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城市论坛
标题:
有些惯例,该改改了
[打印本页]
作者:
焦点网谈
时间:
2009-8-5 08:40
标题:
有些惯例,该改改了
(读者聚焦) 转帖人民日报( 2009年8月4日 19 版)
有些时候,习惯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东西。在习惯面前,人往往会丧失自主性、自制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挟持。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会不自觉地成为习惯势力的“人质”甚至牺牲品。
最典型的就是那些“因公”豪饮致死的陪酒者。
不知从何时起,陪领导喝酒已成“官场”上的惯例。特别是上级领导光临指导或视察工作,不让领导吃好喝好就是“失职”。因此,陪领导喝酒就成了一些基层干部的重要任务,有酒量的要上,没有酒量的也要上,哪怕是“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也在所不辞。近些年,一些地方干部因陪酒“殉职”的新闻不绝于耳,却未见“陪酒风”有丝毫减弱。
其实,陪酒者包括被陪者中的很多人对喝酒毫无兴趣,对“感情深,一口闷”之类的“酒文化”也十分反感,更知道酒喝多了既难受又伤身,但谁也不愿、不敢或不好意思破这个例。
在编辑这组稿件中,我发现,我们的许多惯例竟都与吃喝有关:办事要宴请,谢师要宴请,升学要宴请,婚丧嫁娶、生孩子做寿、谈生意做买卖,都要宴请……似乎除了吃喝,我们已经找不到人与人之间更好的交往、沟通、答谢以及寻求合作的方式,赴宴吃请已成不少人的沉重负担,农村的此类“人情债”令许多家庭不堪重负,公款吃喝更成为众人诟病的社会痼疾、腐败温床。曾听一位做生意的亲戚感叹:“不吃,得罪人哪!”言语中充满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
难道,仅仅因为是相沿成习、一以贯之,我们就可以对不正之风、不良习俗听之任之、随之从之?
习惯靠养成,风气可促成。尽管移风易俗、打破惯例并非易事,但并非不可能之事。法律、政策、道德、舆论都是助推器。因为多管齐下,公共场所禁烟在我国不是已初见成效了吗?国人随地吐痰的陋习不是也在改变吗?不仅是移风易俗,反腐倡廉、勤俭节约等也可从改变、改革这些众人都不以为然却又都“习惯成自然”的事情做起。
【惯例1】
基层干部陪酒风
——害死人
据媒体报道,7月13日下午,湖北武汉市新洲区水务局47岁的副局长金某在陪客吃饭过程中,因饮酒过量导致心脏病突发死亡。
陪酒致死,金某绝非第一人。2004年,云南华宁县委组织部下派干部、青龙镇矣甫村委会支书贾某陪某些县领导吃饭时醉死;2005年,江苏高淳县东坝中学会计李某陪县劳动局领导吃饭时醉酒而死;今年3月,云南嵩明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李某陪“有关领导”喝酒时醉死……基层官员陪酒致死的悲剧为何屡屡上演?
笔者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和**官员打交道,深知“酒场就是官场”的潜规则:想要政策?喝酒;想要项目?喝酒;想要资金?喝酒;想要提拔?还是要喝酒。“宁要小胃穿个洞,不让感情裂条缝”。
更要命的是和上级派来的“钦差大臣”进餐,要想领导开心,自己必须喝好,“长眼色”的副职和一些中层干部在关键时刻还要替自己的“老大”挡酒。我有个朋友身为某局办公室主任之职,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陪各级领导吃饭喝酒,经常喝得天翻地覆,自己“三高”不算,弄得老婆也牢骚满腹。再后来,无论他到哪儿吃饭,老婆都要现场监督,局领导对他很不满意,他自己也很郁闷。我还有个朋友是某**机关报的副总编辑,年前也是因为和“领导”在一起喝酒后醉酒而亡。
当前,虽然许多**部门都出台了“禁酒令”,可禁令归禁令,能够做到令行禁止的却寥寥无几,原因无他,面对上面下来检查指导工作的领导,很多时候连一把手都不得不喝(或找下属替喝)。“无酒不成席”,而无席又怎能表达下级对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毋庸讳言,吃喝已成为公务接待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金某饮酒身亡一事,当地纪检部门已快速启动程序,并将对是否涉及用公款消费以及是哪些公务人员参与饮酒等问题介入调查。而依笔者之见,这种调查固然重要,但如果当前“官场酒规则”得不到根本性的遏制和改变,“因公殉职酒场”的事件就不会消失,“喝死金一个,还有后来人”。
河南郑州市 司爱武
【惯例2】
不宴请则事难办
——愁死人
时下,办事难,不仅是普通百姓的感叹,连一些社区、街道干部也深有同感。近日,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主要负责同志在深入基层调研时,问一些街道的干部晚上在干什么,对方回答说:请区直部门吃饭协调问题。有些事情,尽管仅有芝麻粒大,没有他们出面协调,也难以解决。
说实话,我很理解说真话的街道干部的苦衷,也敬佩他们说真话的勇气。如今,无论办什么事,若有求于其它部门尤其是上级部门,都要例行公事地请吃饭,以表酬谢之意,当然用的是公款。接受吃请的人,会越吃胃口越大,而主动宴请的街道干部,却要为筹集下一次宴请的钱而煞费苦心。部门间宴请的次数越多,说明办事的难度越大。
