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城市论坛
标题:
一种实用化的“求职预览”工具
[打印本页]
作者:
巅峰321
时间:
2013-3-11 00:30
标题:
这一点说起来特别简单,可我相信大部分学生并未有意识地实践过。 一天,一个计算机系的学生坐在中关村的一家星巴克里问我:“你说我毕业之后该做什么工
这一点说起来特别简单,可我相信大部分学生并未有意识地实践过。
一天,一个计算机系的学生坐在中关村的一家星巴克里问我:“你说我毕业之后该做什么工作呢?做软件、硬件还是互联网?”
我怎么知道?谁是学计算机的?
其实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知道。我们一起去上一些招聘网站(51job,chinahr,zhaopin),打开职位搜索引擎搜索计算机领域基本的工作职位类别。随便打开几个看看,看职位描述和招聘要求,你就知道自己距离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士还差多少。不懂Java就去学一下,不懂电脑组装就去海龙大厦泡一泡。为什么非要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呢?
我们对同一个职位,可以找到50条相关招聘信息,删掉个别企业的无理要求,提炼出这50条信息中的共同条件,所得的就是这个职位的行业进入标准。分析这个职位的招聘标准,有些是硬性要求,如本科以上学历,英语通过四级;有些是软性要求,如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我先强调软性要求的意义。比如做市场营销需要极强的人际沟通和表达能力。假如你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课业成绩很好,但是过于内向,不怎么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你看到这里基本可以考虑去改行了。因为本性难移,对于一个市场人员,沟通能力是比营销知识更加重要的东西(看看宝洁公司每年招聘大量莫名其妙专业的市场人员就可以知道)。知识可以去学,但是性格不能勉为其难地去改变。招聘条件中诸如团队协作能力、创造性、对数字敏感等要求并非虚指,它们可能更重要。即使你可以蒙蔽一两家公司,但是欺骗不了自己,工作中的痛苦会带给你惩罚。
当你知道了自身符合哪些软性要求的时候,也不要盲目乐观。要加强这种良好的倾向,使之具体化。如果他们要求你有领导力,你为什么不做一些体现领导力的事情?你领导过什么团队,组织过什么活动?
再分析一下硬性条件。硬性条件可以分为两部分:核心条件和外围条件。核心条件一般指你必须要有的过硬技能,如果你要应聘做新东方的《新概念》授课教师,就必须会说英语;你要应聘做程序员,就必须掌握相关的编程软件。外围条件是指诸如大学本科学历、市场营销专业、英语六级、工作经验三年以上之类的条件。
我们是否应该冷静地去看待学校的品牌问题?从概率上来说,名牌大学的学生是否比一般院校毕业的学生优秀?人力资源部正是将这种假设作为筛选简历的原则,他们要保证录用的都是金子。那些门槛性的限制条件,常常出自工作效率原则,但他们看重的实质并非如此!
你也许没有本科学历,你也许没有六级证书,你也许不是对口的专业毕业。但如果你已经具备了核心的工作技能,又在软素质上更胜常人一筹,为什么不去试试?虽然某些著名的500强企业只在某些定点的名牌大学招人,但是每年都有“混”进去的非名校毕业生。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具有门槛效应的招聘条件,才是整个招聘要求中最有弹性的部分!
如果你能这样解析一份招聘广告,就可以知道什么职位是不能碰触的,你应该为向往的职业做哪些准备,以及为满足每一条标准你需要付出多少精力。有些人花全部时间准备那些外围条件,比如拿更高的学位,考更高级别的证书。这些当然很好,但是决不是雇主真正看中的东西,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需要你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软性素质,并把硬性的专业技能夯得更实!
作者:
小刀砍大树
时间:
2013-3-12 14:49
标题:
什么什么啊
什么什么啊
欢迎光临 新沂城市论坛 (http://bbs.0516k.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