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城市论坛
标题: 【“书香新沂—微书评”】爱,温暖你我 ---读《爱无终点》的感受 [打印本页]
作者: 绿剑麻 时间: 2015-6-17 15:50
标题: [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15.0pt]爱,温暖你我[/size][/font][/align][align=center][f
爱,温暖你我
----读《爱无终点》感受
无意中读了一本书,题目叫《爱无终点》,读后思绪万千。
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南京的小学生熊捷,偶然交了云南省怒江州自贡市马吉乡的小学生余丽芳为笔友,两个小学生在书信里无话不谈,居然一起走过了七年。然而后来,余丽芳突然失去音信。她家没有电话,唯一留下的学校地址也是查无此人。熊捷坐立不安,等待了整整一年后,她终于拿着七年的书信,走进了南京某电视台。
熊捷努力说服制片人:“丽芳的午餐只是一根黄瓜,寄一封信要8毛钱,她仍和我通了7年信……为了给我寄一张照片,她要走上几十公里山路去照相馆……她每天都要通过溜索去上学,特别希望考上大学——瞧,这就是溜索。”
制片人看着那张从信封里抽出来的照片。两边悬崖峭壁,夹着波涛汹涌的怒江。惊涛骇浪之上,悬着两根光溜溜的钢索,一个女孩背着大书包,正通过溜索过江——生命真正是“悬于一线”。这样凶险的情形,对于余丽芳是家常小事。
两个小女生的友谊出现悬疑,值得大动周折去破解?
终于,制片人被熊捷的执着感动了,决定去马吉乡看一看。寻访的队伍来到了怒江州自贡市马吉乡,他们看到了什么呢?怒江两岸,悬崖峭壁高耸入云,江上没有桥,江两岸的老农、小孩子、孕妇都是从两根索道上滑来滑去的……大家看到了几乎永生无法忘怀的一幕:一个豆子般的小女娃,麻利地从对岸滑了过来。她的个头,就是城里孩子三四岁的样子。大书包完全盖住了她瘦弱的脊背。
她叫余燕恰,六岁,每天背着一个六七斤的滑轮上下学。她说起三个月前才有人坠江身亡,语气镇静。这种面对死亡的镇静,震惊了大家。
大家没有忘记初衷,是来寻访余丽芳。偏巧余丽芳住在江的对岸,附近并没有桥。在村民的简单培训下,他们决定也“溜索”过去。滑轮和钢索高速摩擦,激起钢屑,发出刺耳的啸叫。这次过怒江极大地震撼了寻访团的每一个成员。找到了余丽芳,寻访圆满结束。大家决定集资为怒江搭建一座简易的可供人行走的钢架桥!回到南京后,在精心编排下,电视台播出了“怒江孩子
索道求学”的故事,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捐款络绎不绝,居然达l40多万元。
20 08年3月12日,大桥竣工。布腊村小学的孩子们扔掉了沉重的滑轮,在大桥上如鸟飞奔,欢笑着在大桥两侧挂上铃铛。
熊捷没有料到,她对一个笔友的小关爱,最终竟建成了怒江州马吉乡史上第一座钢架桥。
爱无终点——一个小小的善念,如同风中的蒲公英种子,你不知道它会落在哪里生长开花,再度飞扬,入地生根……那白茫茫一片爱的飞絮,跨过沟壑,穿越沧海,不知不觉中竟温暖了整个世界。
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刘备的一句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有时,虽然我们献出的是一点点爱心,但温暖的有可能是一片世界,因为,爱无终点。
欢迎光临 新沂城市论坛 (http://bbs.0516k.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