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城市论坛
标题:
漫谈书法与文化修养
[打印本页]
作者:
墨客
时间:
2011-6-22 14:35
标题:
漫谈书法与文化修养
漫谈书法与文化修养
2009年,在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中国书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将有力地激励和提升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中国书法创作实践!
一、书法是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世界各地的文字,最基本的有象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象形文字是最古老的文字。大约公元十至十五世纪,大多数国家都相继选择了表音文字,而中国文字继续沿着自己的轨道发展。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语法最稳定,词汇和语音变化最快。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历经沧桑,今人和古人、南人和北人说话语音语调相去十万八千里,而今天的人们之所以能够轻松阅读文章古籍,保持中华文化精神不散,全凭汉字象形表意之功!
语言文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是约定俗成的东西。文字经过漫长的时间,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创造了不同的书写表现方式。从已经发现的四五千年甲骨文看,殷商时代的文字已经具备了内在的逻辑结构和完整体系,此后文字仍在不断演变之中。
二、书法集中体现中国的文化与哲学美
中国人讲,文以载道。而书法是文的载体,亦深藏其中。中国书法主张学习传统,认为古法是根本,必须扎实掌握,世代相袭。所谓古法,其实就是古人造字时那些与哲学理解浑然一体的东西。晋人循理而法生,唐人用法而意出,宋人用意而古法俱在。
纵观铭刻在龟甲、铜器、石鼓上的中国的最早的文字,这些文字平实质朴,端庄大方,气度恢弘,遒劲稳健,其精气神贯穿在书法长河里。古人认为字有筋骨、血脉、皮肉、神韵、脂泽、气息,数者缺一不可。骨和韵,刚与柔,相辅相成。
中国书法,在用笔、结字、章法里无不充满着辩证关系。凡运笔有起止、有缓急、有映带、有回环、有轻重、有转折、有虚实、有偏正、有藏锋、有露锋,运用起来可以变幻无穷;单个汉字,犹如构筑一个农耕时代的家庭,每个字都会有尊卑主次,会有方圆收放,笔画之间会有进退和礼让;中国书法的篇章和结构,犹如一个社会、国家,充满了相互关系和秩序,有的跌宕起伏,有的如排兵布阵,有的如大小珠联。
笔法,字法,章法的辩证关系,最终都统一于一个“和”字。
三、书品可鉴人品官德
中国人重视书写者的人品,认为人品高,书品也高。古人对书法研习者的心性和人品的修炼做了大量论述,提出做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在所有的修炼中,最高的层次是对“心”的修炼。要求学书法的人,人品要高,心地要正,心胸开朗,雍容和厚。提出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凡书者贵乎沉静,会意在笔前,字居心后。在书法的实践中,“心”处于统帅地位,心正则气定,气定则腕活,腕活则笔端,笔端则墨注,墨注则神凝,神凝则象滋,无意而皆意,不法是皆法。
颜真卿的字受历代追捧,一直是与他高尚的人格和民族气节相联系的。历代学颜书者皆要学鲁公的为人。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历代因品德不好,书法作品被打折扣的人大有人在。宋四家“苏、黄、米、蔡”中的“蔡”,原为蔡京,后人恶其为人,而以蔡襄易之。这与当今我们坚持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取人标准并无二致。
作者:
前庄子
时间:
2011-6-23 07:24
学习了,谢谢{:soso_e163:}
作者:
黑色的眼睛
时间:
2011-6-23 09:24
空泛了些。。。最后说的也没有道理,汪精卫的诗写的很好,难道雷锋品德高尚,就要让雷锋代替汪精卫?
作者:
墨客
时间:
2011-6-23 14:27
此文为王尚康所撰写。发表在《中国文物报》第八版(2011年2月16日),特此说明。
作者:
小干鱼炒辣椒
时间:
2011-6-24 00:37
写的好,学习了!
作者:
黑色的眼睛
时间:
2011-6-24 13:24
欧阳锋的九阴真经虽然走火入魔,郭靖和洪七公均承认他武功天下第一,艺术成就和人品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历代文学家不乏人品低劣的人。。。
欢迎光临 新沂城市论坛 (http://bbs.0516k.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