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画做第二把交椅?中国画做第三把交椅?-----马南圃 日本画做第二把交椅?中国画做第三把交椅? 也谈走向未来的中国画 读《中国书画报》(89期90期,总1100——1101)连载的洪惠镇先生的《走向未来的中国画》一文,深深感到洪先生对目前国画界和关心国画前途的人士,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的剖析,不但认为确有真知灼见,而且先得我心。认为在这样认识基础的前提之后,洪先生必然会提出指导中国画未来的走向问题的正确理论。但读到下部分,却有些失望了。笔者不揣固陋,提出刍荛之见和洪先生商榷,和国画界人士共同讨论。 洪先生此文是一篇大文章,所说的是关系中国画前途盛衰的关键问题,不容忽视。洪先生在文章结束的时候,总结性地说:“……无论中国画如何演变,它有以下三个特色,最好明智地保持。”三个保持,一是精神性;二是水墨为尚;三是笔墨。对这三个保持,我们就不得不仔细研究、分析、批判。是无条件的接受,还是无条件的否定;是取其有益的部分,还是弃其有害的部分?笔者认为洪先生这三个保持,不但过于简单,不足以指导中国画的全面走向未来;而且前后矛盾,令学者莫知所从。请看—— 第一精神性。对精神性这一名词,甚为费解。是精神性?还是物质性呢?上文大意是说:20世纪上半期出现的吴、齐、黄、潘是由于他们是诗书画印的综合,才表现出中国文化精神的;到了20世纪后半期,山水画成了宣传的挂图;花鸟画成了客厅的装饰。又说:“再这样下去,山水花鸟就有消亡的危险。”为此,需要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言外之意,洪先生是主张文人画的,也像吴、齐、黄、潘的四综合,才能正本清源;换句话说,就是要按照这四位大师的路子走,才是走向未来的唯一途径。这四位大师本来就是中国画家的典范,是用不着再提的;也就是说洪先生没有重新介绍的必要,至于说四综合,20世纪的后半期,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四综合的画家,也不是“普遍之短”。这也许是洪先生所说的“精神性”。从洪先生的精神性来看,是属于物质性的。他认为“中国画的材料不足以像油画那样充分表现物质性……”,只能草草逸笔,画三兰两竹,哄人,简单、浅陋、谁都能“玩”的画种。我认为不是这样。认为中国画的精神性,应该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来谈这个问题,不应该只看到中国画的工具和油画不同,“产生不了可与之相比的效果。”中华民族性是五千多年的文明积累而成的,见义勇为,勇于正义献身的品德。从我国的历史来看,中华民族从来没有侵略过别人的记载,只有自卫还击取得的伟大最后的胜利。反应在中国画上,也充分证明这一点,中国画既不歌颂穷兵黩武的野蛮行为;也不描写被人欺侮精神不振的颓丧的心情。它是通过中国画的潜移默化使人类和我们一样善良地爱好和平,这才是中华民族文人画的精神性的千秋功绩。文人画是中国画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画派,它的“兰竹”是文人画借竹的坚贞,兰的幽香以表现中华民族高尚品质精神性的手段,不过不易被外国人所理解,也像我们不易理解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一样,谁都能玩的浅陋的画种。 总之中国画只要保持中华民族的精神性,不见得一定用油彩和“增加立体型”、“固定的透视与结构”、“西洋式装框”等等,都能保持中国画的世界荣誉。中华民族是善于吸取外来文化的民族,“西方画可采入者融之”使之同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共性。例如佛教传入中国,不但逐渐被中国融化,而且更有新的发展。表现在中国画上也非常明显。敦煌壁画(文化)除一部分保留西域的故事情节之外,最大部分则是中国画的画风。 我认为绘画的材料和工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得出它的独特效果,但它不是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准。如说油画的效果,中国画比不了了,那么中国画的效果,油画又能比得了吗?只能说各有千秋,可以互补长短而矣。 