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报)养猪场的猪粪尿发酵处理后,成了瓜菜、牧草的优质肥料;吸引游客前来采摘,牧草用来喂猪……双塘镇九墩村郭兴儒的这套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不仅较好解决了养猪场的污染问题,同时还带来了比单纯养猪更高的经济效益,吸引了省内外不少养殖户、专业人士前来参观取经。 近日,记者来到养猪场,探访其中的秘密。 记者走进郭兴儒的农场,眼前,屋舍整齐,环境优美,闻不到丝毫异味。郭兴儒边走边介绍,养猪场内有15栋猪舍,分为后备猪舍、分娩舍、配种妊娠舍、保育舍、生长育肥舍,全部自繁自养,每年出栏2000头二元母猪、5000头优质商品猪。猪场内有4名饲养员、2名负责防疫的管理员,饲养上不同猪舍各有严格的技术操作规程,全部实施标准化管理。 记者看到,在每一排猪圈背后,都修建有水渠,猪粪和猪尿,通过水渠流向了不远处的一个池子。猪圈的东侧有几个排列整齐的玻璃钢罐子,郭兴儒指了指排放整齐的灰色大罐,“这是一种用新材料制成的,猪每天产生的排泄物都被及时排放到罐子里,发酵产生的沼气用来发电。” 菜园里,四处拉着黑色的塑料管子,靠近果树的根部,伸进大棚里,管子被扎了小孔,喷出一串串细细的、晶莹的水珠,将周边的土壤都润湿了。 “浇的不是普通水,是营养液。”郭兴儒告诉我们,这些管子是从发酵池接下来的。 经过严格的消毒,记者来到猪舍,完全闻不到任何异味。“猪都睡在发酵床上,就是将农田中的稻壳、木屑、益生菌混合,制作为生猪生活的发酵垫料。记者身处铺满发酵垫料的养殖场内,试验站的陆站长说,这是因为益生菌能够生物发酵分解。而且这种垫料使用2~3年后,能够直接还田。”郭兴儒一一解说。 在猪场一角,一名工人正在操纵机器处理猪舍里清理出来的排泄物。 郭兴儒告诉我们,猪栏里的排泄物全部清理进入发酵灌发酵。 “猪场里的猪粪猪尿都被利用了,真正实现了零污染。”郭兴儒有点自豪地说,解决了猪粪尿污水的污染,创适了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不仅能省下每头猪40元的兽药成本,也能改善土壤的质量。由此养殖生产的猪肉更加鲜嫩、多汁、肥而不腻。 近两年,由于生猪价格下跌,养殖成本攀升,不少养猪场出现了亏损。今年生猪价格有所回升,但仍然没有走出低谷,据郭兴儒介绍,“目前的生猪价格还抵不全养殖成本,养猪还是不赚钱。”尽管养猪不赚钱,但还是保持了上千头生猪的存栏规模,这是“维持农庄正常运转的需要”。不过,郭兴儒自有赚钱的门路。我们到养猪场的时候,看到门口停着一辆大巴,不少游客准备上车离开。这些游客几乎人手拎着一个竹编的小筐,里面装着玉米、梨等农副产品。“这些都是来休闲观光的游客,这些农产品也是自己生产的。”郭兴儒告诉我们,去年接待采摘客超过五千人次。” 地处偏僻,为何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按郭兴儒的说法,关键是有特色。这个特色就是生态、绿色、有机。 “农业要混合经营,不能单一经营。单一经营风险高,混合经营有利于分散风险,还能取得比单一经营更高的综合效益。”郭兴儒认为,混合经营不是把不相干的产业简单捏合在一起,而是要有机联结。他的多种经营都是围绕养猪场展开的,利用养猪场的有机肥种植果树、瓜菜,发展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利用果园、牧草场来化解猪场的污染,优化环境,吸引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