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城市论坛

标题: 走进惠立的语文课堂,还原真实的学习情境 [打印本页]

作者: suqiaoji    时间: 2022-4-7 10:32
标题: 走进惠立的语文课堂,还原真实的学习情境
  Part 1理解—文本探索之旅

  语文的学习往往是从文本阅读开始的。老师在备课时需要先完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才能进行教学设计。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通常是直接把老师对文本的理解或所谓的 “标准化解析”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被动接受了很多“标准答案”后,却极度缺乏对文本的独立理解能力。在南通国际学校,语文的文本教学绝不是灌输,而是引领孩子们自主探索,帮助他们形成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还原阅读最真实的路径。

  以上海姐妹学校六年级的课文《穷人》为例:这是一篇带有浓重时代背景且主旨明确的小说。在预习要求中,老师以题目作为全文理解的引子,提出了三个问题:

  文中的“穷人”是谁?他们为什么会成为穷人?他们是怎样的穷人?

  为了回答这三个问题,学生通过研读文本、查找资料等自主学习方式,了解到了文中的“穷人”是生活在俄国沙皇**时期的底层人,并以此进一步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接着再通过对文本的细读,他们总结出了文中的“穷人”虽然生存艰难,却仍然带着人性的温暖。以“悲惨世界中的人性温暖”为主旨,老师再次提出总领性的问题: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描写”、“情节的设置”和“环境的渲染”三方面去展现“悲惨”与“人性温暖”的?

  在领到老师详细的任务清单后,学生们分小组合作,共同讨论了文本细节,整理并分工制作出了演示稿,最后通过讲演的方式完成了个性化的口头报告。在分享中,大家相互补充,提出不同意见,最终实现了对文本的深度探索。

  在上海姐妹学校三年级,老师布置孩子们阅读一本叫《罗西想当发明家》的书籍。为了帮助孩子完成独立阅读,老师首先就书籍内容进行了一场知识竞赛。孩子们在竞赛中兴致高昂地发表了各自对于内容细节的理解,讨论出了文本所要表达的“勇于追逐梦想”的主题。之后,老师设计了一个名叫“心灵之窗”的手工制作任务,让孩子们透过文本,走进主人公罗西的心灵世界,用自己的话,在一扇扇“窗户”后面写下与罗西的心灵对话。

  教会孩子怎么读,让他们通过真实的阅读路径去获得属于自己的理解,这才是惠立的阅读教学所践行的理念。

  Part 2运用—基于理解的再创造

  理解是为了运用,运用是最好的理解。南通私立学校认为,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能把通过阅读建立起来的情感和思维恰当地、有效地表达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在惠立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往往会基于文本内容,进一步帮助学生创设出可表达的情境,在深化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同时,搭建起创作的平台。

  在上海姐妹学校一年级《比尾巴》一课的教学中,孩子们先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熟练掌握了这首儿歌,接着,老师把儿歌的主题一改,从“比尾巴的形状”到“比尾巴的功能”,让孩子们用“谁的尾巴最有用”来说说各种动物尾巴的功能。结果,孩子们说出了许多尾巴的特殊能力,比如“谁的尾巴最有用?小燕子的尾巴最有用。它的尾巴像剪刀,保持平衡飞得稳”。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扩展了关于“尾巴”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进行自我表达和语言运用的机会。

  上海姐妹学校三年级的课文《威尼斯小艇》从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在威尼斯市民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水城威尼斯独特的交通状况和特有的风土人情。在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后,老师布置了一项拓展任务,替船夫们制作一本招揽游客的宣传小册子。小册里应介绍威尼斯的船,宣传船夫高超的划船技艺,以及威尼斯独特的风土人情。最后大家扮演游客,一起选出最有趣、最具吸引力的宣传册。

  Part 3拓展—开阔视野,树立大局观

  我们深知,母语的学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它不仅仅只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更是决定着一个人思维方式、文化信仰和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南通双语学校的语文课程,不单局限于对学生在语言和文学能力方面的培养,也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全面的人”的塑造。因此,“跨越学科的界限,建立广阔的文化视野,发展强有力的批判性思维”是惠立语文课程更为核心的目标。





欢迎光临 新沂城市论坛 (http://bbs.0516k.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