再说西洋画的达达派、未来派、印象派……大都是用油画色彩来画的,中国人很难理解;同样,西洋人也很难理解中国画的各种流派,这是不足为奇的。我们不懂价值5500万美元的毕加索的《双手抱胸的妇女》,他们也不懂被认为谁都能玩的三兰两竹。 第二个保持是水墨为尚。 一千年前,王维就说过:“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尚。”并不是新名词。不过,我揣测,这项保持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所在,应该着重地加以研究。但是,什么样的画才是水墨画的定义,却一直没有得出权威性的答案。我想,所谓水墨画者不外有三个不同的概念:1,是水和墨调和而成的黑色和灰色不同色彩的画法,像黑白的照相、电影、电视的效果一样的画。2,以水墨为主,施以浅淡的色彩,而色彩不至于碍墨的叫做“水墨丹青”的画。3,现代开始流行抽象的用色和墨构成的几何图形仲画些似山非山、似水非水、似人非人、似有色似无色的那种所谓的中国画。 洪先生主张中国画只有“墨色世界”的水墨画才能与姹紫嫣红的西洋画比美,若要追求色彩,那只能在日本之下坐“第三把交椅”。这是不是意味着西洋画是第一把交椅,日本画是第二把交椅,中国画在上一世纪就已经失掉了世界画坛上应有的地位,现在只有画水墨画才能不至于坐日本之下的第三把交椅?假如中国画保持水墨画的画种,它应该做第几把交椅呢?洪先生没有说。笔者认为这样的排位,是不符合真实情况的。在世界绘画史上,有谁给世界绘画这样排过位的?我认为,艺术这个东西,是无法用度、量、衡来衡量它的价值高低的。 各国各民族各地区都有自己的艺术——绘画。它们都在互补,让自己民族的一部分汇聚到世界文明之中,世界的文化才如此地丰富多彩,美丽富饶。不要追溯过远,就是在十九世纪以前的中国画,不论任何画种其世界声誉都不比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米勒、列宾(人物)、霍贝玛、柯罗(风景)稍差。进入十九世纪,中国画的品味都起了巨大的变化。原因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特别是鸦片战争,中国一部分人被侵略者的船坚炮利打得晕头转向,连脊梁骨都弯了,不但自己看不起自己,而且产生了崇洋媚外的,明显的或潜在的思想;甚至遭到洋人的耻笑,不但不以为耻,反而为荣。一部分爱祖国,爱祖国文化、文明的人士,(如中国画画家)仍然在洪先生所说的那些“余孽”的“西方文明中心”论的轻视之下,默默耕耘,画出很多很多足以震撼世界的作品。我认为从远古到现在,以至将来,中国画就是不用所谓水墨画也足以和西洋画分庭抗礼,只要我们的国家强盛起来,中国画就不会坐第三把交椅,第一把交椅谁做尚不知鹿死谁手呢。至于洪先生所说“水墨为尚”,究竟是什么样的水墨画才能“为尚”?他没有说。他只说水墨抽象画是挺进世界的先锋,对于这句话。我是不敢苟同的。 中国画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开始,就有在陶器胚上用彩色作画,烧成之后,呈现各种色彩的图形,称为彩陶。南宋谢赫的《六法》就有“随类赋彩”的话。隋唐以后,更重视色彩的作用。为了能尽量表现的完美,用上了金碧、青绿、铅、丹……种种彩,就连提出“水墨最为尚”的王维,他的画多为赤绿山水,后来宋、元、明、清的画,固然有一部分纯用水墨,但更多的仍以彩色为主。就连黄、王、倪、吴……他们的山水也不排除用绛设色。知道今天世界上只要设有博物馆的国家,就以没有收藏中国文物(特别是中国画),而以为耻。由此证明色彩更没有影响中国画的声誉。而水墨画只是中国画画种中的一个画种,不能代表全部的中国画,中国画有中国画自己独特的色彩,是油画所不能比拟的。油画的色彩可以借鉴,可以融之,但绝不可以生吞活剥,盲目效尤。 本来地球上的一切物种,不论植物、动物以至矿物都各自呈现着各自不同的色彩,把它的彩移植到画面上,就应该归还它本来的面目,虽然没有“墨分五色”之说也能出全色胶卷一样的效果,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单一的黑色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人们欣赏的需要了,于是发明色彩照相、电影、电视、甚至连报刊也多采用彩色了。这是势所必趋,何必强调把中国画引入黑色世界呢? 摄影技术的发明对西洋画的压力很大,使西洋画画家很自愧,纵有拉斐尔、提香、伦勃朗那样的本事,也画不出和照相一样惟妙惟肖的画来,只有求助于抽象、变形。