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城市论坛

查看: 114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沂市老年大学国画班教学初探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20:0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各位首长,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我在新沂市老年大学国画班任教已经两年多了。在教学中,一切都是在摸索中进行的,虽然至今没有得出,完全有效的,值得向兄弟学校推行的教学方法,但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不过这些经验和成绩,并没有使我们得到满足,;相反,更感觉到,在老年大学教授国画,这一个前无古人的新课题,尚有许许多多问题,须继续探索;须要同兄弟各校的同行们商讨;向同行们请教,学*,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才能使这项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老年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一项新生事物,老年大学设置的国画班,则更是新生事物中,难度较大,研究范围较广,教学经验特殊;同时也是成效显著的一项工作。笔者不揣孤陋,仅以两年多来,从探索中取得的点滴经验和成绩,向同行们和有关人士请教:

              (一)一切工作都以“老”字这个特点出发。

    老年大学是为老年人服务的。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它有不同于一般学校,不能把一般学校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加选择的,运用到老年大学的课堂上来。国画班的教学,则更为复杂。对老年人学国画(指课堂教学,不包括私人传授)前人没有给我们留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当然,也没有这类专门文献,供我们参考、借鉴、遵行。因此,困难是很大,很多的。但是,这一光荣的历史人物,已经担负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来推卸责任。我们就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进行摸索,尽最大努力,使之适合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因为我们没有普遍地去调查、研究、故而得不出普遍性,统一性的结论,只能,根据我们新沂市老年大学国画班教学的一偶之间,提出我们点滴的成绩和经验;虽然不见得成熟,但借此抛砖引玉,寻求教益,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大有补益。
    新沂市老年大学国画班学员(一下简称学员),有哪些特点呢?(不含我校其他各班) 我们的学员大都是六十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离退休的科、局、县、市级的男、女老干部。他们不但在离退休前,在各条战线上,立过汗马功劳,而且在离退休后,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他们都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文化素养。社会老年人,在人数上占得比重不大,却也都是德高望重的知名人士。从健康状况来看,他们极少例外的都是“老而未衰”的人。大部分学员经济条件充裕,没有家庭负担,而且有充分的时间和自由,自己可以主动支配。学员在入学以前,很少学过或正式学过国画。他们来学,主要出于一片对国画的热忱和爱心。
   就其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来分析,大部分人怀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对学画有程度不同的信心和“失之东偶,收之桑榆”的心理。……这是我们学员的主流,是提供我们教学,可以利用的主要有利条件。但是老年人,毕竟是老年人,不能采取一般的教学方法,来教他们画画。
    在具有上述良好条件的同时,学员也有,程度不同的,差别很大的某些消极因素:有的在离退休以后,家庭琐事仍然很重;有的健康情况,愈感衰退,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认为,已经功成名就,何必务此虚名去劳心劳力学画,来到老年大学,只是借以消磨永昼的;有的认为学画是容易的事,但是学过一个阶段以后,觉得难了,于是松了后劲;有的认为自己年事已高,学得晚了,怕“壮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还是及时行乐吧;有的确实身体衰弱,步履维艰,真的坚持不下去了,等等。这些情况虽不是主流,但其消极因素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很多的困难。
    我们就真对这些有利的条件和困难,具体研究,逐步改进,在摸索中进行工作的。

