春夏秋冬。今晚夜深人静。写下此文,忆起他的一些生活故事。算是怀念。
        祖父生于一九二七年。旧时农村贫困。他却能有一些爱好。在闲余时间看书。写毛笔字,偶尔打打小牌,喝点酒。
        每次祖父赶集回来。总要带回一些书籍。有评书,也有我们喜欢看的小人书。有时还有一些民间刻印摆在地摊上的古籍小说类。
        午后时分,常趴在干净的小八仙桌上,专心致志的写字。看到我们孙辈的孩子围过来,祖父微笑着站起来。不练了。说书去。不喜欢那些民间刻印古籍小说内容。就缠着他给我们说些评书,其中的故事像有魔力一样吸引我们。
       夕阳退去,夜色袭来。我们的评书会场也从屋外转至室内。偶尔喝点白开水,祖父却没有疲倦的迹象。我们也津津有味听着。再后来小朋友们却一个接一个睡着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煤油灯下祖父仍然在看书说书。高兴之处,竟然唱了起来(古时候的小说里有很多唱段)。唱的内容我不大听懂。听着听着我又一次进入了梦乡。祖父有两个木箱子。里面全是藏书。评书在多数。我们感兴趣的是里面的小人书。很多好看的小人书被我们翻来翻去,有的被翻滥了。也没有了封底面。也许是这些简单的熏染,读书看书成了我一生舍弃不掉的习惯了。
       我初中一年级的时,祖父五十多岁了。身体偏瘦弱。印象中算是个文弱书生人。为了生计。祖父买了头小毛驴驾平板车做运输。俗话称是拉小驴车。这是一粗笨的体力行当。看到他羸弱的躯体夹在板车间艰难用力的时候。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把当天两元三元的收入交给祖母的时候。我心里不是滋味。开始意识到生活的无奈和艰辛。
       村东的小沟边,祖父开辟出一块菜园子。里面种植些辣椒等蔬菜。晚上放学回家路过那里时,常看到他汲水浇灌菜园子。直至夜色来临时分才荷锄而归。这一景象在他去世后的几年在我梦里出现过。感觉到他没有离开我们。还在辛勤的劳作。
       在祖父的老宅子上。祖父和他的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建起堂屋,西屋和东屋。院子里还建有简单的小花园。栽有月季,蝴蝶,栀子,迎春花等。闲暇时间带着我们摆弄他的小花园。现在想想。生活虽然贫困,祖父还是乐观向上的。

       后来我毕业参加工作。有了工资收入。时常寄些零用钱回家。让母亲转交给他。母亲来信说,祖父老了。不能干体力活了。但身体还好。时常一个人坐在房前看书。只是没有了孩子们的围坐。有一年我放假回家探亲。远远看见祖父一个人竟然趴在那张八仙桌上,睡着了。书掉在地上。我捡拾起来。翻看几页,是那些我们小时候听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评书。我放下背包。从中拿出一摞新书和一副老花镜。叫醒他。祖父揉揉眼。扶正他自己的早已磨毛了的老花镜。高兴的叫着我的小名。--------后来家中来信告诉我,新书他看不习惯。只是其中的梁羽生和金庸的武侠小说祖父倒是很喜欢看。我才想到,我买的那些书中有些是我喜欢看的哲学类和新时代的大师的作品。祖父对这些是不大感兴趣的。
       我结婚时,买了一台21寸彩色电视机。祖父那天也来了。第一次看到彩色逼真的图像。当时正播放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祖父被吸引了。看到他那全神贯注的样子。我都不忍心叫他过来吃饭。
      那年二月,接到家中来信。祖父病重。我因忙于工作。未能回去。两个月后。祖父辞世。
      悲痛心情,难以言表。
      祖父平凡的一生。是那时大多数农民生活的缩影。整个农村如夕阳中祖父的板车般贫穷破旧,艰难行走在曲折的山路上。但正孕育新的未来变化。黎明召唤着他们。





一生的内疚


(          毕业走上工作岗位那年,我22岁。血气方刚,踌躇满志形容那时的我很恰当。工作积极性特高,然而经验相对少。以致出现很多工作上的失误。有的甚至让我悔恨内疚一生。

因为我知道是从事的是教育的工作。我是一名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是有着思想的孩子。

那所学校里的学生多来附近的农村。他们纯朴,善良。同样有着顽皮的天性。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对在校学习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家长比较重视教育孩子。督促他们学习。这样家庭里的孩子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成绩相对很优秀。也比较稳定。老师们也喜欢他们。有的孩子聪明,但是学习不认真踏实。贪玩。常扰乱纪律,惹得老师生气。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学习方法不对,努力学习,却收获不大。自己也着急。还有极个别的学生估计真的是智力问题,认真学习,就是不见成绩的提高。简单的问题他们搞不懂。

