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城市论坛
标题:
用艺术的符号诠释生命的伟大
[打印本页]
作者:
a100757343
时间:
2012-10-11 14:41
标题:
[i=s] 本帖最后由 前庄子 于 2012-10-11 18:48 编辑 [/i] 早秋八月,因举办安全生产书画展的一些事,又与04年就相识的“黑色的脊梁
本帖最后由 前庄子 于 2012-10-11 18:48 编辑
早秋八月,因举办安全生产书画展的一些事,又与04年就相识的“黑色的脊梁”作者康移风老师见面了。快十年了,无论到哪里,在中国煤字号的领域里,只要有人谈及到煤矿艺术家,我的脑海里就会显现出煤矿工人黑色而有力量的脸庞,眼睛中的白点透视着生命的伟大。也许是缘分,我在中国煤炭报驻湘记者站一干就是十多年,在煤炭、安监系统上上下下奔走中记载下了黑金的闪光与生命的伟大,安全是生命的长城。 康移风老师的名字,使我想起了潘岳的《笙赋》中有句话:“乐所以移风为善”,儒家先贤所作的《孝经》中也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自古人格培养是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高雅的音乐有教化社会的作用此称之为乐教。但对社会有教化意义的并不仅限于此,美术画作也可入列。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不恰恰就给予佐证了吗?
70年代初,康移风老师一直生活和工作在涟邵矿务局。三十多年来,他与矿工兄弟结下深厚的情谊,在艺术的道路上,他一直坚持描绘矿工的生活场景,精神状态,反映他们那种坚毅、乐观、豁达、淳朴的性格,又对他们的忧郁、悲欢、疲累、思虑的情绪给予体现。
翻看康移风老师在2005年12月于中国美术馆展出的《我的弟兄——康移风矿工系列国画展作品集》时,我的指尖竟有些发抖,一页一页的翻过,内心所受的撼动也愈加强烈。看到《我的弟兄》这幅画作时,我沉默了良久,这是一场矿难,一位矿工兄弟将另一名受难兄弟扛在肩上,他双唇紧闭,面色悲戚。其他的矿工兄弟有的嘴唇翕张,似在呼唤;有的睛目不转,似在欲哭无泪;有的别头他视,似是不敢面对……
“年年月月究竟有多少矿工的生命在黑黑的井底下被大自然带来的灾难无情的吞噬?他们默默的离去,没有隆重的葬仪,没有荣耀的光环,除了牵挂与遗憾,悄无声息。最热爱生命的是我们矿工兄弟,对生命最无私的也是我们矿工兄弟”。读着康移风老师对《我的兄弟》画作写的创作手记,我想这是他对矿工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我的弟兄》的拳拳之情,跃然纸上,映于双目,凝滞在心,久久不能释怀。“我常想书画艺术传播的安全文化更多侧重在精神层面”。康移风老师的话传入耳畔,我缓神过来,听其继续对安全文化的解读。《中庸》有说:“莫见乎隐,莫显忽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曾国藩也说:“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劳则神钦”。慎独、主敬、求仁、*劳之间一体三用,慎独为体。安全文化从精神的层面就要做到慎独。慎独是一种修养,也就是养心,而通过书画艺术来达到养心的目的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我画矿工多年,在黑黑的井底下,他们是乐观的,开朗的,煤扒子握在手里,有说有笑,日常生活的一切都是谈资,偶尔讲上几段子,哄笑的场面让人忘却这是时常与危险擦身而过的井底。但越是这样的场合越不容易出事,人在心情好的情况下思维缜密,心手灵活,对安全细节的把握也尽善尽美,而当他们有了家庭琐事不愉,身体不佳,工作过度疲乏,这样的状态下无疑与危险拉近了脚步。”
书画艺术在于愉悦人的心情,让人在精神层面有了撼动,才能记忆的清晰深刻。传播安全文化就要收到此种效果,安全管理机构,法规政策多从物理层面来约束,书画艺术就在于打动人心,一幅作品一幅画,适理于心。所以要想有打动人心的绘画作品,首先作者要用心用情。石涛曾有云:“画者,从于心者也”其意也在于此。
20世纪80年代,康移风有幸到中国美术学院深造,师从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继续钻研肖像画。肖像画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绘画艺术史上的传统画材,其源于商初宰相伊尹的“九主”,至汉唐达到高峰,这段历史期间,肖像画只描绘君王将相。到明清时期,肖像画呈多元化、多层次发展,也渐趋民间化。而康移风却另辟蹊径,在保留传统人物肖像画的范畴之外将平凡的矿工融入画材,用大写意的手笔去描摹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酸甜苦辣。康移风的画作很有视觉冲击力,讲究线条层次的开合变化,使人物立体生动。矿工们聚在一起喝酒、品茶、聊街头巷里,侃天南地北,唱歌,听曲……等等内容不一而足,皆入笔墨。向世人开启了解矿工的一扇大门。魏晋才子曹子建在《画说》中写道:“观画者见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见高节妙士,莫不忘食;见忠节死难,莫不抗首;……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而今也要加上一句“见矿工兄弟,莫不见已”。他们和我们一样,无任何分别,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时刻,某些事情上,矿工更值得尊重和钦敬。
康移风老师耳顺之年,依然在为矿工兄弟服务,他质朴谦逊和蔼可亲,身子里有一股不可移转的动力与执着。这股动力在绘画的道路上依然会驰骋千里万里,无有穷尽。(中国煤炭报记者 周黎明)
欢迎光临 新沂城市论坛 (http://bbs.0516k.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