          (二)真对上述情况,我们采取了那些措施,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1,尊重学员的自尊心。
    一般学校师生之间,都有明显的师生关系,都提倡“师必严然后道尊”的教条。这在我们学员中是不适行的。因为学员都是老年人,和老师是“道相似也,年相若也”的人,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仅在画画这个单项不若老师而矣,假如老师以老师自居,对学员“耳提面命”,和学员必执弟子之礼,恭听教诲,势必对学员的自尊心,有所挫伤。虽然不至于发生对抗,但产生消极情绪,是在所难免的。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做,会使学员降低“尊师重道 ”的心情,影响教学效果。其实不然,恰恰相反。两年半的实践证明,我们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相处在师友之间,遇到问题,都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而“教学相长”受到良好的效果,这主要因为我们学员都有很高的涵养,持重的作风的缘故。
     ——国画班的课堂,有和其他班级不同的特殊性。其他班级只要老师讲,学生听,教室寂然无譁,发问有次序……照常规教学就可以了。但是国画班则不然,因为老师要示范,学员要围观;教材,画具都很复杂。学员和学员之间要相互磋商……所以国画班的学员不能像其他班的学员一样,“五手朝天”地在听讲。而且国画班的课堂秩序,不能要求太严,但是因为我们的学员,都有老年人普遍具有的沉寂*惯,都会自觉地遵守常规的课堂秩序。向来,我们的课堂秩序是良好的。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更能提高学员的学*兴趣。假使立下严格的课堂秩序,像对待小学生一样对待他们,就必然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2,解决学员心理障碍。
    ——老年人可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那就是怕衰老,怕学也无成。这是我们教学中的最大障碍。必须从思想上清除这个障碍。我们提出“做到老,学到老”,这是周总理一声身体力行的座右铭,我们应该遵循周总理的遗教,也去身体力行,才是老干部,老年人义不容辞,必须做到的事;“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用。”是党和**对老干部,老年人提出的英明号召,也是老干部,老年人应当享受的权利和义务。现代的一切事物,都在革新,现代的老年人,已经不再是“珠黄米莱不值钱”那个时代了;也都随着时代的步伐,加快前进的旋律,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已经提出,学画是不怕老的,也许;老年人学画,更有他的条件。“ 廋信文章老更成”。老年人,因为阅历较深,胸中的丘壑更多,更能出成果。
    我们经常举出,在中国绘画史上,像金冬心,吴昌硕……都是在衰年以后,才开始学画,齐白石也是在衰年以后,才开始“衰年变法”的,他们不但成为画家,而且成为一代宗师。
    我们也经常谈到,画家多享高寿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气功可以使人祛病延年,那无非是因为在练气功时,精神贯注,心无杂念意守丹田所致;学画的人,本来就具有淡薄明志,宁静致远的性格,再加上在画画时,全神贯注,心无杂念,意守“笔尖”,和练气功有异曲同工的妙用,不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有许多画家,远的不谈,就以近代而言: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朱屺瞻、萧龙士……等人,年近百岁或超过百岁。我们经常这样讲,学员们很受启发,大多能丢掉这个思想包袱,愉快地满怀信心地安心学画。孙过庭《书谱》说:“……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愈妙,学乃少而可勉。”这虽然是对学书法而言,但是我们认为,亦可以行之于学画。老年人阅历深,可以从心所欲,不逾规矩,对于学画,一经选定目标,就不会见异思迁了。这对于学画,比青年人有更优越的思想基础。请看看学员们自己的话。
    ——学员孙秀华,他深有体会地作诗言志,有两句诗这样说:“益寿诗词好,延年书画长”,学员王延培也有诗说:“老年大学开魁花,画展诗书堪称佳;人老心红竞争艳,天骄一代发春华。”学员姚廷顺的诗句这样说:“幸喜老来如己愿,*诗学画效先贤。”学员方荣秋的诗说:“希能学得丹青枝,泼彩挥毫绘夕阳。”由此可见,学员一旦明白了,学画不但可以为老年人增添乐趣,而且可以弥补他过去的不足。想学,以前没有机会和时间学到的缺陷,同时也有益身心,延年益寿。
   3利用学员追求上进的心理。