如果对这种**部门之间的宴请风不进行彻底整治,机关效能建设就很难见到实效。
安徽蚌埠市 盛 芳
【惯例3】
大考之后“连环宴”
——烦死人
每年高、中考过后,名目繁多的“酒宴”便陆续登场:考上名牌学校的要设“庆功宴”,考上一般学校的要喝“祝福酒”,即使考不上理想学校的也要摆“安慰席”。今天“庆功”,明天“送行”,你设“贺喜宴”,我喝“聚会酒”,你来我往连轴转,喝不完的酒,赴不完的宴,随不完的礼,欠不完的情。学生、家长、老师、亲朋、街坊之间是马拉松似的“连环宴”,搞得人心烦意乱,晕头转向,应接不暇。
如此“连环宴”,简直就是对人的毅力、财力、精力包括酒力的一次“大考”。此“大考”与彼“大考”不同的是,最终接受考验的是家长的“钱包”。也许它对富裕家庭来说不过是“洒洒水”,但对贫困家庭而言,很可能就是喜中生悲,平添很大的烦恼。
山东济南市长清区武家庄 马洪利
【惯例4】
苦不堪言“谢师宴”
——累死人
现在,不少高考、中考后考上理想学校的学生及其家长在欣喜之余,都在或计划着搞“谢师宴”,以谢师恩,一些酒店的“谢师宴”也花样迭出。
多年来,“谢师宴”已“蔚然成风”,且愈演愈烈,越吃越变味,“感恩”的传统美德日益演变为庸俗的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你请了,我也请;你规格高,我也不能寒酸。许多老师为避厚此薄彼之嫌,不得不马不停蹄地“赶场”,弄得疲惫不堪。价码日高的“谢师宴”也给低收入家庭的家长和学生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
近些年,尽管有教师倡议拒绝“谢师宴”,尽管舆论不断抨击“谢师宴”之弊,但说归说,做归做。有人说,“谢师宴”尽管成了令老师、学生和家长苦不堪言的“游戏”,但谁也没办法凭一己之力将其叫停。算是说到了点子上。
其实, “谢师”的形式有很多:喜欢绘画的学生,可以画幅画送给老师留念;班长可以准备一本纪念册,让每个同学在自己的照片下,写上最想对老师说的话;可在原来的教室里,开展一个“最后一课”活动,请每个学科的老师都来讲上几分钟,让同学、老师重温一下过去在一起的时光;或买个纪念品,送一束鲜花,到了新环境后写条短信、打个电话、寄张贺卡……更重要的,是要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不辜负老师的期望。这些谢师之举,一定会比设“宴”谢师更有意义。
江苏新沂市 满东广
作者:
国士无双登金榜
时间:
2009-8-5 08:52
【308】
作者:
国士无双登金榜
时间:
2009-8-5 08:52
官本位
趋炎附势
世风日下
基本道德丧失
作者:
清新
时间:
2009-8-5 08:54
支持
作者:
Ambiguous
时间:
2009-8-5 08:55
顶 健康无价
作者:
麻木
时间:
2009-8-5 09:25
【!A61】
作者:
云在青山
时间:
2009-8-5 10:02
惯例已经变成潜规则了~~
作者:
笑见
时间:
2009-8-5 10:12
【!D46】
作者:
shenlei
时间:
2009-8-5 10:23
顶,都是官本位,利益惹得
作者:
bhw
时间:
2009-8-5 10:25
恐怕一天两天改不了
作者:
骆驼
时间:
2009-8-5 11:15
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作者:
蛊子囊
时间:
2009-8-5 12: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纪尹斌6716
时间:
2009-8-5 12:54
对于喝酒问题,我们都知道好多人都不想喝,但遇到场合碍于情面又得必须喝,死要面子活受罪。希望大家都倡议一下,以后喝酒能够随意喝,不要派酒,想喝就喝点,不想喝,喝点饮料、开水都行,这样也能达到沟通感情的作用。
[code][/code]
作者:
冰水
时间:
2009-8-5 13:11
名义上的工作餐。
作者:
嘀哒哒
时间:
2009-8-5 13:34
【!255】
作者:
寒心
时间:
2009-8-5 16:29
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加上潜规则,形成的“四不象”
作者:
城市新人
时间:
2009-8-5 18:20
官本位
趋炎附势
世风日下
基本道德丧失
国士无双登金榜 发表于 2009-8-5 08:52
有道理
作者:
malingshan_08
时间:
2009-8-5 21:25
【308】
作者:
yindingli
时间:
2009-8-5 23:27
新沂的禁酒令执行的怎么样了,改做一次阶段性总结了吧,千万不能不了了之啊。
作者:
yindingli
时间:
2009-8-5 23:28
新沂的禁酒令执行的怎么样了,改做一次阶段性总结了吧,千万不能不了了之啊。
作者:
热心人
时间:
2009-8-5 23:39
【!9A2】
作者:
普通新沂人
时间:
2009-8-6 10:41
【!9A2】
作者:
梦已成真了
时间:
2009-8-6 10: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锦上添花
时间:
2009-8-6 11:22
中国的酒文化呀****
作者:
春华又秋实
时间:
2009-8-6 18:39
【26】
欢迎光临 新沂城市论坛 (http://bbs.0516k.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