当时的学校里讲求评比。考评教师讲的四个方面。德能勤绩。有的学生成绩差,或者有的学生调皮扰乱纪律。整体上影响了班级的考评成绩。老师处理类似的问题方式是简单粗暴对待。缺乏了解、理解和爱的沟通。结果是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我也犯了几次类似的错误。

课堂上,一张张幼稚纯真的脸孔。他们渴望学习,离家到学校里渴望老师的父母般关心,然而他们年幼。调皮好动是天性。犯错误是难免。他们犹如一一棵棵小树苗。茁长成长过程中需要园丁的精心培育。

有个男生,记忆中,个头不高,胖胖的。坐在前排。入学成绩还好,算是中上等。开始几次考试成绩也不错。我任班主任。很是喜欢他。后来发现他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如上课打瞌睡。有时候转脸和后排同学讲话等。我提醒了几次。效果不明显。我开始生气了。有一次考试结果出来。这次他的成绩很不理想。晚自习的时候。我准备找他谈话。教室外隔着窗户,我远远看见他正和后排的同学大声说话。我大步冲进教室,直接走到他面前。几记耳光,然后是大声呵斥。粗暴之极,我自己都没有想到。结果可想而知,他是吓坏了。一声不吭呆坐在座位上。整个教室里安静的真可以听到针掉在地上的声音了。然后结合那次考试情况。我对他提出严厉的批评。

事后。我没有去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后来这个学生成绩直线下降。没有等到毕业就退学了。

毕业的时候。他们同学聚会,我问及这个同学的情况。一个同学和我说起他家的情况。父母双亡,他和妹妹由爷爷奶奶抚养。家庭生活贫困。同学们毕业的时候他已经在外打工两年了。当时他最多有16岁吧。我没有吭声。内心却在颤抖。

这件事情竟成了我内心的一个结。解不开的结。多少年来始终压抑着我。有时候不能让我呼吸。尤其是看到烈日下,辛苦的民工在劳动的时候。我似乎看到那个同学也在其中。似乎他会看到我,径直走过来,向我问声,老师好。那时我会怎么回答。

关爱学生,就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他们。良心让我我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教育工作中,会出现各种情况和矛盾。同事之间,老师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领导和老师之间等等。然而教育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必须用心去工作。用爱去教书育人。



有一种花草叫金银花          有一种花草叫金银花。我不闻它的香气很久了。偶然的一个机会。看见路边摆卖着几盆。卖花人要价不高。我像捡拾丢失多年的宝贝似的喜滋滋的捧了一盆回家。摆放在阳台上。
    五月春夏时节,正值它的花期。满树的花蕾次第开放。花蕾为红色。初开时花为白色。几天后花色转黄。我想金银花这个名字也是因此而得吧。
    家乡的山坡上。曾经种满了它。那时候村里是把它作为经济作物种植的。也是这个时节。满山遍野都是金黄银白两种颜色。远远的闻到它的香气,沁人心脾。
    天色尚拂晓时分。人们便醒来起床。提跨篮子。三五成群到山坡上采摘。采摘费每斤5分到一毛之间。一般是8分。我们学生把它作为勤工俭学来做。
    采摘过程很长,2-3
个小时。集中到一个地方秤斤、开票、付采摘费。这时如果等待秤斤的人很多还要排队。看到每个人篮子里的劳动成果被倾倒在一起。累积成堆的时候。大家的辛劳换来了心情高兴,不停谈论着自己的收获。我更多的乐趣呼吸金银花的香气。
     后来外出上学。再也没有回去采摘过它。有一年清明节回家上坟祭祖的时候。发现山坡上的没有一棵金银花树了。母亲说。村里人嫌它经济效益不高。砍伐了。取而代之的是当时效益较高的速生杨树。我黯然。
     前几年到广州一家涉外五星级宾馆入住的时候。一进大厅,突然闻到一股曾经那么熟悉的花香。环视发现角落里摆放着一株一人高的花树。古老粗壮虬劲有力的树干捧托着繁茂层生的绿叶。树株上开满了久违的金银花。我又一次黯然。家乡被人丢弃的灰姑娘竟然在南国傲然挺立。
     现在。每当我下班,走进自己房间的时候总能闻到那股幽香。还是那样沁人心脾。一天的疲劳感随之消失。嗯,走近它闻闻,再闻闻。
     我有一个梦想。家乡的山坡上什么时候还能开满金色银色的金银花。