照相技术发展成彩色了,西洋画也不得不用大红大紫大绿对照相跟踪追击,但又不甘心和照相比美,于是那些光怪陆离的奇奇怪怪的跳跃闪烁的色彩出现了惊世骇俗的各种连作者自己也不懂得各种画派。 我认为中国画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直到21世纪的今天,从来都是抽象的,而且非常重视色彩。但是中国画的色彩与西洋画的色彩绝不相同,它重高雅质朴;不重庸俗的浓艳。它更不依靠照相,相反地照相却向中国画靠拢,意图拍摄出中国画一样的风貌。李可染先生有块图章,问曰“不与照相争工”旨哉斯言。中国画出于民族的精神性,出于中国画家的情操素质,纵使艳紫嫣红、五彩缤纷也不会庸俗。因此中国画对西洋画和摄影的色彩只有参考、借鉴、融化,至于日本画那个色彩的“亚种”,纵使“拱手”躺卧坐他们的“第二把交椅”敬谢不敏也不敢接受。 在第二个保持水墨为尚这段中,说水墨为尚“体现了佛儒道三宗哲学。”这句话在现代是非常时髦的,凡画那些无病呻吟,使人费解,空洞无物的东西,都用它来做保护伞,因为你没有哲理的细胞。其实,这句话,对学画的人来说,危害性是很大的。因为让人陷入虚无的泥湾,不敢面对现实,描写具象的事物。洪先生上文说过“……在我看来,中国人物画走向未来,如果仍然缺乏写实性……(特写)中国油画取代而灭亡……”事实不见得会这样,但何岂前后矛盾乃耳? 第三个保持(特色)是笔墨。 “夫画者,所以形天地万物者也,舍笔墨之外岂有他哉?”古今人都说过不知千万遍了。除了有人说过“笔墨等于零”之外,中国画的重视笔墨仍然是天经地义。不过洪先生另有高明之见,他认为笔墨既能保持身心的积极性,又有利于精神和肌体的平衡等等,我更不敢苟同。 这一群不学无术的小“丑”,葬送了中国艺术,给中国美术史留下这么多, “可耻”的资料。 我的观点是中国画要想走向未来,做第一把交椅,就必须中国真正强盛起来。没有强大的国力和**,中国画谈何走向? 我的话会得到印证的 |
{:soso_e163:} |
讲话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这里举行纪念人民艺术家马南圃逝世十周年暨书画展活动,我代表老人的学生,书画界的同仁,对与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这次活动的主办、协办单位、以及筹备小组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鼓掌)。老人是位杰出的书画大家,南圃文化是我们新沂当代优秀文化的代表,是我们新沂文化的品牌,他的书画在国内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是我们新沂人的骄傲。 老人善诗文书画印,知识丰富全面。老人作画50余年,山水花鸟皆精,笔法灵活练达,风格稳健淡雅,不断扬弃求变,超越自我,自成一家,创出引领一代古典绘画新风。他的画在国内外颇受喜爱,部分作品被艺术馆、收藏馆、博物馆所收藏,或被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宾,流至海外。耄耋之年,犹勤学不懈,每日作画写字读书著述,从不间断,一生澹泊名利,不求显赫闻达,尤其是晚年作品,达到登峰造极的艺术境界受到人民的惊叹和赞美,形成了很有影响力的南圃文化。 老人生前的生活非常艰辛,处处节俭,真是“惜纸如金”,“ 惜墨如金”,也是“惜时如金”。不管在什么地方,他都能挤出闲暇时间练字作画。一天傍晚,我们从中河骑车沿沭河岸回新沂,边骑边聊边看,他突然停了,下车,把烟盒里的烟抽出来,放在包里,坐在地上,在烟盒上对河写生。他边画边告诉我:“凤麟,画要‘真、善、美’,做人也一样。对人要‘真’,做事要做‘善’,仪表和内心要‘美’;学画要勤奋,要善于捕捉美的东西,善于抓住美的瞬间,记录美的灵感,随时随地把自己看到的美画下来,回家再整理创作。”从艺术馆展出的画稿,大家可以看出,他的画稿多是在烟盒、草纸、废纸、报纸……上画的,没有一定的规格,也没有固定的纸张。我至今保留着他老人家那张在烟纸盒上的画稿,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呛然泪下。他老人家多次教育我:“凤麟,要想画品高,必须人品高;要想画好画,必须写好字;人的一生短暂,学画不容易,必须经受各种考验……”这些话语,至今仍回响在我的耳畔……让我警思。 老人在教学上是诲人不倦的。老人教我们画画,却很少向我们讲那些不合实际的,玄虚的空头理论;也不教我们按着他的画法作画;更不按照他自己的画法给我们改画。他经常说:“画没有什么一定的法子,你更不能照着我的画画,只要你能如实地表现出来就行。