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城市论坛

标题: 南圃先生的范儿 [打印本页]

作者: 张道北    时间: 2012-6-3 22:13
标题: 南圃先生的范儿 “范儿”一词,最早是三十年前听我的一位演员朋友说的。 他说演员往台上一站,要有“范儿”。并指着画报上唐国强,郭凯敏的照片
南圃先生的范儿




“范儿”一词,最早是三十年前听我的一位演员朋友说的。

他说演员往台上一站,要有“范儿”。并指着画报上唐国强,郭凯敏的照片说,他们真有范儿。这是我接受“范儿教育”的第一课,我开始认识到,原来一个人有“范儿”,必须长得漂亮,五官端正,腰杆笔直,如我等便属没有范儿,简直就是寒碜。从此我对“范儿”充满了敬意,充满了羡慕,甚至有几分妒忌——因为我往死了努也迖不了标。

及至认识了南圃先生,才知道范儿的含义还不仅仅是这样。

当然,就从外貌来讲,南圃先生长的也有范儿:他留着不长不短的胡须,既不是张飞李逵那样的虬髯,也非关老爷那样的美髯,而是清瘦的山羊胡须。我之所以用清瘦来描述他的胡须,是因为它和南圃先生清瘦的脸型匹配的恰到好处,换了任何一种胡须都不合适。嘴唇有点厚,牙齿有点黄,眼睛有点小,却闪着聪慧和善的光芒,永远留着短短的平头,这种头型现在却成了时髦,听说叫什么“板寸”;永远穿着粗布对襟小褂,夏天是白色,冬天是蓝色;似乎一辈子只穿两种鞋:尖口布鞋或球鞋,就是乡间常穿的那种黄色军用球鞋,从没见他穿过皮鞋,很难想象,如果一双乌黑锃亮的皮鞋穿在他脚上,那还是南圃先生吗?

我曽这样描述南圃先生八二年和我们一帮青年登泰山的情形:当年的马老六十多岁,留平头,蓄白须,穿对襟粗布褂,登尖口黑布鞋,挎红油纸雨伞,背自制黄布包,一副仙风道骨。确实,那天的泰山道中,南圃先生在不经意间成了明星,男老外女老外老老外小老外纷纷拉他合影请他题字向他“哈啰”,因为在老外眼中,他太中国了,太东方了,他们到中国来也许寻找的正是这种神韵。

我想,这身裤褂在任何一家服装店都买不到,应该出自南圃夫人之手。南圃夫人我没见过,但我认定她是一位朴实贤惠的女性,吃饭不上桌,只在厨房里低头续火烧饭。

这种裤褂到现在也常出现在大型宴会中,出现在电视访谈节目的嘉宾席中,但他们的服装却闪耀着绸缎的光辉,上有金色的大团花,再配上装腔作势,颐指气使的做派,腾腾一股富豪气,一股“大家”气,怎如南圃先生的那粗布对襟小褂,看着那么亲切,穿着那么舒服——我都想买上一件。

如果仅以长相穿着说南圃先生有范儿,我便有庸俗的嫌疑。随着和南圃先生更多的交往,接下来更多的事情,让我对范儿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家还一律以同志相称,独南圃先生称年轻女士为“小姐”,男士为“先生”,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称自己的夫人为“内人”。他执着的认为,只有这样的称呼才最贴切,最有人情味,最永恒。令我惊讶的是,三十年后,这些在那时看来落后的称呼,今天却成了时髦流行的语言,历史真的是三十年一轮回吗?

八二年,初出茅庐的我,画了一幅油画《春光融融》,表现一群老太太在村口晒太阳,很有些农村闲适生活的气味。南圃先生看后,随后送来一封信,宣纸信笺上用毛笔写了一首诗,为《七律。题邓明理画春光融融》,上写道:

今岁春来景更新,

融融和气满农村,

好风已干十年泪,

旭日频暖万姓心。

散步为期争致富,

聚谈相勉不愁贫。

诗人捻断须千缕,

不及画家笔下真。

我又惊讶了,老先生除画之外,竟然还有这么好的诗词书法功底。

其实惊讶一词用在这里,是不合适的,甚至有些不敬,只能说明我的孤陋寡闻,少见多怪,从那个时代走来的知识分子,几乎都是这样,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策论文章,参禅悟道。无不精通。在我很小的时候,看到中央领导人为雷锋的题词,一色虎写的那么好,那么“艺术”,谁说革命者只会驰骋疆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那时的知识分子堆里随便找一个人来写字,都会比现代人不知好多少倍。曽认识一位小学老师,她说现在提倡小学生练字,要告别“火柴杆字”,可惜到现在也没看出告别了多少。

