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互联网+”风潮迅速席卷了整个神州大地。各行各业、企业个人,都在畅想“互联网+”后,即将迎来的广阔蓝海和无限商机。 热潮之下不能没有冷思考,全民的“互联网+”热潮,需要警惕的是概念的滥用和扭曲。在当下热火朝天的“互联网+”行业里,从规模企业到路边摊贩,跟风炒作、名不副实的比比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无法预料的风险和问题,比如电商风头正劲,却规避不了假冒伪劣商品的横行无忌;互联网金融热火朝天,却遭遇一波又一波的“跑路潮”…… 这些借互联网东风行投机之实的浮躁举动,自然是在利用全新形势下监管滞后的时间差,但其更本质的失误在于对“互联网+”内涵的误读。即便媒体报道中,“互联网+”一直炙手可热,但是不少普通民众和经营者,对这一概念表面熟悉,内里却由衷地感到陌生,甚至一些领域的政策主导者和基层领导干部,对真正的互联网思维也知之甚少。很多情况下,“互联网+”仅仅被肤浅地理解为原有产业和网络简单的累加,或者干脆简化成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网络营销。 以农业为例,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被视为农业升级改造的关键和新机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方围绕着的核心仅仅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壮大而已。信息技术时代,现代化农业的格局不该如此偏狭。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源地和领跑者,美国将通讯、人工智能、GPS、遥感技术等多种先进手段应用于农作物的生产作业之中,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效和科学。所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不应该将目光仅仅停留在农产品营销环节的电子化,更应该关注以互联网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对整个农业链条的支撑和变革。 推进“互联网+”,是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视为生产要素,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其根本还是要专注先进技术和产品质量。“互联网+”不是一次营销变革,而是一次生产革命,只有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实业上,它的未来才无可限量。
补充内容 (2016-7-27 10:59):
(来自新沂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