可是草率从事,不行!”老人边工作边创作边研究,时间是很紧的。可是,我们只要去向他学画,再忙,他都随时随地,停下手头的事。老人善谈诙谐幽默,往往他一句话,使你茅塞顿开。有一次,星期天,先生带我到马陵山去写生。他指着竹林说: “凤麟,你看,竹叶虽然很多,但是竹叶和竹叶之间是有空气的,没有空气的感觉,就画不出竹的精神。” 又有一次,也是野外写生。我画小溪边水草,它的倒影和溪中的水草,溪水清澈见底,倒映的水草,照在水里清清楚楚。我也就清清楚楚一丝不苟地画,画完一看,那像倒影!简直是颠倒而置的同样的水中水草。我问老人,老人说:“你把溪水加重色度试试”。我边加色边观察,当把淡淡的溪水,加重到两度色时,大吃一惊,倒影给逼出来了!我再竖划数笔,那袅娜摇曳的水草倒影,就跃然纸上了。这时,老人启发我说:“你不要认为近浓远淡,是一定的规律,其实不然,要自己体会实践。”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老人的音容笑貌仿佛如在眼前,仿佛还在指导我作画做人。 老人晚年一心研究画史画论,他自己编写了《中国美术简史》作为老年大学美术教材,填补了中国老年人学*美术而没有教材的空白,他为《中国美术史》和老年美术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老人结合自己绘画的实践,创造了超乱柴皴法,充实和发展了中国美术史。 老人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人民是难忘的。老人走啦,人民没有忘记他。新沂市人民怀念他,为他拍摄专辑,举办纪念画展,进行南圃文化研究。他的作品走向世界各地的同时,他的画展也将向海内外拓展;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在分享他的书画大餐的同时,更会缅怀他,崇敬他。今天大家云集这里,纪念南圃老人逝世十周年的活动,只是一起点,南圃文化一定会发扬光大!南圃老人一定会受到更多更广的人民的怀念和敬仰。 祝老人天堂幸福安康! 祝大家阖家欢乐!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吕凤麟 2012年8月8日 |
讲话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我代表南圃老人的后人,感谢大家,冒着酷暑参加纪念我爷爷——人民艺术家马南圃逝世十周年暨书画展活动;感谢:新沂市惠阳投资有限公司、江苏易博达路桥有限公司、新沂市收藏协会、新沂市书画网、新沂市南圃文化艺术品收藏馆、新沂市钱泉宝藏文化艺术品收藏馆、新沂市易儒文化发展公司、新沂市国际瑞丰大酒店、马南圃文化艺术研究会筹备组。谢谢你们(鼓掌)。 今天是2012年8日月8,大家为了纪念我爷爷南圃老人逝世十周年,相聚在瑞丰大酒店。十年前的今天,他老人家手握着画笔,静静地趴在画案上,留下一幅还没有完成的作品,离我们去了。他老人家去得匆匆,是我们没有想到的。让人民敬仰而思念的,我敬爱的爷爷,我的好爷爷,再也听不到我的呼唤。我们再也看不到他那慈祥的笑容了,再也听不到他谈笑风生的话语了。 爷爷在国家危难,民族危机的时刻,倾尽一切,参与、组织开展宿北民族斗争;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致力于诗文书画印的创作;为社会留下了大量的精神财富。他不仅为社会留下许多不朽的书画大作,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小说》、《剧本》、《随笔》、《杂文》、《诗词》、《文史资料》、《南圃老人与马陵山》等,还创造出超乱柴皴法,创作出《<石涛画谱注解>及考证》,《中国绘画简史》填补了《中国绘画史》的空白。 我们在整理爷爷的遗稿时,我们的心在颤抖。我们敬佩他老人家知识渊博仍坚持勤奋学*,又创作出那么多优秀文学艺术作品;敬佩他为社会做出这么大的贡献;敬佩他生命不息,学*、创作不抑的治学精神。 闭目凝思,爷爷的音容笑貌仍在眼前。“厚人以德,惠人以任”是我爷爷的做人原则。爷爷毕生与人为善,洁身自好,淡漠名利,虽历尽屈辱坎坷,犹不改大爱天下的朴实初衷,在低矮的小房子里与诗文书画印相伴,度过了他清贫而又愉快的一生,为社会,为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今天,各界人士在这里纪念我爷爷逝世十周年,爷爷的在天之灵应该得到安慰! 现在,大家一致认为,南圃文化是我们新沂当代优秀文化的代表,是我们新沂文化的品牌。