遥想南圃先生在年轻时受的教育,应该是传统的儒家教育,是千百年来东方文化精华的教育,所谓“修齐治平”是也。他的青少年时代虽然已是民国时代,但成立数十年的民国与存在四千年的华夏文明是一脉相承的。

南圃先生毕竟还不完全是古人,他的身上不时还有新文化的影子,**刚结束,他写了一出话剧,剧名我还清晰的记得,叫《怒海听涛》,内容却有些模糊了,大约是写**中或**后青年人在压抑状态下的痛苦与抗争。这出剧在人民剧场演出了好几场,好像还参加了省里的会演,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这一切形成了南圃先生他们这一代人独特的范儿。

先生自号南圃,居所曰“间半庐”,这真太耐人寻味了,琢磨来琢磨去,便禁不住拍掌叫绝,他们像南圃先生的对襟小褂,尖口布鞋一样,看着贴切,听着舒服。

南圃老人,即在南边种菜的老。南圃先生的家在唐店乡中河村,在城区之南约二十里,先生在这里种菜浇园,吟诗作画,放浪形骸于天地,举匏樽以相属,好一个“南圃老人”!每看到“南圃老人”“ “间半庐”的字号,我总是会心一笑,想起这么一句话;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好象是古时一位画家说的,是谁,我忘了。

“南圃’“ 间半庐”,这自号的深处,还暗藏着先生淡泊名利,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心态。

  要说闻达,官名地位在南圃先生来说并不是不可能的,当与它们擦肩而过的时候,他仍泰然处之,真名士者自风流。\先生早年求学于徐州艺专李可染门下,后又考取杭州国立艺专,与他同时代学画的人,如今大多名噪天下;再说仕途,我曽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新沂党史,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新沂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成员名单中,他的名字赫然在册。能赫然在册的人,恐怕将来都做了高官,但先生至终是一介布衣,一直当他的南圃老人,一直在间半庐里生活,而且一活就是八十八年。

南圃先生去世时,我曽专程从徐州赶往吊唁。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去先生家。从新沂至唐店中河,汽车在乡间小路上颠簸了四十分钟,刚进村,便有阵阵唢呐声传来,吊唁的既有市长,书记等官员,也有朴实的乡里乡亲和他的门生,总之,人很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正屋摆放着一口黑漆漆的棺材,朴实无华,很大,很厚重。搭灵棚。请唢呐,儿孙披麻戴孝,全按老规矩来,我想这是对的,因为南圃先生就是植根于传统和民间的。

南圃先生是一位画家,学问家,同时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但他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他在毫不做作,自自然然当中起的“范儿”,感染了我们。




                                                邓明理

                                                2011-6-26



作者: 石器时代    时间: 2012-6-4 14:59
标题: [i=s] 本帖最后由 石器时代 于 2012-6-4 15:02 编辑 [/i] 再说仕途,我曽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新沂党史,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新沂第一个党
本帖最后由 石器时代 于 2012-6-4 15:02 编辑

再说仕途,我曽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新沂党史,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新沂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成员名单中,他的名字赫然在册。能赫然在册的人,恐怕将来都做了高官,但先生至终是一介布衣,一直当他的南圃老人,一直在间半庐里生活,而且一活就是八十八年。   -------邓明理

南浦先生是新沂的历史的一份子啊!他要从政了也许就不能有今天的艺术家的南圃了
作者: 天净沙    时间: 2012-6-4 18:05
标题: 拜读美文。了解历史。谢谢。
拜读美文。了解历史。谢谢。
作者: 东来书画    时间: 2012-6-4 18:29
标题: 支持!!!!!
支持!!!!!

c0ac1aa6e02ddfdc9152ee47.jpg (94.27 KB, 下载次数: 9)

c0ac1aa6e02ddfdc9152ee47.jpg





欢迎光临 新沂城市论坛 (http://bbs.0516k.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