    ——也许有人会这样想,学员都是老年人,而且多是老干部,他们都取得了应得的荣誉,现在这点微不足道的荣誉,是无动于衷的。这句话对一般人来说,也许估计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有志于学画的老年人来说,却不符合事实。事实证明,老年人比青年人追求荣誉的心理更为强烈。因为他们既要巩固往日的荣誉,又怕今天不能得到新的荣誉,而使往天的荣誉受到影响,怕人会说:“别看你往日上马杀敌,今天让你下马草霭布,你要无能为力了。”我们的学员都是十分珍惜他们晚节的荣誉的。学员徐少青有两句诗说:“不求名禄登金榜,但愿期颐勿降低。”学员马翠华(女)有诗说:“老年书画展,策马着先鞭,马力争不足,情怀已愧然。”这样的情怀,谁能说不比青年人追求事业的心,追求荣誉的心更强烈呢?学员既然珍视他们晚节的荣誉,教师就有条件满足他们心理上的追求,来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
    4,抓住学员的爱国心理。
     ——为什么,要学员学中国画呢?因为我们的学员,大多数在旧社会,从长期斗争中过来的人。他们都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文化,从而也热爱中国画。他们深切知道,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不但在历史上,就是在今天,只有中国画,在地球上可与西洋画分庭抗礼,中国人,学中国画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事半功倍的事。刘海粟说过:“……(画)如果没有本民族的特点,就很难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令人遗憾的是,当前中国画界有少数人抛弃了民族传统,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他们的‘画’有的抽象到连自己都不知为何物……”这样的论点,年老学员是比青年人更能理解的,是更衷心拥护的,所以他们都愿意献身于振兴中国画,为振兴中国画而奋斗到一息尚存。
    5,学员们的热忱是可贵的,但是,老年人毕竟是老年人了。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帮助他们实现他们的理想?用什么样的具体方法呢?——那就是必须抓住“老”字的特点。
    新沂市老年大学国画班学制是两年,但是结业以后,大部分结业的学员,要求留校继续深造,校方鉴于他们学*的热忱,就增加了一个“提高班”,把新班称为“初级班”,这两个班学员的水平,有很大的差距,碍难同班学*,在教学上,也须因程度不同而异。于是,我们创造性的采取如下措施,并
随时加以改进:
    ——在初级班,采用“五步教学法”。具体的做法是:一,批改上课布置的作业,指出优点缺点;二,讲解初步的绘画知识;三,老师示范作画,结合刚才讲过的绘画知识,边画边讲,加深印象;四,学员临摹范本,或自由选择画册临摹;五,布置下堂课预*的新课题和课外作业。  
    ——五步教学法是有步骤有计划,由浅入深,在逐步提高中进行的。等到学员掌握了基础知识和技法后,老师就要帮助他们选择自己所爱、所长,来“专攻”,“速成”的试探。这是我们教学中得到的对老年人学画的最好的经验;也是立竿见影的有效措施。
    “专攻”,“速成”是鉴于老年人的特点,所采用的做法。老年人学画,必须速成,假如迟迟不见成效,势必使老年人心灰丧气,学不下去。但是速成,就不能像普通美术院校一样,从a、b、c学起,那就必须专攻(我们称之为“单打一”)。我们要求学员,不要务博不精,不要见异思迁。我们举出历史上以及近代现代许多画家,都是单打一,或侧重于某一画种,取得成功的例子。如韩干画马、文与可画兰、郑板桥画竹、王冕画梅、米南宫画烟雨、李苦禅侧重于画鹰、黄胄侧重于画驴、齐白石侧重于画虾蟹,还有的侧重于画猫、画金鱼、画草虫……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枝即可名世,何必贪多嚼不烂,自找苦吃,最终一事无成呢?
    ——学员经过诱导,大多数能这样做了。他们一一寻找自己学*目标,努力钻研。虽然他们水平上有高有低,但其进步神速,往往出人预料之外。
    为了保证“单打一速成教学法” 能够在教学中迅速见到成效,我们还采用“三主、三辅”的办法。所谓“三主、三辅”就是:“学员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员当堂作画学*技法为主,教师讲授绘画理论为辅;专攻一门为主,(也就是单打一)博览多识为辅。”所以我们的学员,有的专攻山水、有的专攻花鸟,有的专攻兰、有的专攻梅花……
    ——在绘画技法上,我们主张学员学半工半写的画法。既不主张学费工费时的工笔画,也不主张学一挥而就的大写意画。至于学员,在既以掌握了半工半写的基本画法以后,任其自由选择。也可以画一些工笔画和大写意画,或者其他自己学画的技法。
