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城市论坛

查看: 179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画树方法:一般树木组构原理及要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3 13:0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
本帖最后由 前庄子 于 2012-11-14 20:04 编辑

古人说“画山水必先画树。树必先干,干立加点,则成茂林,增枝则为枯树。下手数笔最难,各审阴阳向背,左右顾盼,当争当让,或繁处增繁,或简而益简。当熟四岐,后观诸法。四岐者,即画家所谓石分三面、树分四枝也。然不曰面而曰歧者,以见此法参伍变幻真若路之分歧。熟之则四歧之中面面有眼,四歧之外头头是道,千头万绪,皆由此出”。这段话主要提示我们学*树法的三条信息:一,*画须先*树法。*树法要学会寻找规律。古人的“树分四岐”,指树的前后左右出枝需顺理而行,如熟路行走,有条有理;二,所有体格的前后左右关系均要转化为笔墨的争与让、繁与减等运笔方法;三,“树分四枝”是树法的基本法,其它诸法都必须在此法的基础上展开。
画单棵树的要点在于处理好主干、次干,以及中枝、细枝的前后左右关系。初学者练*时可先将一棵树划分为根部、主干、次干、中枝和细枝(如画点叶树,细枝须适当减少,给点叶留出空间)五个环节。根部是支撑树势的基本部位,主干、次干用以确定树的主要姿态,中枝的作用是延伸树势,细枝得以完整树木。五个环节里最重要的是出中枝,因为它是主干与细枝的中间连接环节,也很容易被学*者忽略。如果中枝走势不明,树身就会显得臃肿不堪,细枝(或点叶)也会与之脱节而显散乱。所以学*枯树时要特别重视中枝,要做到能在任何复杂的枝丛里都能让人感应到它的存在。此外,主干、次干、中枝、细枝的相互关系不能乱,需环环相扣,合乎“画理”。出细枝(或点叶)是画树的最后一个环节,要求出枝角度均匀,疏密得当,变化不可太大。最好以三五枝(以鹿角枝为例)组成一小枝,小枝与小枝相连接合成大枝,最后组构成枯树。(图3-4“树势示意图”)。接下去再分别树与树之间的宾主关系,以成树林。
最后再提示一些研*树法的侧重点:一,关注它的前后、左右、宾主等关系(用勾皴擦染点的方法组构而成);二,树法的五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结体规律可寻(如鹿角出枝的角度要均等要求),研*时一定要首先清楚认识它们;三,枝、干的前后关系与中枝的出枝理念犹为重要,须在*画中反复强调,最后养成*惯。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张伟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沂城市论坛

GMT+8, 2025-2-3 17:54 , Processed in 0.034499 second(s), 13 queries , Xcache On.

苏公网安备 3203810200011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