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城市论坛

标题: 硬笔书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枫叶流丹    时间: 2008-11-18 17:21
好漂亮、好有功力的硬笔书法!——楼主所书吗?!
作者: 前庄子    时间: 2008-11-19 06:26
0516K308 0516K308
作者: 西窗芭蕉    时间: 2008-11-19 11:31
清逸,0516K308 俊秀
作者: 金银杏    时间: 2008-11-21 11:18
喜欢
作者: 纪宇利    时间: 2008-11-22 09:28
有力度,好书法,最好报下出处。
作者: 黑色的眼睛    时间: 2008-11-22 23:43
王建王维
作者: 前庄子    时间: 2008-11-23 11:01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①,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②。
【评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伟大抱负不能实现之后的矛盾苦闷心情。由于到了晚年。只好“惟好静”了。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 有韵味,洒脱超然、发人深省。
全诗写情多于写景。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

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评析】: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
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境尤其静净。起句对偶,颔联反而对得不工整,虽属五律,却有古体诗的风韵。
作者: 北庭书生    时间: 2008-11-24 00:22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境尤其静净。起句对偶,颔联反而对得不工整,虽属五律,却有古体诗的风韵。

这个评论有些糟糕。五律颔联不工,孟浩然的诗最多,孟诗之所以这样写和五律的章法有关。五律的形成和南朝的五言山水诗很有关系,追求各联用力均衡,适合写闲淡的题材,而不像七律那样各联肥瘦不一,易跌宕起落。颔联的位置本是承上,孟诗颔联对仗工与不工之间,不卑不亢,行云流水自然承接,是既别致又高超的写法。且历来为后世的作者所仿效。这诗也是这样。论者以为不工,自然就有古体诗的风韵,工是近体的要求,不工是古体的要求,这个等于什么都没说。古体诗的风韵,古体诗有无数种风韵,算是什么风韵。而且这个论者几乎会错了作者的意思,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礼赞是很刻意的东西,怎么会是"忘情的欣赏'"呢?

对王维诗的论述更是不着边际,“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伟大抱负不能实现之后的矛盾苦闷心情。由于到了晚年。只好“惟好静”了。”这个说的都是胡话,王维一生好静而厌世,中岁颇好道,中岁已经"颇好道''了,"晚年"哪来这样的苦闷?伟大抱负不能实现,他好像从来就没有过什么太大的抱负……
作者: 泪落无痕    时间: 2008-12-13 23:22
不错 顶起
作者: 前庄子    时间: 2008-12-16 07:26
0516K308 0516K308
作者: 开心宝贝    时间: 2008-12-26 09:57
有功力
作者: candao    时间: 2009-1-12 09:54
有味道
作者: 前庄子    时间: 2009-1-13 09:43
再次学习0516K308
作者: 泼墨亭主人    时间: 2009-2-8 22: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老子捣你牙    时间: 2009-2-9 13:14
0516K293 0516K293
作者: 等着挨P    时间: 2009-3-5 22:42
很强
作者: 老土    时间: 2009-6-11 21:05
再次学习,好字!
作者: 等着挨P    时间: 2009-6-12 11:56
小强
作者: 秋梓    时间: 2009-6-20 23:14
太牛了,俺也喜欢
作者: 我强调几点意见    时间: 2009-7-22 10:34
很好的字。
作者: 新社寡    时间: 2009-7-23 08:00
标题: 上海信用卡提现1个点,分期,电话:13918467053
上海信用卡提现1个点,带积分,实体商店,安全可靠,当场结算。

信用卡空卡分期,(建行,光大,中国),详细情况请来电咨询。

咨询电话:15921927851     郭小姐(敬请保留电话,以备急用)

地址:徐家汇地铁10号出口(美罗城旁)




欢迎光临 新沂城市论坛 (http://bbs.0516k.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