南圃文化这一瑰宝亟待于大家抢救挖掘、收集整理;也亟待于大家的支持协作,开发弘扬。 大家对南圃文化的热爱,对南圃书画艺术的支持!我再次感谢,谢谢大家。 马菊芬 2012年8日月8 |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取消回复通知 师生情 我在退休之年,还能遇到南圃老师这样一位好老师,实在是我一生中的幸事。马老师知识渊博深奥,待人真诚胜过亲人,他的艺术作品精美,风格独到人人见了都感到品位无限…… 马老师在教学方面真实费劲心机,既要学者学得快,又要学得好;既要学者在技艺上有熟练的基本功,又要在艺术境界上步入佳境。每次上课前,马老师就先画好一幅针对课堂内容的画,并写好上课提纲,还要当堂作画,让同学们体会用笔的轻、重、疾、徐、勾、皴、擦、点、染,学会水墨的浓、淡、干、湿的运用和体现。 马老师讲课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语言精练有趣。能听到马老师一堂课实在是一种精神享受。 马老师讲完课后,我们学员临摹作画。他再对我们每人的作品点评,然后再对全班总评。马老师能用点睛而又精辟的语言指出存在的共性和个性,让我们顿时醒悟。我们以后作画时就能在正确的道路上探索…… 一天,马老师跟我说:“你孩子家在南京,你在这生活不便,可以到南京去,既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又可以学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李畹是李可染先生的四妹,我的同学,那里的老师多,水平高,画展多。你去了能开阔视野,提高水平。我给你写封信,你去找李畹。” 我到了南京,到了金陵老年大学报到,那里光国画班就有五个,山水班又分普通、提高、研究三个班,另外还有花鸟、人物各一班,每天上午只开其中一课。我因到南京上学不容易,五个班的课我都想上,可是山水的提高班和研究班不是任何人报了名就能上的,而且我是新生,学校里没有我过去的成绩,无奈之下,叫我当场作画,其实就是入学考试。当时,我确实感到紧张,因为那是人才荟萃的省府,六朝古都!我揣揣然的花了两个小时画了一幅《听泉图》,老师们不但点头称赞,而且当面委任我为班长,我当时非常高兴。我高兴不仅仅是我升任了小小的芝麻官,而是通过我的手使久居田野生活的马老师的技艺,能让都市教授们惊异!我们多么希望马老师的作品,能在世上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能得到美的享受。 马老师虽然仙逝十年了,再也不能为我们作画、答疑解惑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不时地浮在我们面前。敬爱的马老师,你在天堂还作画吗?还教画吗? 马老师在有生之年将自己绘画和教学心得,进行归纳整理编写了《中国绘画简史》,注解了《石涛画谱》并对作者进行考证,还作了大量的诗稿,这都是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财产。新沂市本是一个新建的县级市,文化底蕴较薄,国画工作者更是凤毛麟角,经过马老师的辛勤培育我市的绘画人才和绘画水平遥居全国绘画之首。所以在历次的画展中我们参展的数量和获奖的质量都是位居前茅,这些成绩不能不说是马南圃老师的功劳。 “一幅画,能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一幅画人们看了要感到宁静和谐,不要有霸气。”马老师这些叫人深思的话语,永远在我们耳畔回响。 韩德宇 |
物华天宝 钟吾一人——记在马南圃先生逝世十周年遗墨展上 文/东来书画 2002年8月8日午后,在一个无人知晓的时刻,人民画家、学者、诗人——马南圃先生,一个人在间半庐握笔伏案,自那就再也没有起来过!十年转瞬即逝,当历史走到今天,我们慨然长叹。 马南圃先生是新沂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亮点,其在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上新沂500年内难有人出其右者。名家云:马南圃的书画艺术可与“南京四老”齐名(李畹语),艺术造诣在江苏省也是少见的(喻继高语),我认为这样的认定是偏于保守的。随着马南圃遗墨、遗作的问世和认识的提高和理解的加深,其影响和地位会更大、更高!原声已逝,回声渐响,嘹亮已不远! 六年前,我初接触马南圃先生书画仅是爱好,之后渐渐迷上!