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映以来,赵薇导演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市场表现势如破竹。截止5月1日,上映六天票房已经破3亿。票房之外,影片引发的青春怀旧情结,也成为热议话题。
《致青春》于4月26日上映以来十分火爆,首映日票房达到4650万元,超越《泰囧》,刷新2D版华语片首日票房纪录。上映第三天,影片以5200万元的成绩,创下单日华语片票房纪录。进入五一假期后,影片票房持续走高,截至5月1日下午5点,票房已超过3亿元。
尽管也有人评论对影片质量表示怀疑,但对一位新人导演而言,《致青春》首周的票房与整体口碑表现,已然实现了双赢。腾讯娱乐独家专访了华视总裁王琛、光线总裁王长田、麦特总裁陈砺志三位影片投资方老总,以及编剧李樯,通过他们的视角,来试着分析一下《致青春》的成功之道。
谈质量:制作、宣传、发行,一个都不能少
谈起《致青春》,影片最大投资方华视总裁王琛女士最有发言权。“华视从2009年开始运作这个项目,参与了全过程,影片现在的表现这么好,是对大家辛苦付出的最好回报”。在王琛看来,做项目要成功,制作、宣传、发行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但最基础的,“还是你的制作没有问题”。赵薇之外,监制关锦鹏(微博)、编剧李樯,都是保证制作水平的关键人物。
投资方之一、且在发行方面承担主要任务的光线总裁王长田则分享了发行经验,他说,“这次《致青春》的发行,没在空中飘着,它落在了实处。很多影片的发行不好,是因为它们该做的没做到,而我们在70多个城市的影院有落地的发行人员,负责把影片宣传落实到每家影院,比如影院售票大厅都在放《致青春》主题曲”。
麦特总裁陈砺志则强调了技术环节之外,赵薇对《致青春》起到的凝聚作用,在他看来,《致青春》成功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赵薇本人。“她汇聚了足够多的资源,比如李樯和关锦鹏,以及优秀的宣发资源,虽然因为是导演处女作,她难免要刷些人情卡。但影片成功后,她的卡债也算还完了”。
谈票房:文艺商业可共存,《致青春》是文艺范儿的商业片
回头想想,《致青春》虽然高票房,但并不是典型的商业电影。编剧李樯就坦承,赵薇找自己聊剧本时,只是要求他把青春写的实在些,并不要那些腻歪的卿卿我我,仅此而已。
但《致青春》六天破3亿的票房摆在那里,数字不会骗人,市场不开玩笑。对于这部打破自己编剧作品票房纪录的电影的市场强势,李樯认为,原因之一便是,“它触发了话题,引起了众议”。
王长田的看法跟李樯一致,“有些人喜欢前半段的幽默,有些人喜欢后半段的现实。片中每个角色都有人喜欢,都有人去谈论,话题起来了,票房自然不会差”。王长田还强调说,自己早在看影片粗剪版时,就对它的票房特别有信心,“我那时候还特意发过一个微博,说这是十年来最好的青春片”。
跟王长田的看法不太一样,陈砺志坚定地认为,赵薇在影片拍摄之初,就抱着要拍一部商业片的想法。“她没有摇摆于文艺和市场之间,就是要拍一部大陆自己的青春商业片。”陈砺志认为,这种坚定,让她在创作包括剪辑时,都没有摇摆和游离,“这很重要”。
王琛的观点则具有总结意义,她认为,文艺和商业并不冲突,这两个词“是不同纬度的褒义词,完全可以共存”。她还是强调说,制作是第一位的,而且几位幕后主创“对市场都有着深刻的了解”。
至于影片最终的票房走向,陈砺志和王长田的观点达成一致,“大概会在6到8亿之间,每个投资商都能获得数倍的回报”。
谈问题:片长过长及拍片超支都存在,但总体完美
《致青春》的票房一路飘红之外,口碑也一直居高不下,在国内著名的电影评论网站上,它的评分高达7.3分。谈起影片的不足,几位老板都表示其实它“几近完美”。
王琛的答案很干脆,“可能是因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吧,这部作品在我心目中已经接近完美了”。陈砺志则表示,影片拍摄时长和预算超支,是赵薇需要从中汲取经验的地方,而影片最终的定剪达到130分钟,这也多少影响了影片的排片。
王长田也提到了片长问题,认为它多少对市场回报是有影响的。此外,他还认为,如果王菲演唱的《致青春》主题曲能够再早一些推广,宣传效果会更好。在这之外,“有些小瑕疵、有些场景的取舍,都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不影响它总体的完美”。
其实,为了将《致青春》做到尽量完美,赵薇的较真导致影片拍摄周期拉长。原计划80天的拍摄,最后用了足足120天才完成。影片拍摄的超时必然导致超支,对于之前网上疯传的“赵薇自掏腰包垫付超支费用”的说法,几位老板都予以否认。
陈砺志表示,影片的确有超支现象,但基于所有决定都是为保证电影品质,所以“投资方无异议全票通过追加超支费用。”针对该传闻,王琛干脆直接表示,“这太没有依据了”。
谈负面:欢迎拍砖,但请慎用“烂”字
《致青春》的火爆之中也夹杂着杂音,著名出版人路金波便公开表示“这是部只有40分的烂片”。针对这番负面评论,几位老总表示,欢迎给差评,但请慎用“烂”字。
王琛表示,自己并不了解路金波的评论,但自己不太接受烂片的说法,“大家可以提建设性意见,没必要恶语相向,这也降低了发言人的层次”。
陈砺志和王长田也认为,“每个人看完电影都有评论的自由”,但陈砺志觉得,“烂片”这种说法“非常不客观,不公平的”。他反问说,“什么样的片子叫烂片?标准是什么?是思想下流了?是制作粗劣了?是欺骗观众了?是故事虚妄了?”
对于这个争论,编剧李樯和几位老总的看法一致,他还用一句莎士比亚的台词做了总结陈词:“一人之蜜糖,他人之毒药”。
跟“烂片论”类似,《致青春》卷入的另一个“丑闻”,则是被传,《钢铁侠3》延期,是为了给《致青春》让路。对此,王琛一笑置之:“海外进口片的档期不是我们决定的,作为投资方,我们甚至认为《钢铁侠3》和《致青春》类型不同,不会构成巨大竞争”。
陈砺志则认为此传闻是又一个阴谋论,“《致青春》在春节就确定了五一档上映,并且一直没有动摇过……退一步讲,如果我们真有本事有能力让《钢铁侠3》推迟上映,为什么不干脆让它再晚十天半个月,何必在最黄金的五一档其让它腰斩市场?”
欢迎光临 新沂城市论坛 (http://bbs.0516k.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