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钟吾刺史 于 2012-2-25 14:23 编辑
凡人的天堂(图文/巢笑)
丽江古城街道狭窄,店铺建造随坡就势,蜿蜒伸展,不见首尾。房舍完全用麻石和木料筑成,精雕细琢,图案与妙联,镌刻在普通人家的门楣上,让人一猜二读,一步三回首。偶尔还有古老的东巴文字在纳西族人家中的墙壁和服饰上出现,像历史的见证,又像一个个猜测不透的谜……阳沟清澈,流水终年不断,迂回曲折,从家家门口流经。这真是个地理奇特的地方,建在山上的城市,却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环绕。路面铺垫的石板,是云南特有的七彩石,被几百年风霜雨雪侵蚀之后,被无数双赶路的脚践踏之后,早已失却棱角,而石面中各种彩色的块垒却愈加鲜亮,像刚被水洗过一般光亮润滑,路人从上面走过,若踩在一堆玉润珠圆的宝石之中,既感觉豪华奢侈,又颇有不忍之心。 徜徉在老街,店铺鳞次栉比,普洱茶饼,葫芦丝,手鼓,银器,手工编织的围巾,木雕,缅甸来的翡翠琳琅满目,让你目不暇接,爱不释手。你不时可以听到从不远的店铺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那是银匠们在精心打造他们手中的银器。丽江的银匠可以即时为你打造你希望得到的银器造型和图案。丽江的手工艺人众多,他们的店铺,通常也是他们的作坊,每天从他们手中敲打出来的艺术品,流向世界各地,流向各色人等。除了店铺,其次就是客栈了。客栈大多是家庭式的,修在曲径通幽的逼仄狭巷,及至拾阶而入,却又是豁然开朗的一个四合庭院,纳西族客栈的老板也是家主,他(她)会热情招呼你,为你收拾房间,准备饭菜,还会自豪地为你讲解纳西族人的历史和风俗*惯,引领你参观客栈内颇有特色的民居。其时,你就不仅是住客栈了,还等于参观了一个小型民族博物馆。 老街四通八达,变幻莫测,你却无需担心走失。聪明的纳西族人在几百年前就为你设计好了自然向导,“顺水而进,逆水而出。”只要遵循这个准则,沿着明沟里水流的方向行走,你就可以决定进城还是出城了。老街狭长而逼仄,走得久了,你也不会感到郁闷,因为你在任何一个方位抬头,都可以看到高耸入云的玉龙雪山。玉龙雪山,是保佑纳西族人的神明。 丽江的茶馆与江南的茶馆很有相似的一面,茶馆的一侧必然是临水的。走累了,你可以随便选一家茶馆坐下来歇息,要一杯咖啡或者泡一壶普洱茶,看看书或者发发呆,消磨一整个下午。在这里,时间是静止的,没有熙攘,没有车马喧。如果你想找一个隐身世外的桃源,那这里就是一个首选之地了。很想在一处僻静的临街小巷,开一爿商铺,或者一个小手工作坊;与客人讨价还价,或者敲敲打打,把手中的活计打造成传世的珍品。累了,可以抬起头,让远方的雪山倒映进眼帘,用雪的纯净一次次洗礼内心深处的灵魂。 推开窗棂,你可能会等来一场大雪或小雨,那也许是一种你久违的心情和突如其来的惊喜;或者你可以看看沈从文先生笔下描写过的变幻莫测的云南的云;隔岸的建筑,游人和暮色渐临,如一幅幅变幻着的中国画。巧了你也许会碰到一位失意的歌手在对面的骑楼上,冲着洞开的窗户召开他的个人演唱会,一把吉它,一个麦克风,听众和歌手都只有他一个人。当然还有一个隔岸观景的你。歌手可以在同一个位置不厌其烦地唱同一首歌,像闪盘中灌制好的、重复播放的歌曲;歌手可以连续唱一个下午或者一整天。也许好几天。谁知道呢,只要他感觉好就行。这里没有竞争,没有批评,无需在乎别人的感觉。在这里他就是自己的歌王。走出丽江,回到闹市之后,他就会把歌唱得更纯粹、更感人,悟出一些闹市中人们来不及想的东西。 手中端一盅红葡萄酒色的熟普洱,恰能让你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有时你恍如到了江南水乡,而耳畔传来的却不是吴侬软语;有时你以为到了西藏拉萨,眼前却不见一座佛塔,不见一位僧侣。这就是丽江古城独有的特色了。丽江古城虽然建在山巅,你却感觉不到她高高在上的压抑。因为她不是布达拉宫,没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古城的最初,也许只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驿站,它的初衷只是为马队和商贩提供栖息地,顺便交易一点茶叶、盐和银饰。正因为它迎合了商业流通,才从一个驿站渐渐演绎成为一个重镇,最终成为西南边陲的一朵奇葩。 丽江古城的前世注定了她不可能成为圣城,而只能成为今生凡人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