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新沂—微书评”】 让孩子们快乐生长 ----读《卢梭教育文集》有感 新安城东小学 王鑫 近期,读了《卢梭教育文集》这本书,对卢梭的教育思想感受较深。卢梭,不愧是伟大的教育家,他说过:“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今天的我们听来,这话简直是谬论。但卢梭的解释在于他认为:“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是的,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惟恐孩子虚度光阴,让孩子做无穷的作业,参加好多的补*班,不让他们有一点的玩耍时间,每到周六周日孩子们真是更加忙碌了,而家长老师则还自以为这样做是在尽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和义务。而卢梭却反问我们:“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 读了这样的文字,我觉得亲切,我想:真心实意的快乐,也许应该是课堂教学,特别是小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原因有三:第一,我们绝大多数的成年人认同的教学价值都趋向于“有用”。可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有用”常被庸俗化为具体实在相对固话的东西,比如:语文上的字词书写、句段朗读和理解;科学上的科学概念背诵;数学上的反复做练*,英语上的背诵记忆单词等等。而难以进行有效测量的诸如:心灵震撼和愉悦,科学思想的渗透,探究过程的快乐享受等均被置于教学考量之外。事实上,人就像是一根根会思想的芦苇,虽然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他因为有了思想反而成就了伟大,人的这种精神生活使我们人类变得高贵。可以想象,所谓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如果目光仅仅盯在狭隘的“有用”之上,一定是舍本逐末,自甘堕落的。第二,教育有追求现实有用的必要,但是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现代教育必须立足于“使人成为人”这样一个终极目标。必须从庸俗的“有用”教育中超脱,直达人的心灵,满足人的天性。童年时代的孩子多么需要天性的自由成长啊!如果不做这些莫名其妙的作业会高兴起来,那就不要做好了,让我们陪着一起到操场上去玩耍吧。如果不去参加那么多的补*班孩子会更加健康的成长,那就找出时间带着他们走向大自然,走向阳光,走向新鲜的世界吧。因为给孩子们一个愉快的童年,这应该是我们教师的使命。第三,今天的课堂教学必须是尊重人、关心人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培养健康、自由的精神世界,才能可能生长创新的奇葩。源于大工业时代的扼杀个性、追求高度统一的工厂车间似地课堂教学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到退隐幕后的时候了。想想我们的教学,我们做到了哪里?我们改变了没有?我们将学生的位置放在哪里?你尊重学生了吗?有时面对学生的“差”,你知道“差”在哪里吗?你知道“如何改变”吗?你明白“变得如何”吗?思来想去,要改变的东西还是有太多太多的。“无用”的课堂,真正的快乐,最高的智慧等等。 特级教师钱梦龙说过一段话:“其实,教育是引导,教育是培养,教育也是一种影响。教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教师的价值体现在‘教’字上。教师的成功,在于转变我们教育的对象。”真心祝愿我们的教师和课堂能够创造出更多更多的快乐,让孩子们健康自由的生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