从纵向和横向来看,马南圃书画到底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马南圃在世曾自语,“50年后我的手绢儿大点(一平尺)一张画可以养活一家人!”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最接近真实答案是哪一种?这些问题一直困惑着我,又吸引着我!为了解决这问题,我走了万里路,读了千卷书,结识了上百位朋友!这六年里,我先后去了北京、上海、南京、西安等地方的博物馆美术馆观览传世书画珍品。有时会在一幅两三平尺的画前,静立几个小时仍觉得没看完,有时甚至为了看画忘记了火车票的时间。同时又细读美术史和中国古代画论,认真研究、反复比较。还不断向专业人士请教。经此种种,今天我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马南圃的花卉画除吴昌硕外可与中国现当代名家并肩,马南圃的山水画能与傅抱石、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齐飞,马南圃的草虫翎毛不亚于齐白石,佛仙人物,远在于范曾之上;马南圃的书法,内功深厚,含蓄内敛,得魏晋真要,自成一格! 马南圃幼年得清朝淮北名刹马陵山全潮律院主持跻圣禅师启蒙,少年得郯城县立乡村师范学校高秀千指导,青年得徐州艺术专科学校李可染、张金石、萧龙士、王继述等诸大师亲授后又在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力学半年,之后笔耕不辍,晚年更是勤奋不已!其专业素养纯正而又深厚!文化是艺术的源泉,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艺术就变成了无病呻吟、就变成了矫揉造作。马南圃先生通晓易理,迷于老庄。如吾友藏有马南圃手抄《道德经》全卷;马南圃用易经解读《石涛画谱》甚是精彩。马南圃在儒学方面更是有深厚的学养,先生有一闲章“述而不作”语出论语,“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可见其对儒学和经典的敬仰。另外马南圃的民本思想、仁善心怀皆是儒家光辉。马南圃在诗词方面的造诣可谓精深。今天不仅可见无数信手拈来的题画诗,还可见自制古体诗更是精妙,写钟吾风俗、叹马陵山色,皆形象生动、意境幽远,有越品越美之致。还有马南圃创作的剧本,公演后成地方名剧。小说、评论、杂文、随笔等,文字老辣,章法严谨,技法规范,都有相当水准。另外马南圃在瓷砖画方面的创作和造诣也颇深,攻克釉上彩烧制的诸多难题!这还有待进一步发掘研究。 一生中能在其中哪怕最小的一个方面,有此造诣,就已经是很够的了,但是马南圃先生在他所涉猎的每一个领域,甚至是在革命方面都有卓然建树,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的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然而命运往往戏人。马南圃身处旺族,得书香濡染,受佛理熏陶,抗日战争中也曾叱诧风云,建国后因阶级立场、政治分歧入狱11年,也曾命悬一线过。之后**受整,历经磨难,79年后虽暂获安宁但至死贫穷!经历了家道的沧海桑田,磨砺着世事的风云变幻。阅历不可谓不丰富,经历不可谓不坎坷,眼界不可谓不开阔。于当时是苦难,于之后是财富,于艺术更是瑰宝。这对于马南圃的艺术生涯简直是天成之缘,人生憾事,艺术幸事! 马南圃的作品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有十米长卷、八米长卷、五米长卷,手札两米长卷,大幅六尺整张,四尺整张,斗方扇面,三裁各式长条对开的,小的手掌见方,各类四条屏,通景三屏、四屏,书画合璧的暗画,还有大小册页近二十余本,瓷砖画五米大幅,瓷砖四屏,单幅散画也在4000以上。题材有春夏秋冬,阴晴圆缺,风霜雪雨,名胜古迹,山川河流,树木山石,飞泉流瀑,亭台楼阁,四季花卉,花鸟虫鱼,翎毛走兽,鸡鸭鹅猫,儒释道佛,妖魔鬼怪,百姓人家,甚至还有汽车、摩托车、公路等均入画。 书画价格是评判画家的重要标志之一!马南圃勤*书画的初衷只是爱好自娱,20岁之后对有求取者,喜而恭送。65岁后因世事繁缛,対索画者有别视之:真爱者,有求必应,索画办事者,按事而论,有情有义者,不要硬送,贪而不爱者,点到为止,求画渔利者、依官要画者,拒之门外。各式情况均等不一。对于买画求生、以此营命,马南圃先生自始至终淡薄视之,虽后期略有改观,偶尔以画求财也多因世事维艰!对钱财还是轻之又轻的!