    我们有这样一个大胆的设想和尝试:不要求学员学会中国画。学员中一部分人,原来就对中国画很热爱,想学,也没有机会学,现在有机会了,但是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了。来到老年大学,只是为了欣赏别人的作品,听听老师讲点绘画理论,借以调剂调剂精神。一表他们对中国画的热爱和拥护之心的虔诚,对这门课程“捧捧场”;二好装装门面。对这类学员,要表示十分欢迎和感激。同时我们认为,人不可能都成为画家,也不必要都成为画家,但是都应该而都可能成为欣赏家、评论家。欣赏国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可以说是一种专门的学问。通过两年多的学*,他们有的人连一张画都没有画过,但是却和其他学员一样,提高了欣赏能力。能够辨别出中国画的优、劣、雅、俗和笔墨的高低,以及画的意境和韵味;甚至还能鉴定古今名画的真伪。这对老年人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显著的作用。
    ——中国画对学员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对中国画比对其它画种更热爱。他们热爱中国画,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他们都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祖国必然热爱祖国文化,热爱祖国文化必然热爱中国画,目的是为爱祖国才学中国画的,不会盲目冲动,不会赶时髦。灵魂净化,不会像少数青年容易被现在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所谓什么什么派的诱惑。我们经验,教老年人学画并不比青年人进步慢。
   6,除了课堂教学外,我们还举办了一些课外的辅助教学?
    ①功夫在画外。有的人向陆放翁学诗,陆放翁说:“子欲学诗乎?功夫在诗外。”我们把它改成“子欲学画乎?功夫在画外。”什么是画外呢?那就是书法、金石、文学(主要是词、诗……)以至饱游沃览,生活体验。我们的学员有无比的优越性。他们大都兼修书法和诗词的,有的原来就有很好的书法基础和会作格律诗和填词。我们要求他们,力求能够做到自画自题,,自撰题词;能把书法的笔法,运用到画中来;能把胸中的诗情已经变成画。两年来,他们都能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②“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始足以言画。” 这对老年人来说,则是过苛的要求。我们学校领导,本来计划,每学期做一次集体旅游写生,但鉴于学员年龄大,安全问题不好把握,不能这样做,因而号召学员自己来决定,也只是在沭河岸边,马陵山上,去欣赏那里的四季景色,借以开阔胸怀,陶冶性情,并利用这些机会来写生。大家都这样做了。但是,其中一部分学员,对此并不满足,自费或利用关系到名山大川去旅游。如许文阁去青岛崂山;方荣秋去北戴河;侯建昌去海南岛。他们都是高材生,对学画有很大的决心和信心。满载而归,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在期终展览时,他们展出的作品,呈现出一派清新真实的气象,比闭门造车,坐在屋里凭概念作的画,大不相同了。许文阁说:“这地方,我过去不止一次地去过,为什么没有这次去的感受之大呢?我现在知道了,那是那时还没有学画的缘故。”
    ③我们国画班,每个学期都开一次学员的诗、书、画展,对外展出。开展时,市领导剪裁、讲话、电视台前来录像,广播台前来录音,《新沂老年大学》(学报)开专栏影印刊载学员的优秀作品,学校颁发不同的奖励。有一位学员说:“……我在电视机前,抱着孙子,看见荧光屏上,放映着自己的作品,你说我心里有多么激动,好像自己已经变成了年轻人了。”大家请想,对老年人来讲,还有比这更高尚的“老有所乐”吗?
    ④《新沂老年大学》对学员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不论师生都可以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作品。国画是影印的,基本上可以保持原貌,学员们能够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作品,无不感到莫大的荣幸。有的自己精心收藏,有的寄赠老友,让老友也分享一份乐趣。
    ⑤在教室里设有“作品陈列壁”,不定期地陈列和更换学员的作品。学员可以互相观摩,各抒己见,从谈笑风生中不断提高自己绘画水平。
    ——这个陈列壁丰富多彩,不但对学员学画有所辅助,同时也美化了教室的环境,增加了教室的学术气氛。
   (三)取得了那些显著成绩?
    通过两年多的学*,学员的知名度也因绘画水平的逐步提高而随之提高。两年来,已有四人被市文联吸收为美术家协会的会员。《新沂市报》也经常有学员的国画作品刊登。
    现在新沂市居民的厅堂、书屋里,有许多处悬挂学员的作品。学员的作品,已经为美化人生,做出贡献了。
    学员许文阁的《山水》被一位获得博士后学位的美籍华人恳索带往美国,据说,深受华侨的赞美。这是我们学员作品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在地方上,也开始有人购买学员的作品,收藏或做礼品赠送,以彰显新沂丰厚的文化底蕴。
    国画班也抽出一定的时间,开设治印和装裱课,现在有的学员可以自己刻章,不需他求。有的学员学会装裱,结业以后,作为家庭副业。投产以来,经济效益尚为可观。
    老年大学历届的书画展,都是学员义务劳动,自己装裱的。累计节约资金近三千元。92年终的书画展,装裱的技术显著提高,达到可与徐州、临沂等地专业装裱师相比美的水平。