    附:
    中国经济林协会会长刘广运介绍,中医三分之一方剂中用到金银花,从金银花中可以提取氯氨酸、氨基酸、可溶性糖等有效成分,对延缓衰老、消毒消炎、保肝抗癌等具有特殊疗效和保健作用。金银花的茎叶还可以做饲料,用以饲养牛羊。同时,金银花根系发达,是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的重要植物品种。





四十岁的男人看男人

男人,有动物和社会两个属性。而其他雄性动物不用男字称呼。可见,为男,天生负有一份不可推脱的社会责任。相对女人,男人不需承担过重的繁衍后代任务。女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需要付出全部。所以女人天生就伟大得多。认识这点。然后律己宽人,勇担责任。才是男人。宽容是一个男人必须具备的心理。否则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男人。生活对于心灵有时是残酷的,但这是一种需要,所以为男人,必须忍受。

年轻的男人。或许因为无知,或许因为激情。而过于鲁莽和张狂。常会经历挫折、失败。但不会被打倒。高声唱着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问 为什么。擦干泪不要怕 至少我们还有梦。男人永远不会停下前进的步伐。愈走愈成熟。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说的就是男人。年轻男人。或许因为过于侠义柔肠。要经历一段“畸形”的爱。让自己的情感割舍不下。伤害了自己更伤害了周围的亲人和朋友。这是男人最难的时候。想一想,一个人除了情人之外还有家庭;除了爱情之外还有责任;要想到一个人在生活中经过了充满激情的阶段以后就到了需要受人尊敬的阶段。多数男人都能顺利走出这个难关。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说的还是男人。

四十岁男人。不惑之际。更需要一个健康的心理。否则未能称之不惑。不是合格的成熟男人。面对工作,家庭,社会。四十岁男人更多的是从容。但不是流于世故。否则是一个悲剧男人。




 奇妙的牵挂

想一个人是寂寞的。把手机至于枕边,思念在深邃的夜里迎面扑来。

 
其实一个人生活久了,没有爱,没有死心塌地值得爱的人,一个人睡,一个人过情人节,一个人在暮色降临的街边吃快餐,一个人走,一个人静,一个人写着一行行孤独的文字。孤独似乎已经融入我的生活,浸入我的骨髓和血液。  

  
因为有了和你不经意的邂逅,有了奇妙的牵挂,便有了现在的等待,有了24小时不关机。喜欢听你的声音,哪感觉犹如此刻置于胸前的抱枕,轻柔、温暖。  

  
一句句淡淡的问候,将我冰封的心慢慢融化。我不是输红眼的赌徒,不想赌上我的全部,可我却在不经意间把你这杯毒酒吞入。  

  
或许你我是风中的泡沫,雨中的烛火,可我却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窗外淅淅沥沥的雨诠释着这个季节的缠绵。可有彼此的牵挂、问候,这个季节如你的名字一样热情!







记得朋友问过一个问题:在婚姻里,你认为什么是最幸福的事情?我回答说:可以每天和心爱的人一起睡去,醒来就可以看到对方熟悉的脸。朋友笑道:你的要求真不高!苦笑,可是她何曾知道,在我的婚姻里,这是奢想。近似痴人说梦,天方夜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09-10-29 17:10: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通市
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生,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09-10-29 18:11: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楼主的贴,来源于生活和丰富的人生经历,有浓厚的生活底蕴
佩服,拭目以待。。。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马扎子
发表于 2009-10-29 20:53: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文笔细腻耐读!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毯
发表于 2009-10-30 15:16: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平凡孕育着顽强和执着,静默里涌动着激情和豪迈。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09-11-4 09:37: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嗯,支持下,支持原创、真实有感情的好文章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下室
发表于 2009-11-4 09:41: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评夜半小记那篇:楼主很有情致啊,文人骚客说的应该就是您这种哈0516kbbs51com

人,好好的做事认真的生活就行了
唉,那个时候俺正在寒夜里熬论文呢0516kbbs49com
楼主您已经是俺羡慕的人啦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9-11-4 11:34: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本帖最后由 枫叶流丹 于 2009-11-4 11:35 编辑

功底扎实,文笔老道,《朴实无华》尤见买功力。
——顶起!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09-11-4 11:40: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果真朴实无华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6 10:53
  • 签到天数: 21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0
    发表于 2009-11-4 20:52: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
    很不错的文笔!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05:17: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本帖最后由 心置于岸 于 2010-6-20 21:06 编辑

    感谢各位网友的支持。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09-11-11 10:14: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53】【293】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0-6-29 15:15: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不错。不错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0-6-29 16:08: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楼主写的真好,怎么不继续呀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沂城市论坛

    GMT+8, 2025-2-12 15:04 , Processed in 0.055525 second(s), 14 queries , Xcache On.

    苏公网安备 3203810200011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