马南圃在世时,花上二三百元,便可求得一张。2002年至2006年花上千八百的在市面上可买到一张不错的作品。2006年至2008年大概要三五千才可偶尔买到一张,2008年至2010年花上万八千在市面也是不好卖的,2010年至2012年在我身边两笔较高记录,一张是宝艺斋的(不到三平尺山水)3万出售,一张是网上的三尺整张的5万出售(经核实)。笔者认为:即使是两张高价出售的马南圃书画,离马南圃书画的实际艺术价值还是有很大距离的。笔者预计在未来的两年内马南圃的书法每平尺1万左右,绘画每平尺2万左右;未来十年内,若一切太平,马南圃书画每平尺10万元左右,应该问题不大。历史不会忘记那些对文明做出贡献的人,人民不会忘记他们所喜爱的人,时间会给一切一个公正的评判!以上仅是个人观点一己之见,请方家指正! 登山,人皆可为,易始难终,进之难往后更难!世人弃者至山腰已十之八九,及至山峰,以万不出一,进之半步,难之又难,登峰者百年不见一人,而马南圃先生便是那百年不遇的登峰之人。 |
画的不错哦 ........ |
8月8日上午准时参加。 |
高山仰止 ---回忆我在徐州艺专求学时期,李可染先生对我的教诲和以后长期对我自学绘画的影响的一些片段--- 我是抗日战争以前徐州艺术专科学校的学生,受过李可染先生整整三年的教诲,而且我对他老人家的崇拜和他老人家对我的垂青,都有比其他同学更深厚的关系;虽然当时我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的青年,对先生的艺术生活知道得不够全面,理解得不够透彻,但是,确实他是我生平受益最大、印象最深,终生难忘的一位老师。因此,我有责任把我所知道的,先生的道德文章,以及一言一行回忆一下,记载下来,告诉大家,告诉后来人,使之知道,先生之所以能够有今天这样的伟大成就,是来之不易的,是先生为艺术事业艰苦奋斗,胸怀若谷,应得的果实。从我知道的一些琐事——一些第一手资料来看,从三十年代始,青年的李可染先生就已经不愧是后生楷模。现在暌违坐下,音讯未闻者,已经半个世纪了。我已衰老,虽然还能按照先生当年教诲的精神执笔作画,画一些远远不能达到先生对我期望的作品,但以未能恳*,迄无成就。每一思之,不觉汗颜。我写这篇短文,是藉以补过,藉以自责,藉以对先生表达“高山仰止”的孺慕之情而矣。至于先生的艺术思想、教学思想、艺术成就、人品、画品……早已誉满天下,有口皆碑,自有高明之士为之载之竹帛;作为他老人家的尚未登堂的学生的我来说,是不敢妄赞一词的。只能作如下一些翔实的散记。 当三十年代,我在徐州艺专读书的时候,先生是我心目中最崇敬的老师当中最崇敬的一位,或者可以说,是全体同学心目中最崇敬的一位。那时先生是教我们素描(木炭画)的。在我的记忆中,先生从来没有缺勤、迟到、早退的事。三年如一日。当时先生除在徐州艺专任教以外,还兼任徐州省立民众教育馆的工作。徐州艺专在快哉亭公园对过,先生的家在南关尹小桥,省立民众教育馆在坝子街,正成个三角形的路线,来往至少有二十里。可是先生每天总是穿着一双白色网球鞋,风雨无阻,往返数次。在我的记忆中,从来没有先生乘坐人力车或或其他代步工具的印象。当时艺术界的靡靡之风是很流行的,很大一部分学美术的青年,无论在服装、举动、作风、形象各个方面,都程度不同的带有罗曼蒂克的倾向,而徐州艺专的学生,很少有人受这种倾向的诱惑,都能专心一意的,埋头钻研,直到现在我还认为,这是和先生言传身教,所起的作用,分不开的。 据我所知,先生的家庭经济并不富裕。虽然先生家开一爿在徐州颇为著名的“宴春园”饭店,但是先生并不依靠它,而是以自己菲薄的薪俸作为维持家庭生活和进行美术事业活动的经济基础。据说,先生家庭每月经济开支的预算,是把美术事业所需,提在第一位的。我到过先生的家(就是现在李可染先生故居)好多次。我所见到的先生家族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是质朴无华,和蔼可亲的。 先生有个三弟叫李可朋,也是学美术的,当时,他的油画已经崭露头角,可惜不幸早卒,只要先生自己或别人提及,先生总是唏嘘不已,或说:“可朋假若不死,他将来的成就,一定会比我大。”先生对我们学生的关怀,也是无微不至的,只要你略有进步,他就会用简单的语言表扬你说:“好!你好好学。”但很少批评我们。说实在的,我们也没有人“敢”在先生面前说越轨的话,做越轨的事,或者不按先生的指导去学*的,先生爱惜青年,于此可见。 上面已经说过,先生是教我们素描的,但在我的回忆中,就我个人来说,我在中国画所得到的教益,远远超过了素描。我了解石涛、八大,以后进一步地理解石涛、八大而且直到现在还对石涛、八大的热爱崇拜日益加深,这是先生对我的教诲,给我的影响。