                   (四)做教师的几点体会。

   ①做教师必须以身作则。
   ——教师不论在教学上,还是自己的学业上,都不能松劲。教师一松劲,学员就会大松劲。新沂老年大学国画班共有三位教师,除一人是壮年,我们两位都年逾古稀,比学员中年龄最大的还要大,这三人都是勤勤恳恳地学画*字,几乎是争分夺秒,寸阴是兢,学员看到我们这样做,就自觉也没有理由,不这样做了。
    ②对学员不能打“马虎眼”。
    ——教师一定要好好备课,学员都是老年人,都有很深的阅历,对他们不能打“马虎眼”的,教师只好好好学*,提高自己,才能取得他们的佩服,千万不能强不知以为知;强不会以为会,信口开河,这样只会遭到学生们的白眼。影响教学效果。
    ——我们虽然不主张对学员灌输理论知识,但教师对理论知识却不能不加强学*。因为学员绘画技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得发生对绘画理论的追求。我们又没有充裕的时间,在课堂讲授,只有把一些理论性的书籍介绍给他们自学。但是这方面的书籍,大都是艰涩难懂(如《苦瓜和尚语录》之类),就难免学生突然发问,那么教师就得有作好充分回答的准备。不然,学员会失望。
    ③对学员要谦虚谨慎。   
     ——老师对学员的态度,一定要谦虚谨慎。对学员除教画外,不要涉及到其他方面。对学员的作品要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或不批评。我个人的看法,对学员可以废除批评这个教学方法 ,因为学员们大多是老年人的精英,曾经是社会或集团的主宰者或骨干,是教育人或领导人的人,他们都会自觉地改正的。
     ④师生关系要融恰。
     ——学员大都希望能够得到老师一张画,认为老师可能对应酬作品,已有应接不暇之势,轻易不愿开口,但是作为老师,不论怎么忙,也得优先满足学员的要求。这是师生关系最融洽的桥梁,是保证师生友谊关系的象征 。
     ⑤教师要保证自觉地出勤率在100%,早到晚退,最大限度的减少或消除无效“教时”。  
     ⑥教师不能有任何保守思想,不能使学员感到教师有“留一手”的感觉。只要学员发问,就要详细解答,自己不知道或学员暂时不须知道的问题,要婉言解释。
    总而言之,对老年人教画,必须根据老年人这一特点,循循善诱。所得成果是从“教学相长”中共同努力获得的。教师只要有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学员就会和教师一起,同心合力解决学*上的一些问题,克服一些困难。

                     (五)缺点和错误。

    如上所述,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过去的缺点和错误一定很多;新的缺点和错误也会源源而来。那就除主观努力克服之外,更须领导和兄弟单位,与会诸公给予指导和帮助。
    ——两年来,我们的工作,一直是在摸索中进行的,建校之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仍然机械地按照一般美术学校教画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收效很小,甚至没有收效。后来,我们发觉了这个问题,虽然逐步加以改进,但至今仍然没有得出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教学方法。致使走了很多弯路,浪费了学员很多宝贵的时间,时间对老年人来说更为珍贵。光阴一去,不能换回,教师是难辞其咎的。
    ——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广大的农村,两年来是这样想的,也是准备这样做的,但是,迄今无效,
来学的,还只是城市中的老干部和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老年人,而且就连这样一些老年人,我们也没有充分地发动起来。据我们了解,在社会上,有许多老年人,对中国画非常喜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到老年大学国画班来学*。
    ——学员虽然都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但是参差不齐,甚至差距很大,在教学中就不能不对程度的高低,有所迁就,于是高的感到偏低,低的感到偏高。这对教学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我们又无力多开班次,使得各得其所。
   ——现在还没有,有关部门颁发的适用于老年人学画的教科书,和适于老年人学*的画册。


                                结束语。

    各位首长,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我的演讲完了,有不到或错误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新沂城市论坛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沂城市论坛

GMT+8, 2024-6-12 00:14 , Processed in 0.046722 second(s), 14 queries , Xcache On.

苏公网安备 3203810200011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