当时我主要是学花鸟画,而有正书局、中华书局、商务印刷馆所印刷的、胶版的、珂罗版的石涛、八大的山水画册,几乎被我买全。先生经常问我们,有时对我个人讲解这两位大师的风格和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我当时虽然理解不够深刻,但现在随着年岁和欣赏水平的增长,在认识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我确立,甘做他们“门下”、“走狗”的决心也逐步坚定。虽然,我并不去模仿石涛、八大,而我尚能画出并不太庸俗,不太低级的画来,是受他们画风的影响,是按李可染老师的教导,走着,我认为正确途径的缘故。 先生在教学上是诲人不倦的。先生教我们素描,却很少在课堂上,向我们讲那些不合实际的,玄虚的空头理论;也不教我们按着他的画法作画;也不按照他自己的画法给我改画。他经常说:“画没有什么一定的法子,只要你能如实地表现出来就行。可是草率从事,不行!”我们向他学素描以外的其他画种,都是在课余时间或者在野外写生的途中进行的。先生沉默寡言,但是他一句话,往往使你茅塞顿开,而且非常幽默。有一次的星期天,先生带我们到云龙山东去写生,画水彩画。他看一位同学画的画说:“你这棵树画得像什么,我看像秫秸篦上挑个鸡蛋壳。”我一看,确实有点像。先生又说:“你看,树叶虽然很多,但是树叶和树叶之间是有空气的,没有空气的感觉,就画不出树的精神。” 又有一次,也是野外写生。我画一条小溪边柳树的倒影,倒影的柳丝,照在水面上清清楚楚。我也就清清楚楚一丝不苟地画,画完一看,那像倒影!简直是颠倒而置的两颗同样的树。我请先生改一改,先生一面改,一面说:“这是因为没有含蓄”。先生把我的,那淡淡的溪水,最少加重了两度色。使我大吃一惊,我担心这样重的溪水,怎能再画出倒影来呢?可是先生却用浓重的水色把倒影逼出来了,再竖划数笔,那袅娜摇曳的柳丝倒影,就跃然纸上了。我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说:“‘含蓄’就是模糊吧,先生?”先生说:“这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着墨无多,得出复杂的效果;或者可以这样说,但不仅如此,你慢慢体验,可以领会。”先生对我们的*作,常用“含蓄”或者不“含蓄”;“结实”或者不“结实”来评定优劣。这时,先生又向我说:“你不要认为近浓远淡,是一定的规律,其实不然。”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先生的音容笑貌仿佛如在眼前,仿佛还在指导我们作画做人。 |
祝贺```~~~ |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律师 于 2012-7-24 22:51 编辑 各位网友: 谨订于2012年8月8日上午8时正,在我市国际瑞丰大酒店会议中心召开人民艺术家马南圃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和大型书画展活动,届时将展出200余幅南圃精品书画,同时将请出马老的力作十米长卷、八米长卷、五米长卷等多幅大型书画,还将有5幅精品册页参展,此次纪念和展出历史空前,欢迎广大网友、书画爱好者前往参加纪念和观赏。 本次活动有:新沂市惠阳投资有限公司、江苏易博达路桥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新沂市收藏协会、新沂市书画网、新沂市南圃文化艺术品收藏馆、 新沂市钱泉宝藏文化艺术品收藏馆、新沂市易儒文化发展公司协办 马南圃文化艺术研究会筹备组 2012年7月24日 |
{:soso_e181:} |
{:soso_e183:} |
张道北 发表于 2012-6-2 07:30 这位同学, 我曾经要认马老当师傅, 马老说我孙女比你大, 但是马老介绍一个师傅给我 后来马老对我 真没话说 |
GMT+8, 2024-11-16 06:18 , Processed in 0.052110 second(s), 15 queries ,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5-2021 新沂市门户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营业执照 苏ICP备12018068号-1 增值电信许可证:苏B2-201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